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成功團隊的黃金定義

  一個壞的團隊能把一個好的主意運作得一塌糊塗,所以看著辦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1:意識

  當新聞記者採訪傑克·韋爾奇時,他說了這樣一句話:“我的成功,百分之十是靠我個人旺盛無比的進取心,而百分之九十,全仗著我擁有的那支強有力的團隊。”《逆領導思考》一書的作者羅伯特·凱利也說過類似的話:“說到追隨與領導,大多陣列織的成功,領導人的貢獻平均不超過兩成。”這可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一個組織的成功,不光是靠領導人個人的智慧和才華,絕大部分的成功關鍵在於領導者周邊的那些追隨者,在於追隨者完美的表現。將團隊定義為“一個聯合而凝聚的團體”的管理大師威廉·戴爾,在他《建立團隊》一書中就一針見血地指出近十五年來,領導幹部在組織內的角色已經產生重大的改變,他解釋說明道:“過去被視為傳奇英雄,並能一手改寫組織或部門的強硬經理人,在現今日趨複雜的組織下,已被另一種新型領導幹部取代。這種領導幹部能將不同背景、訓練和經驗的人,組織成一個有效率的工作團隊”。

  國內外戰績彪炳的藍球隊之所以經常贏得冠軍獎盃,關鍵在於他們的教練是一位極為卓越的領導者,懂得讓球隊產生一種濃郁的“家人意識”,因此他們的球員在千變萬化的球場,願意在必要的情況之下,犧牲個人得分的機會,在次次奏效的妙傳當中,表現出大公無私,協調合作的精神。因為全隊共進退,大幅提高了得分率,所以大多數的球隊,都會獲得最後的勝利。團隊中的每個成員,就好比一顆一顆的珍珠,而對團隊的歸屬感、責任感就好像一根堅韌的線,如果沒有這跟線,即使每一個珍珠都很漂亮,也只能散落一地;但是通過這根堅韌的線,我們就能連在一起組成一串美麗的、價值連城的珍珠項鍊。團隊意識和團隊精神能形成強大的凝聚力,距離不能阻礙我們、困難也不能使我們恐懼,“We-are-one,we-are-family”,我們的團隊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庭,而我們的隊友都是我們最可愛的家人。

  2:凝聚力

  實際工作中企業的凝聚力可從兩個方面來衡量:一是員工滿意度,二是員工流失率。這兩個指標有著內在聯絡。一般情況下,員工滿意度高,流失率就低;滿意度低,流失率就高。不過我們還應當看到,員工的流失分為顯性流失和隱性流失。員工因滿意度低而辭去工作,是顯性流失;但是當員工心裡不滿,並沒有選擇離開,而是採取消極怠工的方式繼續留下來混日子,這即是隱性流失。有的企業員工流失率極低,但並不一定說明企業的凝聚力強。這些企業由於管理鬆懈,沒有績效要求,也很吸引南郭先生們。因此,我們在考察滿意度和流失率時,要把握兩個要點:核心員工的滿意度和關鍵員工的惡性流失率。只有核心員工的滿意度高、惡性流失率低,那麼企業的凝聚力才是正向的。如果反過來,那我們就一定要反思和警惕了。經營企業就是經營人,經營人就是經營人氣,經營人氣就是經營員工的感受,員工的感受互動作用就生成一種特殊的能量——凝聚力。感受的好壞決定凝聚力的強弱,凝聚力的強弱決定企業的發展和衰敗。

  3:領導表率

  孔子的一位朋友要出任地方行政長官,就跑來問孔子:“你是一位智者,你說我這個地方官該怎麼當啊?”孔子說,老朋友啊,搞管理很容易,也很不容易,我只能告訴你“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什麼叫先有司呢?先有司,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首先自己要做好表率。自己做好表率起碼有兩個意思:第一是要出色地、專業地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第二是要在工作狀態和職業精神上給下屬帶一個好頭。哪個下屬會忠誠地追隨一個不能勝任自己工作的上司呢?哪個下屬會為一個不能為他們樹立表率作用的領導效力呢?所以,孔子說的“先有司”是做好管理工作的第一要義。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創業者和管理者,他們抱怨同事和下屬不能勝任工作,或者無法完成任務。但是,他們有沒有想過,自己有沒有達到這樣的要求?有沒有為他們的下屬樹立一個好榜樣?所以,正人先正己,做事先做人。對於企業團隊的管理者要想管好下屬必須以身作則,並勇於替下屬承擔責任,而且要事事為先、嚴格要求自己,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所謂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一頭獅子帶領一群綿羊”和“一隻綿羊帶領一群獅子”的結果絕對不一樣。一個平庸的領導,只會將下面的人全部變為平庸者。所以銷售團隊領導人的管理藝術、技巧、專業技能、性格、人格魅力是一個團隊是否有戰鬥力的關鍵。也許有的團隊管理者沒有意識到,領導示範的力量是驚人的,一旦通過表率樹立起在員工中的威望,將會上下同心,大大提高團隊的整體戰鬥力,做下屬敬佩的領導將使團隊效率事半功倍!

