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基礎知識

  登山是體育運動的一種:它的計劃包括幾次登山。那麼你真的瞭解登山嗎?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什麼是登山

  登山***mountaineering***:是指在特定要求下,運動員徒手或使用專門裝備,從低海拔地形向高海拔山峰進行攀登的一項體育活動。登山運動可分為登山探險***也稱高山探險***、競技攀登***包括攀巖、攀冰等***和健身性登山。登山裝置要適應登山運動的環境條件,在設計、選材、用料、製作上要儘量使其輕便、堅固、高效,並能一物多用。經常出外進行登山野營活動對人體有很大的好處,從醫學角度來說,它對人的視力、心肺功能、四肢協調能力、體內多餘脂肪的消耗、延緩人體衰老等五個方面有直接的益處。

  登山是指在特定要求下,運動員徒手或使用專門裝備,從低海拔地形向高海拔山峰進行攀登的一項體育活動。登山運動可分為登山探險***也稱高山探險***、競技攀登***包括攀巖、攀冰等***和健身性登山。人類的生活、生產勞動實踐是體育運動產生的基礎與淵源,登山運動亦是如此。

  登山來自於人們生活、生產勞動的實踐。世界上許多地方都有山,地球上幾乎所有國家都有山脈。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長期生活在山上或靠山的地方的人通過上山砍柴、打獵、伐木及採掘野果、野菜、藥材和礦藏等手段.取得各種生活和生產資料。在遠古時期,洪水氾濫時,人們上山去躲避洪水。當人類社會出現部落、民族和國家後,人們又常常上山去躲避入侵的敵人或依山打擊敵人。在商品交換形成之後,人們又趕上馬匹,翻山越嶺與夕卜族進行商品和文化、藝術的交流。

  整個人類的生活與山有著密切的關,登山也就由此而不斷得到了發展。在我國民間還流傳著許多登山的傳統習俗,如人們利用九月九曰重陽節登高來進..……行健身活動和旅遊活動,許多文人墨客也非常熱愛遊覽:登山以盡情享受“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之壯觀。為了登上峰頂,人們充分發揮著自己的聰明才智31786年之前T就曾有人使用登山鎬、繩索等專門器械,並簞握了雪萌、滾石、冰崩、高山缺氧等有關知識。當登山專門技術專—門裝備形成後,登山逐漸地從旅行活動中分離出來,成為一個獨立的體育運動專案。而把登山作為一項專門的體育運動,是在18世紀末期開始的。

  二、登山的運動常識

  登山運動是體育運動的一類。運動員徒手或使用專門裝備攀登各種不同地形的山峰或山嶺。可分為*金字塔形兵站式登山、阿爾卑斯式登山和技術登山等數種。始於十八世紀八十年代。1786年8月8日法國醫生巴卡羅與石匠巴爾瑪結伴第一次登山上阿爾卑斯山的最高峰勃朗峰***海拔4,807米***,

  登山次年,由青年科學家德.索修爾率領的十九人登山隊再度登上勃朗峰,世界登山運動從此延生。因此項運動首先從阿爾卑斯山區開始,故也稱為“阿爾卑斯運動”。從1786年至1865年間,阿爾卑斯山脈海拔3,000-4,000米以上的高峰,相繼為登山運動員登上,國際登山史上稱此一時期為“阿爾卑斯的黃金時代”。十九世紀八十年代以後,使用各種攀登工具和技術的技術登山日漸推廣,其活動地區也從阿爾卑斯低山區轉向喜馬拉雅高山區。1950年至於1964年,世界十四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包括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在內,相繼為中、英、美、意、日等十多個國家的登山運動員所征服,國際登山史上稱此一時期為“喜馬拉雅的黃金時代”。1964年後許多登山“禁區”被突破,開始進入從來無人使用過的難險路線攀登7,000-8,000米以上高峰的新時期。1978年並在喜馬拉雅高山區出現不用氧氣登上高峰的阿爾卑斯式登山。中國此項運動始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1955年出現第一批登山運動員,1956年建立第一支登山隊。1960年和1975年先後兩次從東北山嵴登上珠穆朗瑪峰,並於1975年將一個特製金屬測繪覘標豎立在珠峰頂上,準確測出該峰的高度為8,848.13米。是為國際登山史上首次對世界最高峰高程的確切測量。1964年登上最後一座從未有過人跡的8000米以上的希夏邦馬峰在多次登山活動中,登山運動員與科學工作者密切配合,進行了各種高山考察活動。

  五嶽是遠古山神崇敬拜、五行觀念和帝王巡獵封禪相結合的產物,後為道教所繼承,被視為道教名山,它們是:東嶽泰山***1532.7米***,位於山東泰安市。西嶽華山***2154.9米***,位於陝西華陰市。南嶽衡山***1300.2米***,位於湖南衡陽市。北嶽恆山***2016.1米***,位於山西渾源縣。中嶽嵩山***1491.7米***,位於河南登封市。 東嶽泰山為五嶽之首是名副其實的,中國曆代曾有72個皇帝到泰山封禪。 東嶽泰山之雄,西嶽華山之險,北嶽恆山之幽,中嶽嵩山之峻,南嶽衡山之秀,早已聞名於世界。

  三、登山的裝置

  隨著登山運動的發展和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登山運動裝備的質量和效能也在不斷得到改善,這對提高登山運動的水平時非常必要的。例如,法國第一次登山時所用的一根主繩的重量可達20公斤,其它登山裝置也都很笨重,那時他們的登山高度僅僅達到4000米左右。一根主繩的重量僅有1.5公斤,其它裝備的重量也大大減輕,而且更加耐用,其保暖、防電效能也大大增加,因而可以保證登山運動員攀登各種高度和難度的山峰。各國登山界還在不斷研究和改進各種裝備,例如許多國家在為提高氧氣瓶的容量和裝備的使用效率而進行研究,日本採用了所謂“迴路式氧氣面罩”代替原來的呼吸器,使原來供一分鐘使用的氧氣增加到兩分鐘或更長時間。他們還為攀登海拔8000米以上岩石峭壁的雙人用氧和攀巖操作用氧等特殊裝備進行了改裝。此外,登山運動員的被服裝備和宿營裝備也都在不斷的改進。已出現了更輕便保暖的充氣帳篷等宿營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