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瓷器出口的歷史介紹
瓷器是中國帶給世界和人類的一大貢獻。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中國瓷器出口唐宋元三代
真正的瓷器對外輸出始於隋唐,輸出的主要是越州窯的青瓷,邢窯和定窯的白瓷以及長沙窯彩繪瓷等等。主要輸出到朝鮮、日本,東南亞地區,遠到印度洋的斯里蘭卡、印度、巴基斯坦到波斯灣,最遠到非洲的埃及和蘇丹,都有中國瓷器的影子。另外,唐代還有經新疆到波斯,由波斯商人轉運抵敘利亞,以達地中海各國***如腓尼基、巴勒斯但等***商埠的陸上“絲綢之路”。
這一時期的高潮出現在宋初,到了宋元至明初,進入了對外貿易比較繁榮的階段。宋代由於地緣政治的原因,陸上絲綢之路斷絕,出現了廣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等繁榮的貿易港。宋朝廷於開寶四年***971年***就開始在這些地方設定市舶司,專門管理進出口事務,而瓷器便是大宗外銷商品。朱彧在《萍州可談》中描述說:“舶船深闊,各數十丈。商人分佔貯貨,人得數尺許;下以貯物,夜臥其上。貨多陶器,大小相套,無少隙地。”中國瓷器就從這些港口運銷南洋,並轉運到波斯、印度西岸和非洲的一些國家。宋朝廷在靖康以後,統治區域日益縮小,稅源日益減少,因此大力開展對外貿易,以增稅收而助國用。據《宋會要輯稿》記載,高宗趙構多次下達“上諭”,說“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合宜,所得動以百萬”***紹興七年、 1137年***,“市舶之利頗助國用,宜循舊法,以招徠遠人阜貨賄”***紹興十六年、 1146年***等等。並且採取授與在外貿上有成績的商人以官職的辦法,進行鼓勵。據南宋趙汝適《諸蕃志》記載,南宋嘉定十六年***1224年***,僅與泉州有通商貿易關係的,就達五十六個國家和地區。瓷器的出口,也隨著外貿的擴大而增長。
宋元時期中國航海的成就主要表現在印度洋航線上。一是可從波斯灣沿海岸向西行進而到達紅海的吉達港,然後上岸陸行至麥加;也可以在蘇丹邊界的埃得哈布港上岸,馱行至尼羅河,再順河而下到福斯塔特***古開羅***;還可以從紅海口越曼德海峽到東非諸國。二是開闢了從馬爾地夫馬累港直達非洲東海岸的橫渡印度洋的航線。
宋代出口的瓷器,主要是江西景德鎮窯、吉州窯和浙江龍泉窯以及福建沿海地區德化、同安諸窯的產品;也有廣東湖安、廣西西村、陝西耀州、河南臨汝等地燒造的瓷器。由於景德鎮的青白瓷與龍泉窯等地的青瓷大量輸出國外,再加上窯工的南遷又帶來了北方形成的新工藝,於是南方的青瓷白瓷的工藝水平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前進和發展,而形成了後來元朝瓷業中心南移的新局面。
元政府特別重視對外貿易,元在未建國前,早就與西域、阿拉伯國家有貿易往來。統一全國後,即設立泉州等處市舶司。至元廿一元年***1284年***以後,政府欲將海外貿易變為官辦。由政府備船隻,出資金,招人經營,所得官取十分之七,經營者得十分之三。禁民間私自貿易,但根本無法禁絕。因此終元一代,官營和民營的海外貿易都十分發達。外貿商品需要量的增加,必然會促使各類手工業生產的進一步發展。元代的瓷器生產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展起來的。元代的鈞窯、磁州窯、霍窯、龍泉窯、德化窯等主要窯場,仍然繼續燒造傳統品種。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元帝國在江西景德鎮設立了“浮樑瓷局“,最著名的是景德鎮的青花瓷器出口,受到廣泛的歡迎。元代景德鎮窯取得的各種成就,為明、清兩朝制瓷的高度發展奠定了基礎,景德鎮並因此在日後成為全國的制瓷中心,贏得了瓷都的桂冠。