  4:團隊士氣

  管理者都希望擁有一支士氣高昂能戰鬥的團隊,但是在日常管理團隊的過程中,他們卻常常不知不覺犯一些看似平常卻是非常嚴重的錯誤,損害團隊的士氣,影響績效。記住,無論你的員工表現有多好,他們還可以做得更好!不管你是管理大型跨國公司、小型部門,還是微型企業,也不管你注重利潤,還是追求社會效益,激發和獎勵優異業績的原理放之四海皆準。但讓我深感迷惑的是,大多數企業都沒有使用用能夠讓員工有最好表現的方法去管理他們。企業越來越大,局面越來越亂;營銷越來越火,利潤越來越少;管理越來越細,執行越來越差;員工越來越多,人心越來越散。物質匱乏的長征路,為何如此鬥志昂揚?星羅棋佈的根據地,為何無人割據稱王?叛黨叛軍的張國燾,為何連貼身警衛都帶不走?紅軍中,有什麼巨大的力量?要啥有啥的企業中,為何如此士氣低沉?嚴密控制的分公司,為何屢屢指揮不動?離職跳槽的管理者,為何能輕鬆帶走一幫人?企業中,還真正缺少點什麼?士氣!無數實踐證明,高團隊士氣與高業績成正比,反之亦然。員工士氣的高低最終決定因素是員工自己,只有自己才能對自己的士氣做主。士氣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命運——所以我們自己的命運決定於我們自己的士氣。只有我們每一位員工始終保持著積極的心態,做自己積極心態的主人,我們公司的員工士氣才能更高,自己的人生才能更輝煌!

  5:點燃團隊激情

  華人首富李嘉誠說:“激情是揚起船帆的風,沒有風,船就不能行駛。激情是工作的動力,沒有動力,工作就難有突破。激情能夠創造不煩的業績,缺乏業績,疲沓渙散,人就會一事無成。”可以說,激情是工作中創造業績的源頭,激情是危機中主導命運的良方,任何人、任何團隊都不能缺少激情。然而,當前企業員工面臨著各種困惑,尤其是在一個企業和一個崗位幹得時間長,會導致員工失去工作激情,沒有推動事業向前發展的動力,從而使企業整體競爭力遭遇瓶頸,無法突破。

  6:團隊互相合作與信任

  沒有合作的目標永遠只是一種空想,沒有目標的合作也只能是一種徒勞的苦役,共同目標和團結的協作才是成功團隊的希望。沒有不會遇到困難的團隊,而遇到困難時,讓團隊中的每一個成員充分參與,讓大家理解認同,從而發揮每一個人的行動力,這才是戰勝困難的不二法寶。有一位神父天天傳教佈道,教人一心向善。有一天,一個人向神父唱反調:“神父,你天天說天堂地獄一念間,你去過嗎?你說天堂好過地獄,我認為地獄好過天堂。你說呢?反正你沒有去過!”神父確實沒有去過天堂地獄,不知道怎麼回答。只好向上帝祈禱:“上帝,請您告訴我天堂和地獄有什麼不同,不然弟子沒有辦法幫您傳教啊!”上帝看到自己的業務員***神父***遇到困難,竟然顯靈說:“天堂和地獄的區別是天機不能洩露的,這樣吧,我帶你去看看,你自己去感悟吧。”嘩的一聲到了地獄,只見個個面黃肌瘦,愁眉苦臉,原來他們圍著一口大鍋要喝湯,但是勺子太長了,自己怎麼喝也喝不到。又嘩的一聲到了天堂,只見個個紅光滿面,有說有笑,原來他們也圍著一口大鍋喝湯,雖然同樣是長勺,但是你勺給我喝,我勺給你喝,不亦樂乎。神父恍然大悟:原來天堂和地獄的區別就在於能不能、會不會、願不願意去付出,去幫助別人,形成一個團隊。

  當然,這是一個寓言故事。事實上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單打獨鬥的時代確實已經過去。諾貝爾獎設立的前25年,合作獲獎的只有41%,現在合作獲獎的已佔到80%。“籃球之神”邁克喬丹率領公牛隊獲得6次NBA總冠軍的奇蹟,也是要靠團隊才能創造的!在國內,IT巨頭聯想集團為了應對強大的國際競爭對手,提出要打造一支如狼似虎的團隊,簡稱“打造虎狼之師”。這其中的團隊管理的精髓也讓我們研究團隊管理的人士心嚮往之。

