鵝掌柴的養殖方法及注意事項

  鵝掌柴是大型盆栽植物,適用於賓館大廳、圖書館的閱覽室和博物館展廳擺放,的觀賞價值非常高。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鵝掌柴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希望對你有幫助。

  鵝掌柴的養殖方法

  1、土壤:鵝掌柴養殖土壤以肥沃、疏鬆和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為宜,盆栽土用泥炭土、腐葉土和粗沙的混合土壤,盆栽一般可選用腐葉土或泥炭土、園土加1/4左右的河沙或珍珠岩混勻配製,為使其肥沃另加少量餅肥末作基肥。

  2、定植:選取根系發達完整的壯苗於秋末或春季發芽前栽入盆內,栽種前先在容器底部滲水孔墊瓦片,並在容器內填人部分營養土,植入後再填土使根部與土壤密接,土表與盆沿相平,澆透水沉實後,土面距盆沿保留5釐米左右作為澆水的水口即可。新上盆的植株應先放於半陰處一週,然後再逐漸過渡到陽光充足的地方,進行正常管理。

  3、澆水:鵝掌柴在空氣溼度高、土壤水分充足的環境下生長良好,注意盆土不能缺水,否則會引起葉片大量脫落。冬季低溫條件下應適當控水。如使用塑料容器則要注意排水。要保持土壤溼潤,不待乾透就要及時澆水,天氣乾燥時,還應向植株噴霧增溼,梅雨期間要防止盆中積水。

  4、陽光:鵝掌柴喜半陰,宜放在明亮散射光下蒔養。光線適宜時葉色油綠明豔,可較長期欣賞。冬季可將其移放到南窗附近培育,使其多接受些陽光照射則葉色光亮。最好每年春、秋兩季將花盆移至室外通風良好和適當光照條件下培養一段時間,但室外養護期間一定要避免陽光曝晒,否則葉片易枯黃,降低觀賞價值。

  5、溫度:鵝掌柴的生長適溫為16~27℃。3月~9月為21~27℃,9月至翌年3月為16~21℃。在30℃以上高溫條件下仍能正常生長。冬季溫度不低於5℃。若氣溫在0℃以下,植株會受凍,出現落葉現象,但如果莖幹完好,翌年春季會重新萌發新葉。

  6、施肥:鵝掌柴在3~9月為生長旺季,隔2~3周施用一些複合肥或餅肥水。花葉品種施肥不宜太多***尤其氮肥***,否則葉片變綠,失去原有品種特徵。斑葉品種要少施氮肥,防止斑塊顏色變淡或消失。

  7、修剪:鵝掌柴容易萌發徒長枝,因此對成株需經常注意整形和修剪,才能保持株形整齊美觀。多年生老枝,株形長得過於龐大時,可在每年新芽萌發之前結合換盆進行重剪,剪去上部枝葉和一部分老根。

  鵝掌柴養殖注意事項

  1、葉斑病:可用0.5%~0.6%波爾多液***即用0.5~0.6份生石灰,0.5~0.6份硫酸銅,加水100份調配而成***,或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或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50%託布津可溼性粉劑或65%代森鋅可溼性粉劑500~600倍液等藥液防治。每隔10~15天噴1~2次藥液。

  2、炭疽病:可用75%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25%炭特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液、25%苯菌靈乳油900倍液,或50%退菌特800~1000倍液,或50%炭福美可溼性粉劑500倍液等藥液防治。每隔7~10天噴1次藥液,連續3~4次。

  3、潛葉蛾:可用25%殺蟲雙水劑400~600倍、2.5%敵殺死乳劑3000~4000倍、5%抑太保乳油3000倍、24%萬靈液劑2000倍、40.7%樂斯本乳油1000倍、5%來福林乳油3000倍、25%滅幼脲懸浮劑1000倍、20%殺滅菊酯8000倍、20%滅掃利乳油2000倍等。在噴藥防治時注意不同種類的藥劑要輪換施用,以免抗藥性的產生。

  4、紅蜘蛛:大發生期可噴20%三氯殺蟎醇乳油500~600倍,20%滅掃利乳油2000倍,5%尼索朗乳油1500倍,50%久效磷乳油1500倍,40%水胺硫磷乳油1500倍,40%氧化樂果乳油1500倍,10%天王星乳油3000倍等,可大大降低蟲口密度。為了避免害蟲產生抗藥性,應交替用藥或混合施藥。

  5、介殼蟲:可用蚧必治稀釋750~1000倍噴施,重點噴蚧殼蟲發生部位,以噴溼不滴水為度,蚧殼蟲發生嚴重時,每隔7~10天再噴1次,效果更顯著。

  6、薊馬:噴施80%敵敵畏10000倍液,40%氧化樂果1500倍液進行防治。

  鵝掌柴的觀賞價值

  鵝掌柴大型盆栽植物,適用於賓館大廳、圖書館的閱覽室和博物館展廳擺放,呈現自然和諧的綠色環境。春、夏、秋也可放在庭院蔽蔭處和樓房陽臺上觀賞。可庭院孤植,是南方冬季的蜜源植物。盆栽佈置客室、書房和臥室,具有濃厚的時代氣息。能給吸菸家庭帶來新鮮的空氣。葉片可以從煙霧瀰漫的空氣中吸收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質,並通過光合作用將之轉換為無害的植物自有的物質。另外,它每小時能把甲醛濃度降低大約9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