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堅持成就夢想的初中作文

  自己的夢想需要自己堅持走下去,努力奮鬥,就一定實現你的夢想。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是的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有志之士都會擁有一個永恆的理想,超越他人,超越自己,使其自我完善。在我們獲得成功後,仍能堅持不懈地向著更遠大的目標努力,這無疑是我們中的強者。

  習慣於每天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的我們,並不會覺得這一切是如何的可貴。但是,如果一個人不能看,不能聽,更不能說,那麼,生命會是多麼灰暗而寂寞啊!

  海倫凱勒在出生19個月後,由於生病,失去了寶貴的聽力和視力。她的發音器官雖然沒受損,卻因為無法受到學習和模仿的刺激,因此不會說話,成為了一個盲聾啞的重度殘疾兒。

  幸好,她的父母沒有放棄她,為她找到了一位優秀的老師。蘇利文老師不但打開了海倫緊閉的心靈之窗,更改變了她的一生。從只會用手語交流到可以獨立閱讀,甚至用口與他人交流,海倫付出了比同齡人多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努力。也正因為如此。她才能夠順利地從雷德克利夫學院畢業。後來,海倫竟然成為了一名傑出的的演說家,而且出版了許多著作。她讓全世界為之震撼。

  讀完這本書,我深刻的認識到:一個人能否取得成功,不在於條件的好壞,而在於是否具有遠大的理想和目標,是否擁有堅持不懈的奮鬥精神。一個人只要胸懷偉大的夢想,併為之努力,總有一天,會達到自己的夢想的天堂,張開翅膀,散發光芒。

  夜已深了,媽媽又催我睡覺,我久久不能入睡,海倫的名言“假如你眼睛明天將要失明,那麼,你今天要看看什麼?”不斷迴響在我耳邊迴響。

  篇二

  伴著本次主題“我的夢 中國夢”開始了這次豐富的《開學第一課》。

  其中我最受感觸的是楊孟衡和劉偉哥哥。楊孟衡哥哥7歲是失去雙臂,但他也有自己的夢想,想當一名優秀的游泳冠軍,可是這個夢想卻被破滅了,因此他就努力學習,堅持不懈,這種精神使他考上了中山大學。而劉偉哥哥呢?他10歲雙臂截肢,當時他還是沒有放棄生活,沒對生活失去希望。從此他走上了音樂的道路——彈鋼琴,大家都只知道彈鋼琴都是用手彈的,可他卻有自己的方式,他雖然沒有健全人的雙臂,但他對音樂的道路很執著,堅持努力,比正常人要付出的多得多,正是他這種對夢想而去堅持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我相信一句話:堅持成就夢想。

  楊孟衡和劉偉哥哥共同特點是,雖然四肢不是很健全,當時他們的堅持不懈,努力奮鬥,成就美好的夢想。

  那麼,談起我的夢想呢?我也有很多,像當電子商務專家,一名烹調廚師,去環遊世界等等。但我卻沒有像楊孟衡、劉偉哥哥那樣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只是光在憑空想象,沒有去努力奮鬥。我不會堅持,凡事只是圖一時新鮮,堅持不下來,就要放棄。記得有一次,那時我上幼兒園,爸爸媽媽在幼兒園裡給我報了個舞蹈班。放學之後,在練舞房裡壓腿。才壓了一分鐘,我覺得有點累。就打算放棄了,於是哇哇大哭起來。爸爸媽媽知道後,就沒給我報了。聽完楊孟衡、劉偉哥哥堅持自己的夢想,我很慚愧,就覺得我要改變自己!

  他們雙臂截肢的人都能成就他們的夢想,更何況我們呢!每個人都應當有自己的夢想,關鍵是看你如何去堅持。當你選好自己要做什麼向夢想前進時,不要半途而廢。做任何一件事都要有恆心,有毅力。

  這次的《開學第一課》使我收穫了不少知識,懂得一些關於夢想的故事。堅持成就夢想!

