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古代歷史故事

   歷史故事對於歷史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荊軻刺秦王

  秦王政重用尉繚,一心想統一中原,不斷向各國進攻。他拆散了燕國和趙國的聯盟,使燕國丟了好幾座城。

  燕國的太子丹原來留在秦國當人質,他見秦王政決心兼併列國,又奪去了燕國的土地,就偷偷地逃回燕國。他恨透了秦國,一心要替燕國報仇。但他既不操練兵馬,也不打算聯絡諸侯共同抗秦,卻把燕國的命運寄託在刺客身上。他把家產全拿出來,找尋能刺秦王政的人。

  後來,太子丹物色到了一個很有本領的勇士,名叫荊軻。他把荊軻收在門下當上賓,把自己的車馬給荊軻坐,自己的飯食、衣服讓荊軻一起享用。荊軻當然很感激太子丹。

  公元前230年,秦國滅了韓國;過了兩年,秦國大將王翦***音jiān***佔領了趙國都城邯鄲,一直向北進軍,逼近了燕國。

  燕太子丹十分焦急,就去找荊軻。太子丹說:“拿兵力去對付秦國,簡直像拿雞蛋去砸石頭;要聯合各國合縱抗秦,看來也辦不到了。我想,派一位勇士,打扮成使者去見秦王,挨近秦王身邊,逼他退還諸侯的土地。秦王要是答應了最好,要是不答應,就把他刺死。您看行不行?”

  荊軻說:“行是行,但要挨近秦王身邊,必定得先叫他相信我們是向他求和去的。聽說秦王早想得到燕國最肥沃的土地督亢***在河北涿縣一帶***。還有秦國樊於期,現在流亡在燕國,秦王正在懸賞通緝他。我要是能拿著樊的頭和督亢的地圖去獻給秦王,他一定會接見我。這樣,我就可以對付他了。”

  太子丹感到為難,說:“督亢的地圖好辦;樊受秦國迫害來投奔我,我怎麼忍心傷害他呢?”

  荊軻知道太子丹心裡不忍,就私下去找樊於期,跟樊於期說:“我有一個主意,能幫助燕國解除禍患,還能替報仇,可就是說不出口。”

  樊於期連忙說:“什麼主意,你快說啊!”

  荊軻說:“我決定去行刺,怕的就是見不到秦王的面。現在秦王正在懸賞通緝你,如果我能夠帶著你的頭顱去獻給他,他準能接見我。”

  樊於期說:“好,你就拿去吧!”說著,就拔出寶劍,抹脖子自殺了。

  太子丹事前準備了一把鋒利的匕首,叫工匠用毒藥煮煉過。誰只要被這把匕首刺出一滴血,就會立刻氣絕身死。他把這把匕首送給荊軻,作為行刺的武器,又派了個年才十三歲的勇士秦舞陽,做荊軻的副手。

  公元前227年,荊軻從燕國出發到鹹陽去。太子丹和少數賓客穿上白衣白帽,到易水***在今河北易縣***邊送別。臨行的時候,荊軻給大家唱了一首歌:

  “風蕭蕭兮易水寒,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大家聽了他悲壯的歌聲,都傷心得流下眼淚。荊軻拉著秦舞陽跳上車,頭也不回地走了。

  荊軻到了鹹陽。秦王政一聽燕國派使者把樊於期的頭顱和督亢的地圖都送來了,十分高興,就命令在鹹陽宮接見荊軻。

  朝見的儀式開始了。荊軻捧著裝了樊於期頭顱的盒子,秦舞陽捧著督亢的地圖,一步步走上秦國朝堂的臺階。

  秦舞陽一見秦國朝堂那副威嚴樣子,不由得害怕得發起抖來。

  秦王政左右的侍衛一見,吆喝了一聲,說:“使者幹麼變了臉色?”

  荊軻回頭一瞧,果然見秦舞陽的臉又青又白,就賠笑對秦王說:“粗野的人,從來沒見過大王的威嚴,免不了有點害怕,請大王原諒。”

  秦王政畢竟有點懷疑,對荊軻說:“叫秦舞陽把地圖給你,你一個人上來吧。”

  荊軻從秦舞陽手裡接過地圖,捧著木匣上去,獻給秦王政。秦王政開啟木匣,果然是樊於期的頭顱。秦王政又叫荊軻拿地圖來。荊軻把一卷地圖慢慢開啟,到地圖全都開啟時,荊軻預先卷在地圖裡的一把匕首就露出來了。

