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婦好請纓參軍打仗的故事

  婦好是一位出類拔萃的女中豪傑,是遠古時期的女將領,她的傳奇形象深入人心。下面是有 ,歡迎參閱。

  

  原來古時候的商朝中期,也就是婦好丈夫武丁統治的時候,被後代稱為武丁中興。所謂郎才女貌,武丁也是一位頗有巨集圖大略的君王,他年少流放民間,自小吃苦勞作,遊歷民間,培養出了治國才能。

  武丁的上一任君王盤庚結束王朝內亂把都成遷至殷城,盤庚勵精圖治,漸漸壯大了商朝的實力。然而武丁才真正使得商朝興旺起來。武丁統治時期,為了拓寬王朝統治範圍,南北征伐,兼併小國,發起了連年的戰爭。有一次在和北方強敵對戰的時候,戰爭陷入了瓶頸,兩方僵持不下,武丁開始憂心焦慮起來。深愛著武丁的王后婦好,本來就是部落首領出身,這時候看著武丁煩惱不已,恨不得馬上為他分擔憂愁,婦好堅定的對武丁要求,希望她能帶兵到前方,親自率兵攻打敵國。

  武丁面對婦好的請求非常吃驚,但是對婦好的優秀能力很認同,因此他請人占卜,看是否真正適合出行,結果天意如此,占卜結果是一個吉兆,武丁於是同意了王后的請求。不久,前方傳來勝利的訊息,英勇善戰的武后成功打敗了敵軍。這就是婦好請戰的故事,由此,武丁在之後的征戰中常常重要王后,他們夫妻共同創造了商王朝的盛世。

  婦好兩字的讀音

  婦好是一個古代的人名,婦好是商朝王后,一個能文能武的傳奇女子。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出土的婦好墓裡出土了很多青銅器文物,其中有一個青銅大斧頭,也就是被稱為婦好大銅鉞,這個銅鉞上的古文字,就是婦好兩個字的來源。

  銅鉞上的古文,圖案是上下寫著婦好兩個字,也就是上面寫著婦,下面寫著好。婦字古代常常沒有女字旁出現,寫作帚,正寫反寫都可以,在婦字的甲骨文和列表裡面能查到字形。有興趣可以網上搜素下。

  好字,銅鉞圖案的下面那個。通常好字都是一女守護一子的古字形,但是銅鉞上的這個好字有些特別,字形為連個女保護一子,可能是為了看起來效果更好,所以刻成的銘文變成了兩個女字。這和商朝青銅器銘文演變有關,有的會出現器具上的文字美化成了一個圖案,有些類似圖騰什麼的。這個應該很容易理解,我們現在的器物上的標誌或者logo也都會一定程度的異形。

  婦好根據出土的古文推測出來,現在簡化為婦好。婦好,好字是人名,婦是商王對王后的賜字,但是我們現在就把婦好作為商王后的名稱。

  婦好的婦,讀音和副同,就是婦女的婦讀音,好本身有兩種讀音,一為動詞的時候好逸惡勞,好吃懶做,為第四聲,和浩同音,形容詞名詞為好,第三聲,和郝同音。婦好讀音為副郝,其實是簡化字,只要好字注意下,很容易讀的。

  婦好的兒子

  歷史文獻裡有出現的武丁的兒子有兩個,一個是祖己,一個是祖庚。關於婦好是祖己的生母還是後母一直都爭論不止。

  祖己很孝順,是長子,武丁立他為太子。因為太子孝順,名聲遠揚,被群臣們喜愛,所以也稱他為孝己。武丁年幼的時候被父親小乙流放民間,因此他也效仿父親把自己的兒子祖己也流放出去。可是祖己卻和武丁不同,從小嬌生慣養,無法適應民間艱苦生活,因此竟然在野外餓死了。因為祖己孝順,得到臣民愛戴,祖己死後,歷史上留下武丁殺子的惡名。但是也有人認為是武丁之所以流放兒子,是因為聽信寵妻的讒言。婦好深得武丁寵愛是大家都認同的。那麼這個讒言商王毒害太子的妻子是婦好,還是婦好死後的後妻呢?因為婦好的優秀形象也深入人心,大家普遍認為婦好是祖己的生母。因此是在婦好死後,商王聽信了後妻的讒言,把太子流放出去的。

  其實這裡面有很多疑點,可是具體是哪一個也不能確認。雖然古代商朝上第一個有同時期文字記載的王朝,但是也無法完全知曉當時發生的所有事情。

  有一種說法,祖己的後母是婦好,武丁寵愛自己的妻子,因此聽信妻子的建議,把太子祖己流放到野外,結果太子餓死了。婦好的兒子祖庚當上了太子,成為了下一代商王。

  可是史料記載有明確婦好是祖己引的母親。究竟真實情況如何,這又成了歷史上的一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