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爾斯泰的作品特色

  列夫·托爾斯泰是以為十分著名的文學家,對於現實世界,列夫·托爾斯泰本人是給予了赤裸裸地抨擊的,認為人類的存在不應該受到世界的壓迫,同時也應該是尋求人世間的真正的價值,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首先,他以特有的概括的廣度,創造了史詩體小說。像《戰爭與和平》那樣的鉅著,再現了整整一個時代,氣勢磅礴,場面廣闊,人物眾多***500以上***。歷史的事實融合著藝術的虛構,奔放的筆觸揉和著細膩的描寫;在巨幅的群像中顯現出個人的面貌,史詩的莊嚴肅穆中穿插有抒情的獨白,變化萬千,蔚為奇觀。他善於駕馭多線索的結構,千頭萬緒,銜接得天衣無縫;又能突破小說的“封閉”形式,波瀾壯闊,像生活那樣無始無終。

  然而托爾斯泰的藝術魅力,不只在於再現巨集觀世界,而且在於刻畫微觀世界。他洞察人的內心的奧祕,在世界文學中空前地把握心靈的辯證發展,細緻地描寫心理在外界影響下的嬗變過程;並且深入人的下意識,把它表現在同意識相互和諧的聯絡之中。托爾斯泰的藝術力量是真實的,它突出表現在性格塑造上。他總是如實地描寫人物內心的多面性、豐富性和複雜性,不只寫其突出的一面或佔優勢的一種精神狀態。他不隱諱心愛人物的缺點,也不窒息所揭露的人物心中閃現的微光。他不粉飾,不誇張,不理想化或漫畫化,總是藉助真實客觀的描寫,展示其本來面目,從而於平凡中見偉大,或者相反,於平凡的現象中顯示其可怕。

  他還善於描繪性格的發展和變化,自然渾成而不露斤斧痕跡。托爾斯泰的風格主要特點是樸素。他力求最充分最確切地反映生活的真實或表達自己的思想,因此,他雖然在藝術上要求嚴格,、像《戰爭與和平》就七易其稿,卻不單純以技巧取勝,不追求形式上的精緻,也不迴避冗長的複合句,而只尋求最大的表現力。

  晚年,他的藝術有顯著的變化。在心理分析上力求簡潔,不寫感受的整個過程,只寫心理過程的各個階段的主要環節;有時採取戲劇的方法,通過行動和對白來表現。不寫性格的順序發展過程,而寫突然事故引起的決定性轉變。在結構上,為了表現人物的醒悟,常常採用倒敘的方法;為了集中,長篇小說也不再用多線索,而用單線索逐漸展開的方式。在語言上,則力求質樸簡練和淺顯易懂,接近民間故事。

  托爾斯泰的思想特色

  托爾斯泰早期寫過文學論文,如《人們為什麼寫作》***1851***肯定文學的崇高使命;《在俄羅斯文學愛好者協會上的講話》***1859***反對暴露文學,但仍主張文學應當適應社會的要求。在19世紀60至70年代的論文中,主要強調應為人民而寫作。最值得注意的是晚年的論著。《莫泊桑文集序》***1894***要求忠於現實主義藝術的原則;要求作家對所描寫的事物抱道德的態度,明確“善和惡之間的區別”。《什麼是藝術》***1897~1898***批判“現實主義”的美學觀點,指出當時一些美學理論為統治階級的口味進行辯解的實質,揭示頹廢派藝術反人民的本性及其哲學思想基礎;同時提出藝術是人們交流感情的工具的論點。《論莎士比亞及其戲劇》***1906***指責莎士比亞的劇作反民主和不道德,但也能道出他的劇作的某些藝術特點。這些論著都闡明作者後期關於藝術實質和作用、形式和內容的關係、藝術的道德意義等問題的見解,後兩部還同時要求文藝傳達宗教意識。

  托爾斯泰的代表作品

  列夫·托爾斯泰的主要作品涉及了小說、散文以及詩歌,可以說列夫·托爾斯泰的作品在文學中有著極高的地位,與此同時,列夫·托爾斯泰的作品也一度被改版和印刷。目前列夫·托爾斯泰的作品的已經遍佈全球,在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有著十分強大的傳播。列夫·托爾斯泰的的主要作品有:《戰爭與和平》、《復活》、《安娜卡列寧娜》這三部小說一直都被世界文學界所推崇,可以說是有著十分重大的文學地位。可以稱得上是列夫·托爾斯泰的作品中的三大鉅著。列夫·托爾斯泰的作品不僅僅包括著革命的程序,同時也有很多的童話故事的創作,列夫托爾斯泰的作品已經多次被選進了中國語文教材之中,足以看出列夫托爾斯泰的作品的重大地位。

  列夫·托爾斯泰的作品可以說是文學世界的難得瑰寶,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一直都享有著十分重大的地位。列夫·托爾斯泰的作品中也有著十分深刻的思想內涵,或許這也是列夫·托爾斯泰的作品能夠在世界範圍內廣泛流傳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