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語故事有哪些

  成語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事物認識的結晶,每個成語都是古人智慧的濃縮而如今我們現代日常生活又經常用得到。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國成語故事,希望能夠幫到你!

  中國成語故事篇一:大器晚成的故事

  袁紹身邊的一位門客,名叫崔琰,他從小喜習武藝,到了23歲才開始讀《論語》、《韓詩》,求師學習。

  由於他刻苦努力,學問也逐漸多起來。當時袁紹的士兵非常殘暴,掘開墳墓將屍骨暴露出來。崔琰勸說袁紹不要這樣做,袁紹認為他說得對,封他為騎都尉。後來,崔琰跟隨曹操,為曹操出了不少主意。

  在他作尚書時,曹操想立曹植為嗣子,而崔琰反對,他說:“自古以來的規矩是立長子,怎麼能立曹植呢?”曹植是崔琰的侄女婿,儘管是親屬他也不偏袒,曹操十分佩服他的公正,崔琰有個堂弟叫崔林,年輕時既無成就也無名望,親戚朋友都看不起他,可是崔琰卻很器重他,崔琰常對人說:“才能大的人需要長時間才能成器,崔林將來一定會成大器。”後來,崔林果然當上了翼州主簿、御史中丞,還在魏文帝手下任過司空。

  中國成語故事篇二:人言可畏的故事

  春秋時,鄭國的大夫子皮打算讓尹何擔任自己封地上的主管,尹何是子皮家的小臣,沒有管理這麼大地域的經驗和能力,許多人覺得此人難以勝任。

  為此,子皮徵求輔助自己執政的子產的意見。子產說:“尹何年紀輕,恐怕不行吧。”子皮不以為然,說:“尹何謹慎、敦厚,我很喜歡他,他也不會背叛我。他雖然缺乏經驗,但可以讓他學呀。學的時間久了,他也就懂得治理的道理了。”

  子產反對說:“那不行,大凡一個人愛護另一個人,總希望對被愛護的人有利。現在你愛護一個人,卻把這麼重要的事交給他。這好比你讓一個不會拿刀的人去割東西,那是會給割東西的人帶來很大損害的。這樣,今後又有誰敢再來求你保護呢?”

  接著,子產誠懇他說道:“您是鄭國的棟樑,要是屋棟斷裂了,我們這些住在屋子裡的人不是也要遭殃嗎?再舉一個例子說吧,如果您有一匹精緻美麗的錦緞,您決不會把它交給一個不會裁衣的人去學著裁製衣服,因為您怕把錦緞結糟蹋了。”

  說到這裡,子產把話引到正題上來:“大官大邑是用來維護百姓利益的,這比那匹精緻美麗的錦緞重要得多了。您連錦緞都捨不得給不會裁衣的人去裁製衣服,卻為什麼把大官大邑交給毫無經驗的人去擔任和管理呢?您這樣的作法,豈不是把錦緞看得比大官大邑還要重了嗎?我也從來沒有聽說過借做官的機會來學做官的。”

  子產見子皮聽了在點頭,又進一層說:“再拿打獵來作例子吧,有個人連馬車也不會駕、弓箭都不會射,他怎麼能打到野獸呢?恐怕野獸沒有打著,自己卻要翻車呢。管理國家大事也是如此”總要先學會再去當政而不能先當起政來再去學。硬要這樣子,必定會造成重大損失。”

  子皮聽了子產這席話,連連點頭說:“您說得對極了,我太不聰明瞭。衣服是穿在我自己身上的,所以我知道要慎重地選擇人來裁製。大官大邑關係到百姓的利益,我卻非常輕視,真是太鼠目寸光了!”說到這裡,子皮向子產拜了一拜,接著又說:“如果不是先生用這番話來提醒我,我還不知自己幹了蠢事呢。記得從前我曾經說過,你治理鄭國,我只治理我的家產,使我的身體有所寄託也就足夠了。我向您請求從今以後,連我的家事也聽從你的意見去做!”

  子產聽了連連搖頭說:“人心各不相同,就像人面各不相同一樣,我怎麼敢說你的面貌與我的面貌相同呢?我心裡覺得你這樣做很危險,所以據實相告。”子產這話的言外之意是,我心裡的想法並不見得與你子皮的相同。

  子皮覺得子產對國家非常忠誠,所以把政事完全委託給他。後來,子產把鄭國治理得富強起來。

  中國成語故事篇三:奮不顧身的故事

  李陵,字少卿,是漢武帝時的著名大將,很受漢武帝信用,任命他為騎都尉,率軍抵禦匈奴的入侵。李陵擅長騎射,又懂得兵法,當時很得朝廷信任。

  不料,李陵在和匈奴的戰鬥中,由於寡不敵從,無奈投降了匈奴。聽說李陵投降,漢武帝很是生氣,認為李陵辱沒了自己對他的信任,朝中大臣也都紛紛指責李陵沒有骨氣。

  只有太史令司馬遷不這樣認為,他說:“我和李陵一向沒什麼交情,但我見他為人很講義氣,孝順父母,友愛兵士。他常常想奮不顧身地解救國家的災難,所以,我認為李陵這次在領兵不到五千的情況下,與數萬名敵兵對陣,最後由於傷亡慘重,彈盡糧絕,歸路被切斷,才被迫投降,是情有可原的。而且我還認為,他這次投降,並非貪生,而是想等待以後有利的時機再來報答國家。”

  司馬遷說得在情在理,但漢武帝卻認為他是替李陵辯護,是非不分,將他關進了監獄,施行“腐刑”。

  以後,漢武帝還殺了李陵全家。李陵知道後很是痛心,於是在匈奴娶妻成家,至死不回故土,未能實現他奮不顧身、為國捐軀的願望。
 


  看過中國成語故事的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