  篇三

  夢就像一片夜空,在成功的精彩瞬間,令人感受到壯麗的美;追求就像一涓細流,在功成名就的精彩剎那,令人感受到堅持的美……

  從接觸古箏的一開始,那成為古箏演奏家的夢一點點萌發。

  七歲的我,懵懂的練習著基本指法,每天端坐在典雅的古箏前,手成半弧形,注視著手背上的搖搖欲墜硬幣。不能讓硬幣掉落,你就可以彈曲子了,老師的話一直在耳畔迴盪。抹託,抹託,“啪”硬幣一次又一次的落下。但是我每每堅持,每每進步,學完了練習曲,彈過了五級、七級、八級……

  年年酷暑,我在陣陣熱浪中彈古箏,鼻翼上沁出顆顆汗珠,頭髮溼溼的,卻總是一咬牙,投入在古箏的韻味中;寒冬臘月,我依舊彈奏著古箏曲,手凍紅了,但我仍執著的練習著。

  在我自己的努力之下,終於考過了十級,懷著激動的心情捧回通紅的獎狀時,老師的話又再次在心裡響起:這幾年真不容易,從自卑到自信……思緒便飄到了11年初的那些日子——

  古箏房裡燈火通明,只剩下我一個人,孜孜不倦的操練著搖指,“do、re、mi、fa、sol、la、si”,右手食指拇指緊捏在一起,小拇指支撐著,使勁在琴絃上晃動,小拇指被帶動得發麻,經過行雲流水的摩挲,已經糊上了一層薄薄的油皮,一陣陣鑽心的痛由手上散開。這下我的心裡湧起了畏懼與鬆懈,可一想到水滴石穿的精神,忍著疼痛不情願的繼續彈。

  當我自信滿滿地走進十級考場時,才感覺到每回的練習都是考級的基礎,每次的堅持才成就最終的從容。

  那天,空氣中氤氳著淡淡的溼潤氣息,我將准考證放在評委老師面前,略帶笑容地坐在古箏前,心安穩地跳動著,手指一撫上琴絃,我就沉醉在了音樂之中:

  “fa、mi、la、do、mi、la…”

  《臨安遺恨》唯美的旋律充斥了我的心扉,悲切切的,滲透著對生活的嚮往,對真愛的感慨。指尖飛出的樂句凜然激憤,岳飛精忠報國的形象在眼前展現,一襲弱漸強的點彈,猶如奔騰而來的戰馬,櫛風沐雨、廝戰沙場……

  我閉起眼睛把喧囂排斥在外,雙手與弦融為了一體,手掠過弦,弦發出震顫,手為弦生,弦為手活,兩者魚水之情,音韻純美,音色老道,那一次連我也有些吃驚。憑著我美妙絕倫的演奏,取得了十級優秀的成績,為古箏演奏家的夢想邁出了一大步。

  望著一張張優秀的考級證書,我開始憧憬未來:我帶著古箏在維也納、法國、美國、韓國……讓美妙的琴聲飄蕩在世界上空。

  我想:只要堅持,一定會美夢成真!

  篇四

  河蚌,忍受了多少沙子打磨的痛苦,才蘊育出一顆珍珠;頑鐵,承受了多少匠人的捶打,方才成為一把寶劍;蠶蛹,飽受多少壓迫的痛苦,最終,破繭而出,化作紛飛的彩蝶。

  隨手翻開歷史的畫卷,我看到了項羽,他在與劉邦一起打下天下後,友誼出現了裂痕,一個想復興漢室,另一個想建立楚國,便出現了後來的楚漢之爭。可到了最後,不但不堅持,還說出了:“天之亡我,我何渡焉?且籍以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使江東父老,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

  假設項羽在堅持幾下,也許天下就是他的了,可是他沒有,他放棄了八千多江東父老鄉親的生命自刎烏江。

  而李時珍,正與他相反,李時珍雖然三次落榜,但他刻苦努力,經過27年的刻苦鑽研與實踐,走遍了長江黃河流域,參考了八百多本醫書,最終寫成了著作《本草綱目》。

  李時珍堅持不懈,最終獲得了成功。執著,堅持造就了李時珍的成功,使他成為了一名名垂千古的醫學家。

  除了中國外,外國也有許多這樣的例子,像愛迪生,他堅持不懈,持之以恆,為了找到最好的材料,他實驗了無數次,最終找到最合適的材料製成了電燈泡。

  他們都是靠堅持取得勝利的人,勝利只屬於他們這種執著的人。

  讓我們做一個執著的人,堅持不懈,直到取得最後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