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齡為什麼怕老婆原因是什麼

  房玄齡是唐朝歷史上最著名的宰相,被視為古代宰相的典範。除此之外,房玄齡還和漢語詞彙裡一個重要的詞語“吃醋”有著直接關係。換言之,他好像怕老婆!那麼為什麼怕老婆呢?下面小編給大家說說房玄齡為什麼怕老婆,供大家閱讀!

  房玄齡為什麼怕老婆

  房玄齡為什麼怕老婆?這裡頭有個故事!

  “醋罈子”的由來就是根據房玄齡和其夫人的故事來的。高祖李淵、太宗李世民起兵前久居晉陽,“醋”也成為唐宮必不可少的調味品,且因皇上喜吃,皇宮儲存極多。據說,唐太宗年間,宰相房玄齡懼內是有了名的。其妻雖然霸道,但對房玄齡衣食住行十分精心,從來都是一手料理,容不得別人插手。一日,唐太宗請開國元勳赴御宴,酒足飯飽之際,房玄齡經不得同僚的挑逗,吹了幾句不怕老婆的牛皮,已有幾分酒意的唐太宗乘著酒興,便賜給了房玄齡兩個美人。房玄齡不料酒後吹牛被皇上當了真,收了兩位美人,想到霸道且精心的妻子,愁得不知怎麼才好。還是尉遲敬德給打了氣,說老婆再凶,也不敢把皇上賜的美人怎麼樣,房玄齡才小心翼翼地將兩個美人領回家。不料,房玄齡的老婆卻不管皇上不皇上,一見房玄齡帶回兩個年輕、漂亮的小妾,大發雷霆,指著房玄齡大吵大罵,並操起雞毛撣子大打出手,趕兩個“美人”出府。房玄齡見不對頭,只好將美人送出府,此事馬上便被唐太宗君臣知道了。李世民想壓一壓宰相夫人的橫氣,便立即召宰相房玄齡和夫人問罪。

  房玄齡夫人也知此禍不小,勉勉強強地跟隨房玄齡來見唐太宗。唐太宗見他們來到,指著兩位美女和一罈“毒酒”說:“我也不追究你違旨之罪,這裡有兩條路任你選擇,一條是領回二位美女,和和美美過日子,另一條是吃了這壇‘毒酒’省得妒嫉旁人了。”房玄齡知夫人性烈,怕夫人喝“毒酒”,急跪地求情。李世民怒道:“汝身為當朝宰相,違旨抗命,還敢多言!”房夫人見事已至此,看二女容顏,知自己年老色衰,一旦這二女進府,自己遲早要走違旨抗命這條路,與其受氣而死,不如喝了這壇“毒酒”痛快。尚未待唐太宗再催,房夫人舉起罈子,“咕咕咚咚”的已將一罈“毒酒”喝光。房玄齡急得老淚縱橫,抱著夫人抽泣,眾臣子卻一起大笑,原來那壇裝的並非毒酒而是晉陽清源的食醋,根本無毒。唐太宗見房夫人這樣的脾氣,嘆了口氣道:“房夫人,莫怨朕用這法子逼你,你妒心也太大了。不過念你寧死也戀著丈夫,朕收回成命。”房夫人料不到自己冒死喝“毒酒”得了這麼個結果,雖酸得伸頭抖肘,但心中高興萬分。房玄齡也破涕為笑。從此,“吃醋”這個詞便成了女人間妒忌的代名詞。

  房玄齡的歷史評價

  後世史學家在評論唐代宰相時,無不首推房玄齡, 總是說:“唐代賢相,前有房杜,後有姚宋。”

  李世民:“籌謀帷幄,定社稷之功。” “器宇沈邃,風度巨集遠,譽彰遐邇,道冠簪纓。” “器範忠肅,識具明允,才稱王佐,望乃時英。霸國爰始,預經綸之業;鼎命維新,贊隆平之化。誠固金石,勳勒鐘鼎。自任總庶尹,職重朝端,心力盡於翼亮,劬勞積於歲序,而志在衝退,有懷止足。固陳衰痾,屢上表疏。然則燮揆禮閣,職務實繁;論道槐廷,望實攸屬。”

  王珪:“孜孜奉國,知無不為,臣不如玄齡。”

  常袞:“武德貞觀之間,有若魏徵、王珪、李靖、李勣、房玄齡、杜如晦等,扶翼大運,勤勞王家,尊主庇人,匪躬致命,鹹有一德,格於皇天,緬然長懷,風烈猶在。”

  李絳:“昔太宗之理天下也,房玄齡、杜如晦輔相聖德,魏徵、王珪規諫闕失,有溫彥博、戴胄以彌縫政事,有李靖、李勣訓整戎旅,故夷狄畏服,寰宇大安。”

  柳芳:“房玄齡佐太宗定天下,及終相位,凡三十二年,天下號為賢相。然無跡可尋,德亦至矣。故太宗定禍亂而房玄齡不言己功;王珪、魏徵善諫,房玄齡贊其賢;李勣、李靖善將兵,房玄齡行其道;使天下能者共輔太宗,理致太平,善歸人主,真賢相也!房玄齡身處要職,然不跋扈,善始善終,此所以有賢相之令名也!”