  秦王政一見,驚得跳了起來。

  荊軻連忙抓起匕首,左手拉住秦王政的袖子,右手把匕首向秦王政胸口直扎過去。

  秦王政使勁地向後一轉身,把那隻袖子掙斷了。他跳過旁邊的屏風,剛要往外跑。荊軻拿著匕首追了上來,秦王政一見跑不了,就繞著朝堂上的大銅柱子跑。荊軻緊緊地逼著。

  兩個人像走馬燈似地直轉悠。

  旁邊雖然有許多官員,但是都手無寸鐵;臺階下的武士,按秦國的規矩,沒有秦王命令是不準上殿的,大家都急得六神無主,也沒有人召臺下的武士。

  官員中有個伺候秦王政的醫生,急中生智,拿起手裡的藥袋對準荊軻扔了過去。荊軻用手一揚,那隻藥袋就飛到一邊去了。

  就在這一眨眼的工夫,秦王政往前一步,拔出寶劍,砍斷了荊軻的左腿。

  荊軻站立不住,倒在地上。他拿匕首直向秦王政扔過去。秦王政往右邊只一閃,那把匕首就從他耳邊飛過去,打在銅柱子上,“嘣”的一聲,直迸火星兒。

  秦王政見荊軻手裡沒有武器,又上前向荊軻砍了幾劍。荊軻身上受了八處劍傷,自己知道已經失敗,苦笑著說:“我沒有早下手,本來是想先逼你退還燕國的土地。”

  這時候,侍從的武士已經一起趕上殿來,結果了荊軻的性命。臺階下的那個秦舞陽,也早就給武士們殺了。

  :李斯諫逐客

  秦國雖然在邯鄲打了一次敗仗,但是它的實力還很強。第二年***公元前256年***又進攻韓、趙兩國,打了勝仗。後來,索性把掛名的東周王朝也滅掉了。秦昭襄王死去後,他的孫子秦莊襄王即位不到三年也死去,年才十三歲的太子嬴政即位。

  當時,秦國的朝政大權掌握在相國呂不韋手裡。

  呂不韋原是陽翟***今河南禹縣***地方的一個富商,因為幫助莊襄王取得王位,當上了相國。呂不韋當相國以後,也學孟嘗君的樣子,收留了大批門客,其中有不少是列國來的。

  戰國時期有許多學派,紛紛著書立說,歷史上把這種情況稱做“百家爭鳴”。呂不韋自己不會寫書,他組織他的門客一起編寫一部書,叫《呂氏春秋》。書寫成後,呂不韋還派人把它掛在鹹陽城門上,還發佈告示,說誰能對這部書提出意見,不論添個字或者刪掉個字,就賞金千兩。這一來,他的名氣就更響了。

  秦王政年紀漸漸大起來,在他二十二歲那年,宮裡發生一起叛亂,牽連到呂不韋。秦王政覺得留著呂不韋礙事,把呂不韋免了職。後來又發現呂不韋勢力不小,就逼他自殺。

  呂不韋一倒臺,秦國一些貴族、大臣就議論起來,說列國的人跑到秦國來,都是為他們本國打算,有的說不定是來當間諜的。他們請秦王政把客卿統統攆出秦國。

  秦王政接受這個意見,就下了一道逐客令。大小官員,凡不是秦國人,都得離開秦國。

  有個楚國來的客卿李斯,原是著名儒家學派代表荀況的學生。他來到秦國,被呂不韋留下來當了客卿。這一回,李斯也捱到被驅逐的份兒,心裡挺不服氣。離開鹹陽的時候,他上了一道奏章給秦王。

  李斯在奏章上說:“從前秦穆公用了百里奚、蹇叔,當了霸主;秦孝公用了商鞅,變法圖強;惠文王用了張儀,拆散了六國聯盟;昭襄王有了范雎,提高了朝廷的威望,這四位君主,都是依靠客卿建立了功業。現在到大王手裡,卻把外來的人才都攆走,這不是幫助敵國增加實力嗎?”

  秦王政覺得李斯說得有道理,連忙打發人把李斯從半路上找回來,恢復他的官職,還取消了逐客令。

  秦王政用李斯當謀士後,一面加強對各國的攻勢,一面派人到列國遊說諸侯,還用反間、收賣等手段,配合武力進攻。韓王安看到這形勢,害怕起來,派公子韓非到秦國來求和,表示願意做秦國的屬國。

  韓非也是荀況的學生,跟李斯同學。他在韓國看到國家一天天削弱,幾次三番向韓王進諫,韓王就是不理他。韓非滿肚子學問,沒被重用,就關起門來寫了一部書,叫《韓非子》。他在書中主張君主要集中權力,加強法治。這部書傳到秦國,秦王政看到了十分讚賞,說:“如果我能和這個人見見面,該多好啊。”

  這一回,韓非受韓王委派來到秦國,看到秦國的強大,上書給秦王,表示願為秦國統一天下出力。這份奏章一送上去,秦王還沒考慮重用韓非,李斯倒先著急起來,怕韓非奪了他的地位。他在秦王面前說:“韓非是韓國的公子,大王兼併諸侯,韓非肯定要為韓國打算;如果讓他回國,也是個後患,不如找個罪名把他殺了。”