中國瓷器出口的最盛時期明清
明朝曾一度實行海禁,使外貿受到一定的影響,但瓷器的出口並沒有停止,只是限制政府對外國的贈予。永樂年間以後瓷器輸出的途徑更多:政府的對外饋贈、入貢國使節的回程貿易、鄭和的大規模遠航貿易和民間的海外貿易等等。通過這些渠道,明朝的瓷器不僅繼續暢銷亞洲各國,而且也大量銷售到歐洲。同時外商還根據本國的生活習俗和民族習俗,在造型、紋飾等方面提出要求,訂購所需瓷器;我國許多窯場也適應西方市場的需要,生產專供外銷的瓷器。明代瓷器不僅從海路輸出,而且還從陸路對外銷售。據萬曆年間刊刻的《野獲編》記載,阿拉伯各國來我國進行貿易的商人,回去時所帶的瓷器多達數十車。出口的瓷器,既有官窯的產品,也有民窯的產品。在品種上,不僅有青花瓷,也有釉上紅綠黑三彩瓷。
明代的日用瓷器,除了宋元時期的大窯場如磁州、龍泉等地仍有燒造外,不同程度的粗、細陶瓷器生產遍及山西、河南、甘肅、江西、浙江、廣東、廣西、福建等省。其中,山西的法華器、德化的白瓷和江蘇宜興的紫砂器更是這一時期的特殊成就。
明代的鄭和***1371~1435***下西洋其實是在繼承宋元海外貿易航海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的,沒有宋元的造船技術的積累和航海經驗的傳承,就沒有鄭和船隊的輝煌。鄭和航海的意義不在於其本身對貿易的貢獻,而是由於他的活動,開闢了更多的航路,與更多的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聯絡,進一步促進了大中華***朝貢***貿易圈的形成和發展。
明代中晚期至清初的200餘年是中國瓷器外銷的黃金時期。輸出的瓷器主要是景德鎮青花瓷、彩瓷、廣東石灣瓷、福建德化白瓷和青花瓷、安溪青花瓷等。其中較精緻的外銷瓷多是國外定燒產品,其造型和裝飾圖案多屬西方色彩,還有些在紋飾中繪有家族、公司、團體、城市等圖案標誌,稱為紋章瓷。這時期的外銷瓷數量很大,17世紀每年輸出約20萬件,18世紀最多時每年約達百萬件。輸出的國家有東亞的朝鮮半島和日本、東南亞及歐美諸國。運輸路線一條是從中國福建、廣東沿海港口西行達非洲,繼而繞過好望角,沿非洲西海岸航行達西歐諸國;另一條是從福建漳州、廈門諸港至菲律賓馬尼拉,然後越太平洋東行至墨西哥的阿卡普爾科港,上岸後陸行,經墨西哥城達大西洋岸港口韋臘克魯斯港,再上船東行達西歐諸國。這就是著名的“大帆船貿易”。近人考察,1602~1682年間荷蘭東印度公司販運的中國瓷器即有1600萬件以上。在17和18世紀,中國瓷器通過海路行銷全世界,成為世界性的商品,對人類歷史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
明代在景德鎮設定專為生產御器的官窯。又對民窯採取“官搭民燒”即“有命則供,無命則止”等手段,來為宮廷燒製瓷器,民窯得到普遍發展,景德鎮成為全國瓷器的燒造中心。明代永樂、宣德時的青花瓷器,色調濃豔,具有元代青花的許多特徵。明成化時,在釉下青花的瓷器上,再加上紅、綠、黃、紫等彩,這就是著名的成化“鬥彩”。明嘉靖、萬曆時,又興起了“五彩”。清代也在景德鎮設御瓷廠,但燒瓷主要都在民窯。清康熙時繼承與發展了五彩,並創燒了“琺琅彩”。清雍正時期又燒製出“粉彩”。清乾隆時的突出成就是轉心瓶的燒製,以及成功地仿燒漆、木、銅器物和各種果品等。清代瓷器,集歷代燒瓷之大成並創造性地加以發展,達到了中國瓷器燒造的歷史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