  皮日休:吾愛房與杜,貧賤共聯步。脫身拋亂世,策杖歸真主。縱橫握中算,左右天下務。骯髒無敵才,磊落不世遇。美矣名公卿,魁然真宰輔。黃閣三十年,清風一萬古。鉅業照國史,大勳鎮王府。遂使後世民,至今受陶鑄。粵吾少有志,敢躡前賢路。苟得同其時,願為執鞭豎。

  杜牧:苻秦相猛,將終戒視後禍,大唐太尉房公,忍死表止伐遼。此二賢當時德業不左諸人,尚死而不已,蓋以輔君活人為事,非在矜伐邀引為心也。

  《舊唐書》:“房、杜二公,皆以命世之才,遭逢明主,謀猷允協,以致昇平。議者以比漢之蕭、曹,信矣!然萊成之見用,文昭之所舉也。世傳太宗嘗與文昭圖事,則曰‘非如晦莫能籌之’。及如晦至焉,竟從玄齡之策也。蓋房知杜之能斷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謀,裨諶草創,東里潤色,相須而成,俾無悔事,賢達用心,良有以也。若以往哲方之,房則管仲、子產,杜則鮑叔、罕虎矣。”

  贊曰:肇啟聖君,必生賢輔。猗歟二公,實開運祚。文含經緯,謀深夾輔。笙磬同音,唯房與杜。

  《新唐書》:“太宗以上聖之才,取孤隋,攘群盜,天下已平,用玄齡、如晦輔政。興大亂之餘,紀綱雕弛,而能興僕植僵,使號令典刑粲然罔不完,雖數百年猶蒙其功,可謂名宰相。然求所以致之之跡,逮不可見,何哉?唐柳芳有言:"帝定禍亂,而房、杜不言功;王、魏善諫,而房、杜讓其直;英、衛善兵,而房、杜濟以文。持眾美效之君。是後,新進更用事,玄齡身處要地,不吝權,善始以終,此其成令名者。"諒其然乎!如晦雖任事日淺,觀玄齡許與及帝所親款,則謨謀果有大過人者。方君臣明良,志葉議從,相資以成,固千載之遇,蕭、曹之勳,不足進焉。雖然,宰相所以代天者也,輔贊彌縫而藏諸用,使斯人由而不知,非明哲曷臻是哉?彼揚己取名,瞭然使戶曉者,蓋房、杜之細邪!”

  《房玄齡碑》:“聖賢同德,君臣協志。穹壤倏平,幽遐必暨。革夷從夏,羈戎口吏。”

  《歷代古人像贊》:“輔相文皇功居第一,遺表之諫精忠貫日。”

  趙元僖:“唐太宗有魏玄成、房玄齡、杜如晦,明皇有姚崇、魏知古,皆任以輔弼,委之心膂,財成帝道,康濟九區,宗祀延洪,史策昭煥,良由登用得其人也。”

  曾鞏:“降而至於唐,唐之相曰房、杜。”

  歐陽澈:“使富國強兵,內無動揺,民安如故,有如大夫種之能;轉輸供饋,外無勞民擾攘之役,有如范蠡之知;臨機果斷,折衝千里,有如周瑜之勇;度長慮逺,收功於必成,有如趙充國之守。嚴細柳之軍,有如周亞夫者;奔項羽之營,有如樊噲者;孜孜奉國,知無不為,有如房玄齡者;兼資文武,出將入相,有如李靖者,則雖愚夫愚婦亦知其可以必勝矣。”

  歸有光:“唐太宗舉兵晉陽,平隋之亂,則有劉弘基、李勣、李靖、房玄齡、杜如晦之流致其勳。”

  曾國藩:“古人稱立德、立功、立言為三不朽。立德最難,自周漢以後,罕見德傳者。立功如蕭、曹、房、杜、郭、李、韓、嶽,立言如馬、班、韓、歐、李、杜、蘇、黃,古今曾有幾人?”
 

房玄齡為什麼怕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