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節高的種植方法有哪些注意事項有哪些

  節節高就是富貴竹,至於節節高要怎麼種植呢?以及種植有哪些注意事項呢?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分享節節高的種植要點,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節節高的種植方法

  一、土地選擇

  由於節節高是喜陰溼的觀賞植物,為此,要加速其生長,縮短生產週期,創造更佳的經濟效益,就要選擇排灌方便,土壤疏鬆肥沃的水稻田栽培為宜,也可水培。

  二、搭建遮陽棚

  搭建遮陰棚即是蓋遮陽網,稻田四周用木柱或水泥樁搭架,木柱要求高2.4米,深埋0.4米,若按20平方米用四條木柱***或水泥柱***計,每畝約需木柱30~35條,棚頂面上用鐵線或尼龍繩繫緊。然後按每畝10捆塑料遮陽網***寬1.5米/100米55元/捆***,蓋好遮陰,再用泥龍繩四周繫好即成。

  三、精細整地,合理密植

  整地時畦面高度為15~20釐米,畦面寬120~150釐米,畦溝25釐米。每畝施30擔腐熟農家肥充分把平後,插植株苗,種植規格以8×5寸或6×5寸種植,每畝可種1.5~2萬株以上,一般種植不要過密,栽植深度以2.5~3.5釐米為好,***即種苗4個節位,插植2個節位即可***,保持適當的空間,以便通風透光。

  四、科學施肥,加強管理

  節節高無論在坡地、半旱水田都能生長,為加速其生長,縮短生產週期,提高經濟效益,為此,要抓好:

  1、施足基地:插植時,畝施腐熟農家肥30~40擔,撒施15~20公斤***N:P:K=15:15:15***複合肥與農家肥耙均勻,然後插植。

  2、適施苗肥:植株種植20天后,開始透發新根,可淋一次糞水30~40擔/畝,30~40天后,視苗的生長情況,追施一次攻苗肥,一般以複合肥為主,畝施複合肥15~20公斤,施後培土、當植株長至35~45釐米高時,需要養分也增多,是植株生長始盛階段,因此,此期追肥要重施,畝施複合肥25~30公斤,尿素10~l5公斤為宜,同時可結合噴施根外肥,用新枝素或噴施寶等植物生長素噴施,以促進生長平衡,葉茂莖粗,提高抗逆力。

  五、注意排灌及防治蟲害

  種植節節高要注意雨天排澇,旱天防旱,冷天防霜,如遇旱天,要注意該跑馬水,保持田間畦面溼潤。蓋遮陽網的節節高田塊,鱗翅目成蟲較難飛進產卵繁殖,故蟲害也較少,到目前為止,只發現少量鑽心蟲,未發現病害,從3月初栽培到12中下旬收穫,只噴灑2次殺蟲藥劑即可。

  節節高種植注意事項

  水養的節節高若管理的不好的話挺容易令葉子發黃,所以在養的時候應該關注如下問題:

  A.在養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將雅竹擺到光亮透風的地方,因為若光線不夠,會容易令雅竹葉子變黃。

  B.若是在城市中養的話,就應該使水裡面的含氟量減少,令其沉澱後再使用,可以先把水光照一天。

  C.如果葉子發黃了,就用刀子把其基部剪掉一小段,而且把基部切成斜口,使切口平滑,讓雅竹能充分吸水和營養,最後再擺回去。

  D.夏天溫度較高,水中的氧氣含量少而且水質容易變,所以要多換水才能降低裡面的濃度,並且在10天內最好不要轉變其方向或者位置,大概半個月後就可以長出白色的鬚根了。

  E.在長根之後要減少換水的次數,水若蒸發減少了,就可以再加水,因為經常換水也會導致葉黃枝萎。

  F.長根之後就要快點施加一點化肥,這樣可維持葉子的鮮綠。但是要注意施肥的次數和份量,施多了也會使其發黃、枯萎。

  G.最好不要把雅竹擺放到電視等電器旁的地方,很可能會導致葉尖等處乾枯。天氣乾燥時也要勤施水,另葉片舒展、油綠。

  H.因為是水養,所以除了控制好光線和肥料外,還應該注重溫度的調節,節節高喜好適度的溫暖,若遇寒冷則葉子容易發黃。

  I.在四月份到九月份,這段時間由於氣溫適宜,所以比較適合水養節節高  節節高在我國北方4月至10月為生長季節。應保持盆土溼潤,每半月施一次腐殖酸液肥。夏季在室外養護的要遮陰,光照過強會使葉片變黃,放在北向陽臺或疏蔭下較好。氣候乾燥時每日向地面及葉片淋水1次至2次。11月至翌年3月要在室內養護,放南窗前可見陽光處,保持10℃以上可緩慢生長。春季3月至4月換盆換土,培養土可用泥炭土加50%園土配成。盆底先墊2釐米至3釐米厚的陶粒或粗沙礫做排水層,再加入培養土。栽後保持盆土微溼,待新芽發出後可進行正常水肥管理。栽培兩年左右要截乾重栽,植株可留5節至6 節截幹,截下的部分可扦插或水養。

  綁紮造型的“開運竹”多用水養。平日應放室內明亮處。氣溫較低時7天至10天換水一次,春、秋生長旺季每3天至5天換水一次,水中可加入全元素複合肥。夏日高溫期水養最好用涼開水,以免爛根或孳生藻類。冬季停肥。嚴寒季節北方無供暖設施的室內水養易受凍害,可於10月上旬用河沙栽植,寒冷時用塑料袋連盆罩住,放室內冷風吹不到的地方,5℃左右可安全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