  7:狼性團隊法則

  團隊學習狼性法則,主要是在管理上採取從細節到戰略的強勢執行,在營銷方面採取從市場到盈利的縱橫博弈,使得經營管理成為企業持續發展的雄厚實力資本;員工學習狼性法則,主要是能夠使自己從骨幹晉升為企業領導,在職場能夠從埋頭苦幹進而創造顯著績益,使得自己具有無限的美好職業前程;團隊學習狼性法則,主要是具有從群雄到陣勢的創贏佈局,使得團隊組織能夠發揮出有效的戰鬥力,進而開創共榮大贏的局勢;個人學習狼性法則,主要是在生存方面要擁有從野性到爭霸的王道命運主宰權,在成功方面要獲得從卓越到超強的至尊霸主地位,使得我們能夠闖出叢林,邁向成功的巔峰。我們很難想象,一支具有綿羊特質的營銷團隊會具有戰鬥力,一隻綿羊率領一群小綿羊衝鋒陷陣,全軍覆沒只能是唯一的答案。我們換個思維方式,一群狼性特質的營銷員在狼首領的率領下攻城略地,征塵滾滾將會是一種怎樣雄渾的景象!狼團隊在覓食中頻頻遭遇風險,強大對手老虎,野豬的虎視眈眈;獵人的逡巡槍擊;年老體弱的狼隊員瀕臨掉隊。狼團隊之所以可怕,營銷團隊之所以強大,在於它的永不言敗,在於它的團結互助!狼堪稱團隊作戰的典範,它們群居生活,共同尋找獵物,共同面對大自然中危險的境象,共同享受豐美的食物。社會的發展註定今日的營銷不再是以單兵作戰為主的推銷時代--業務經理需要強大的品牌背書和企業背景;門店需要依託總部的戰略部署;廠家需要經銷商的營銷支援和配合;狼團隊用它們的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給我們的營銷人上了生動一課。

  8:團隊自動自覺

  有三個人到一家建築公司應聘,經過考試,他們從眾多的求職者中脫穎而出。人力資源部經理對他們說了一聲"恭喜你們"後將他們帶到一處工地,那兒有幾堆擺放得亂七八糟的磚瓦。經理告訴他們先每人負責一堆,將那些磚瓦碼放整齊,然後在三人疑惑的目光中離開了。甲說:"我們不是被錄取了嗎?為什麼把我們帶到這裡?"乙對丙說:"經理是不是搞錯了,我可不是來幹這個的。"丙說:"別說了,既然讓我們幹,我們就開始幹吧。"說完就開始幹了起來,甲和乙也只好跟著幹。還沒完成一半,甲和乙就慢了下來,"經理已經走了,我們還是歇會吧。"甲說,乙跟著也停了下來,丙卻還在繼續幹著。這樣,等到經理回來的時候,丙還有十幾塊就全碼齊了,甲和乙完成的還不到一半。經理說:"下班時間到了,先下班吧,下午接著幹。"甲和乙如釋重負般扔掉了手裡的磚,丙卻堅持把最後十幾塊碼齊了。回到公司,經理鄭重地對他們說:"這次公司只聘用一人,剛才是最後一場考試,恭喜丙,你被錄用了。至於甲和乙,你們回去不妨想一下這次自己之所以落聘的原因。"

  有些人像甲和乙那樣,接到任務後推三阻四,不能立即執行到位。平時,他們總是踩著時間點兒上下班,上司或老闆在的時候,表現出一副忙碌、認真工作的樣子,上司或老闆不在身邊,就開始偷奸耍滑。他們總是在領導的一再催促、甚至是苦口婆心下,才能勉強把事情完成。他們做事總好像是有人在背後用鞭子抽著、用腳踢著,情不得已才去做一樣,而且還總是不停地抱怨老闆的苛刻與小氣,埋怨社會的不公平,並在工作中想方設法拖延、敷衍,只是每天算著領薪水的日子,工作對他們來說就像是負擔。這樣的人,必然不能得到領導的賞識和提升,甚至隨時都可能處在失業的邊緣。其實,大部分工作看似都很簡單,甚至有些還是卑微的工作。但這些工作會潛移默化地給予我們許多珍貴的教誨和經驗,無論在什麼樣的工作環境中,也不管哪種工作檔次,都能使我們從中學到東西,增長才幹,不斷地成長。譚小芳老師表示,如果抱著被動的態度去工作,踩著時間的尾巴準時上下班,我們的工作很可能就是死氣沉沉的。在這種情形下,我們對工作的激情和創造力很難被最大限度地激發出來,我們只不過是在“過日子”或者“混日子”罷了!

