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中國傳統美德的故事

  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賴以形成和發展的強大精神支柱。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甄彬贖苧

  【甄彬贖苧】

  甄彬贖苧。得五兩金。送還寺庫。朝野同欽。

  【原文】

  樑甄彬、嘗以一束苧。就寺庫質錢。後贖苧。於束中得五兩金。彬送還寺庫。武帝為布衣時。聞之。及踐阼。以彬為郫縣令。將行。同列五人。帝誡以廉慎。至彬。獨曰。卿昔有還金之美。故不復相囑。由此名德益彰。

  許止淨曰。傳雲。君子見其大者遠者。小人見其小者近者。無故而得五兩金。此其小者近者。還金而得廉名。此則大者遠者。君子見利思義。身名俱泰。即大利所存。小人見利忘義。身且不保。利何有焉。

  【白話解釋】

  南北朝時候。南邊樑朝裡有一個人。姓甄單名叫一個彬字的。有一次、拿了一束苧、到寺觀的錢庫裡當了錢來用。後來把這束苧麻贖回來的時候。在苧裡面發現了五兩重的金子。甄彬就把這個金子送還到寺觀的錢庫裡去。當梁武帝做平民的時候。就聽到了這件事的。等到做了皇帝。就叫甄彬到郫縣地方去做縣官。臨去的時候。同班的一共有五個人。武帝都警誡他們要廉潔謹慎。輪到了甄彬。武帝獨對他說道。你從前的時候。有還金子的好品行。所以我不再來囑咐你了。因為這個緣故。甄彬的名譽德行愈加彰明瞭。

  :羊續懸魚

  【羊續懸魚】

  太守羊續。卻獻懸魚。縕袍示帝。清介非虛。

  【原文】

  漢羊續、以功臣後。累官太守。清介自持。府丞嘗獻生魚。續受而懸之。丞又進。續乃出前魚示之。以杜其意。靈帝欲拜續為太尉。時進三公者。皆輸東園禮錢三萬。續乃舉縕袍示之。曰、臣之所有。惟此而已。

  魯公儀休以嗜魚故。而不受客之魚。已為美談矣。乃羊續竟懸魚。而俟其復進以示之。於人不傷感情。於己不失清節。且可杜絕人之復進。一舉而數善備焉。今之不得已而受人饋者。盍仿羊續行之。

  【白話解釋】

  漢朝時候。有一個姓羊名叫續的人。是功臣的後代。屢次做了太守官。可是廉潔的很。有一次、他的下屬官。送一尾生魚來給他。羊續受了。就把這條魚掛了起來。第二次、那個人又拿一尾生魚送進來給他。羊續就拿出前次掛著的一條魚、給那個人看。表示自己不要人家的東西。並且杜絕那個人的意。靈帝要叫羊續做太尉官。這時候、凡是升官到三公位子的。都要送給東園衙門裡的禮錢三萬。羊續因為沒有錢。就把自己穿著的一件破舊的布棉袍子。舉了起來。說道。做臣子的所有物件。只有這個東西吧了。

  :孔明潔身

  【孔明潔身】

  諸葛孔明。蓋世清貞。鞠躬盡瘁。不別治生。

  【原文】

  蜀漢諸葛亮、字孔明。自表後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於臣在外任。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先君謂諸葛武侯。奇才也。後漢四十四年基業。非侯焉能創此。先主病篤。且謂之曰。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可。君可自取。是豈先主尚不知侯之廉潔耶。蓋深知後主昏暗也。自表之文。亦只以悟之耳。

  【白話解釋】

  三國時候。蜀漢有一個賢明的宰相。複姓諸葛。單名一個亮字。表字就叫孔明。他自己在後主那兒表著說。做臣子的家裡。在成都地方有八百株的桑樹。有一千五百畝的薄田。子弟們吃的穿的。已經是很有餘了。至於做臣子的在外邊做官。凡是隨身穿的衣服。吃的食物。都是靠著官家的俸祿。另外不再辦別的生財事業。替家裡增長分毫的財產。假使做臣子的死了那一天。一定不使得家裡有著餘多的布帛。外邊有著餘多的錢財。來對不住你皇上的呵。後來等到他死了。果然照他的說話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