  秦王政聽了這話,有點猶豫,下令先把韓非扣押起來,準備審問。韓非進了監獄,想辯白也沒機會。李斯卻給他送來了毒藥,韓非只好服藥自殺了。

  秦王政扣押了韓非,也有點後悔,打發人把韓非放出來,可是已經晚了。秦王政十分懊惱。正在這時候,有個魏國人繚到秦國來,秦王政找他一談,覺得他是個難得的人才,就任用繚為秦國尉,後來人們稱他尉繚。

  :信陵君救趙

  楚國派兵救趙的同時,魏國也接受了趙國求援的要求。魏安釐王派大將晉鄙***音bǐ***率兵救趙國。

  秦昭襄王一聽到魏、楚兩國發兵,親自跑到邯鄲去督戰。他派人對魏安釐王說:“邯鄲早晚得被秦國打下來。誰敢去救,等我滅了趙國,就攻打誰。”魏安釐王被嚇唬住了,連忙派人去追晉鄙,叫他就地安營,別再進兵。晉鄙就把十萬兵馬紮在鄴城***今河北臨漳縣西南***,按兵不動。

  趙國派使者向魏國催促進兵。魏安釐王想要進兵,怕得罪秦國;不進兵吧,又怕得罪趙國,只好不進不退地停著。趙孝成王十分著急,叫平原君給魏國公子信陵君魏無忌寫信求救。因為平原君的夫人是信陵君的姐姐,兩家是親戚。

  信陵君接到信,三番五次地央告魏安釐王命令晉鄙進兵。魏王說什麼也不答應。信陵君沒有辦法,對門客說:“大王不願意進兵,我決定自己上趙國去,要死也跟他們死在一起。”

  當時,不少門客願意跟信陵君一起去。

  信陵君有個他最尊敬的朋友,叫做侯嬴***音yíng***。信陵君跟侯嬴去告別。侯嬴說:“你們這樣上趙國去打秦兵,就像把一塊肥肉扔到餓虎嘴邊,不是白白去送死嗎?”

  信陵君嘆息著說:“我也知道沒有什麼用處。可是又有什麼辦法呢?”

  侯嬴支開了旁人,對信陵君說:“咱們大王宮裡有個最寵愛的如姬,對不對?”

  信陵君點頭說:“對!”

  侯嬴接著說:“聽說兵符藏在大王的臥室裡,只有如姬能把它拿到手。當初如姬的父親被人害死,她要求大王給她尋找那個仇人,找了三年都沒有找到。後來還是公子叫門客找到那仇人,替如姬報了仇。如姬為了這件事非常感激公子。如果公子請如姬把兵符盜出來,如姬一定會答應。公子拿到了兵符,去接管晉鄙的兵權,就能帶兵和秦國作戰。這比空手去送死不是強多嗎?”

  信陵君聽了,如夢初醒。他馬上派人去跟如姬商量,如姬一口答應。當天午夜,乘著魏王熟睡的時候,如姬果然把兵符盜了出來,交給一個心腹,送到信陵君那兒。

  信陵君拿到兵符,再一次向侯嬴告別。侯贏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萬一晉鄙接到兵符,不把兵權交給公子,您打算怎麼辦?”

  信陵君一楞,皺著眉頭答不出來。

  侯嬴說:“我已經給公子考慮好了。我的朋友朱亥***音hài***是魏國數一數二的大力士。公子可以帶他去。到那時候,要是晉鄙能痛痛快快地把兵權交出來最好;要是他推三阻四,就讓朱亥來對付他。”

  信陵君帶著朱亥和門客到了鄴城,見了晉鄙。他假傳魏王的命令,要晉鄙交出兵權。晉鄙驗過兵符,仍舊有點懷疑,說:“這是軍機大事,我還要再奏明大王,才能夠照辦。”

  晉鄙的話音剛落,站在信陵君身後的朱亥大喝一聲:“你不聽大王命令,想反叛嗎?”

  不由晉鄙分說,朱亥就從袖子裡拿出一個四十斤重的大鐵錐,向晉鄙劈頭蓋腦砸過去,結果了晉鄙的性命。

  信陵君拿著兵符,對將士宣佈一道命令:“父子都在軍中的,父親可以回去;兄弟都在軍中的,哥哥可以回去;獨子沒兄弟的,都回去照顧他的父母;其餘的人都跟我一起救趙國。”

  當下,信陵君就選了八萬精兵,出發去救邯鄲。他親自指揮將士向秦國的兵營衝殺。秦將王齕沒防備魏國的軍隊會突然進攻,手忙腳亂地抵抗了一陣,漸漸支援不住了。

  邯鄲城裡的平原君見魏國救兵來到,也帶著趙國的軍隊殺出來。兩下一夾攻,打得秦軍像山崩似地倒了下來。

  秦國多少年來,沒有打過這麼一個大敗仗。王齕帶兵敗退,還有二萬名秦兵被趙兵圍困住,投降了。

  信陵君救了邯鄲,保全了趙國。趙孝成王和平原君十分感激,親自到城外迎接他。

  楚國春申君帶領的救趙的軍隊,還在武關觀望,聽到秦國打了敗仗,邯鄲解了圍,就帶兵回楚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