  一個推崇自動自發企業文化的團隊,必定是一個擁有凝聚力、戰鬥力與競爭力的團隊。具有自動自發工作思維的員工,有著對任務的一流執行力。他們會自覺加班加點,盡最大努力把工作完成,他們時刻都在考慮怎樣盡善盡美地完成工作。他們不僅會圓滿地完成任務,還會為老闆考慮,自覺提供儘可能多的建議和資訊。當一項任務被自動自發地有效執行時,任務就會突然變得簡單明瞭,而執行任務時的心情,也會快樂而又輕鬆。很顯然,一個單位一旦形成這種自動自發執行的企業文化,就沒有什麼戰略不能被有效執行,就沒有什麼業績不能實現!

  9:團隊激勵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威廉詹姆士研究發現,在缺乏科學、有效激勵的情況下,人的潛能只能發揮出20-30%,科學有效的激勵機制能夠讓員工把另外70-80%的潛能也發揮出來。所以團隊能否建立起系統、完善、多角度的激勵機制,將直接影響到其生存與發展。激勵機制是打造優秀穩定團隊的利器。團隊激勵的作用,體現在它對於特定行為的強化上,而行為的強化則能夠提高實現更好結果的概率。例如,公司對最好的銷售員進行獎勵,一方面會讓這名銷售員更加努力地工作***強化銷售行為***,另一方面也可能會讓其他的銷售員希望獲得同樣的獎勵,因而更加努力地工作***強化銷售行為***,最終使公司取得更好的銷售業績***提高實現更好結果的概率***。對團隊成員的基本激勵方式有:人性化的溝通、公開表揚、私下表揚、批評教育、讚美、認同表彰、給予關心、福利、獎勵、榜樣對比、排名晉升等方式來激勵團隊進步和成長。旨在激勵員工健康心態和自信心的培養勇於接受挑戰持續的高標準、嚴要求的心理狀態,能夠展現團隊的精神,共行、共榮、共成作為團隊實施激勵的意義激勵,從而打造出抗擊打,能戰鬥,夠團結,有幹勁的優質團隊。

  馬戲團裡的海豚每完成一個動作,就會獲得一份自己喜歡的食物。這是訓獸員訓練動物的訣竅所在。人也一樣,如果員工完成某個目標而受到獎勵,他在今後就會更加努力地重複這種行為。這種做法叫行為強化。對於一名長期遲到30分鐘以上的員工,如果這次他只遲到20分鐘,管理者就應當對此進行讚賞,以強化他的進步行為。可能大家會想不通,為什麼遲到了20分鐘還要讚賞他呢?很簡單因為她進步了。

  10:團隊精神

  現代社會並不缺少有能力的人,但每個企業真正需要的是既有能力又富有團隊精神的人!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經過去,唯有團隊合作方能取得勝利。譚老師希望各個企業都可以塑造出同心協力、蓬勃向上的團隊精神!要明白什麼是團隊精神,我們先要知道什麼不是團隊精神的一些表現。我講兩個故事明確闡明我的觀點:

  第一個故事是這樣的:“曾經有一匹馬和一頭驢在一起工作,一次外出,主人在安排任務時給了驢更多的貨物,而只給馬安排了一點。路上,驢感覺到不堪重負,就和馬說:‘能不能將我馱的貨物分你一點?這點對你來說並不算什麼,但對我卻可以減輕很多負擔。’馬聽後非常不屑:‘憑什麼,你的貨物幹嗎讓我來馱?’不久,驢因為超負荷累死了,主人便將原來驢馱的貨物全部加在了馬背上,馬頓時感到不堪重負,這才想起驢的話,懊悔不已。”第二個故事是這麼說的:“釣過螃蟹的人或許都知道,簍子中放了一群螃蟹,不必蓋上蓋子,螃蟹是爬不出去的,因為只要有一隻想往上爬,其他螃蟹便會紛紛攀附在它的身上,結果是把它拉下去,最後沒有一隻能夠出去。”這兩個故事形象地說明了缺乏團隊精神的人的特徵,一是自私自利,目光短淺,不願意幫助別人,分擔別人的重負,最後成為孤家寡人,所有的重擔不得不自己扛起來,就像故事中的馬一樣;二是不願意看到別人成功,不去學習別人的成功,卻一心一意思考著如何在背後使壞,把別人一起拉下去,最後互相牽制,搞得團隊裡烏煙瘴氣,就像拖後腿的螃蟹一樣。因此我們可以肯定地說:團隊裡如果有這兩種人,就永遠是不可能成功的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