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導圖會議記錄法

  思維導圖簡介

  科學研究已經充分證明:人類的思維特徵是呈放射性的,進入大腦的每一條資訊、每一種感覺、記憶或思想包括每一個詞彙、數字、程式碼、食物、香味、線條、色彩、影象、節拍、音符和紋路,都可作為一個思維分支表現出來,它呈現出來的就是放射性立體結構。

  思 維導圖是一種將放射性思考具體化的方法。我們知道放射性思考是人類大腦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種進入大腦的資料,不論是感覺、記憶或是想法——包括文字、數 字、符碼、食物、香氣、線條、顏色、意象、節奏、音符等,都可以成為一個思考中心,並由此中心向外發散出成千上萬的關節點,每一個關節點代表與中心主題的 一個連結,而每一個連結又可以成為另一箇中心主題,再向外發散出成千上萬的關節點,而這些關節的連結可以視為您的記憶,也就是您的個人資料庫。

  因此,思維導圖不僅可以用在記憶,學習上面,而且還可以應用在需要創新性思維的領域。

  具體內容可以參考一下本文提供的參考資料。

  三色筆記法

  這裡所指的三色是指紅,藍,黑三色,也是我們所能買到的最常見的筆色的三種顏色。

  之所以選用三色,一是因為日常工作中這三色使用的最多,而是因為把幾種顏色集中在一支筆裡面的筆也不太好買,三色的算是比較多的了。而帶好幾支筆記筆記也太誇張了,咱還不敢這麼拉風。

  具體方法

  開始是從中心畫起,表示某次會議,討論或者培訓的主題。

  然後從中心向四周擴充套件的第一級就是一個個子話題,無論是會議,討論還是培訓都是一樣的。

  再往外的第三層呢,就是具體的內容了,但是隻需要關鍵詞彙。

  我 一般就只需要寫到第三層,第四層以外的偶爾會用到。當然,思維導圖就是把人腦的思維活動視覺化的一種工具,而人腦就是採用了放射性的思維方式,不斷的由一 個點擴充套件到另外n個點。所以,如果有需要,有多少個點就應該擴充套件多少個點,唯一需要考慮的就是你拿的這張紙是不是夠大。

  至於三色的使用,我是這樣分類的。

  黑色為一般記錄,不需要特別關注的;

  紅色表示問題,或者緊急要做的事情;

  藍色表示今後需要做的事,或者是通常的決策性的內容。

  如果是KPT形式的會議的話,那麼就是

  K:黑色;

  P:紅色;

  T:藍色。

  所謂KPT,有兩種解釋:

  1. Keep-Prevent-Try

  2. Keep_Problem-Try

  意思都是一樣,就是對當前工作的一種總結,今後要保持的Keep,今後要避免的問題Prevent/Problem,今後要嘗試的Try。好像是日本流行的一種分析方法,不過在做階段性總結時是一種十分不錯的總結方法。建議採用。

  以上的用法只是從文字的顏色上來區分,其實還可以從更多的地方進行區分。

  思維導圖中,每個節點都是採用的繪圖的形式,不管你畫成什麼,都是有一個輪廓的,你可以在前面的定義上加上更多的定義。比如說,在黑色和藍色的節點上採用紅色的輪廓,表示是優先順序特別高或者特別重要的一段內容。

  另外,還可以在每個節點的內容之前使用其他的顏色畫一個特殊的符號。比如說,問號"?"表示問題,三角"Δ"表示著重等等規則。

  注意點:

  思維導圖要求的就是Key Words,所以千萬不要用句子,短句也不行,這會束縛思維的活動。

  當然,並沒有什麼絕對的要求,也可以按照個人的要求採用不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