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顏回是一個怎樣的人

  顏回是孔子最喜愛的弟子,被後世人尊稱為“復聖”,那麼顏回是個怎樣的人?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顏回是個怎樣的人,希望對你有幫助!

  顏回為人如何

  顏回是聰慧的,孔子的大弟子子貢這樣說“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正是由於顏回的聰慧,所以對於孔子的思想能夠非常迅速的領略,並且能夠將孔子的思想記在心中,實踐在自己的行為中。孔子講學,顏回總是沉默寡言,別的學生都有很多的問題問孔子,而顏回總是順承老師,不曾提出一點疑問,開始的時候孔子也認為顏回有點愚笨,但是後來觀察,看到顏回可以將儒家的思想貫穿在行為中,不禁感嘆“賢哉回也!”

  顏回是忠誠的,顏回的忠誠源自對孔子所創的儒家學說的推崇,顏回這樣評價自己的老師“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由此可見,顏回是孔子忠誠的擁護者,在孔子四處宣揚自己的思想不能夠得到應用,陷於荒野,食糧不繼的時候,包括子路、子貢在內的很多學生都對孔子的學說產生了懷疑,只有顏回堅定的相信孔子的思想。'

  顏回也是生不逢時的,如果顏回生活在一個盛世,那麼其思想就可以實現。但是不幸的是顏回生長在春秋的末期,那個時期是一個崇尚武力,權臣當道,想要實現大同社會完全不可能的社會,所以顏回在那個時代是落魄的,即使是名聲在外,即使是成為一個名噪一時的大儒,對於其生活質量並不能有任何的改善,所以顏回“身在陋巷,一簞食一瓢飲”。

  雖然顏回生前是落魄的,但是其身後卻得到了極大的榮寵,自漢代起顏回被列為七十二賢之首,世代祭孔的時候顏回配享,以後的歷代統治者更是不斷的給顏回追加諡號,死後的榮耀可以說非常的隆重。

  顏回之樂是什麼

  顏回一生都沒有做過官,其一生可以說都在孔子的身邊度過的,一生之中從十三歲入學,到38歲離開孔子自己辦學,可以說兩個人在一起長達25年,可以說彼此是非常瞭解的,孔子評價顏回“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人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用現代人的眼光看,顏回的物質條件是這樣的貧瘠,可以說甚至是不能維持基本的生活需要,顏回還在樂什麼呢?個人認為顏回是樂在可以從事自己喜歡的事情,那麼顏回喜歡什麼呢?我覺得顏回是喜歡追隨孔子,因為追隨孔子可以讓其每天都可以有所收穫。史書記載,顏回入學六年的時候學業已經基本完成,那麼再追隨著老師還有什麼意義呢?但是孔子的思想體系是博大精深的,顏回是完全意識到這一點的,顏回這樣評價自己的老師“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意思就是說孔子的學問是博大精深的,自己越是研究就越是著迷,越是覺得不能追上自己的老師。可見顏回對孔子思想體系的痴迷程度。

  一個人總是要有一個喜好的,顏回喜好的就是研究孔子的儒家思想,就像是現在的很多人痴迷於網路遊戲一樣,即使是不吃不喝甚至不睡,只要是能夠遊戲就好。我想顏回肯定也像痴迷網路遊戲的人一樣痴迷上了孔子的思想,所以顏回之樂就是能夠研究儒家的思想,就是可以追隨自己的老師。

  顏回簡介

  顏回是孔子最出色的弟子,也是孔子手下的七十二賢之首,他是孔子最喜歡的弟子,不只是聰明好學也很有古之仁人的風範,所以受到了很多後世讀書人的敬重。如果說子路是對於孔子最忠心的“大弟子”,那麼顏回就是繼承了孔子思想精華的“真傳弟子”,顏回一直恪守著孔子仁義禮教的思想,一言一行都合乎於禮,所以常常受到孔子的稱讚。

  縱觀顏回的一生,他一生的大半時間都跟著孔子東西遊走,遊走在列國之間,他一生沒有做過官,也沒有寫過什麼著作,唯一留下的一些言語都收錄在了《論語》等書上,他基本上全盤接受了孔子的思想,被後世的人尊稱為“復聖”。遍覽諸多提到顏回的文獻,會發現顏回非常欣賞舜帝的無為而治,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孔子沒有戰爭人人仁義的理想社會。可見顏回不只是有著高尚的個人品德,也有著濟世救人的高尚情懷。

  顏回一生沒有做官,在那個禮崩樂壞、儒家思想被不被認可的年代,顏回一直安於平淡,不改變自己的志向,“一簞食,一瓢飲”就能夠讓他樂在其中,這種堅守本心,不改其志的作為深受後來人的敬重。顏回從小就聰明過人,因為對於孔子之道瞭解的更加深入所以很是讚歎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這使得他對於孔子的敬重已經超過了一般的師生之情,而是把孔子放在了和上古先賢一樣的層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