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愛麗絲吉他教學視訊
《致愛麗絲》原名《a小調巴加泰勒》,是貝多芬在1810年創作的一首獨立鋼琴小品,是貝多芬獻給“愛麗絲”作為紀念的作品。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致愛麗絲曲式分析
此曲採用迴旋曲式寫成,結構是ABACA的形式。A為整首小品的疊部,B、C兩部分則為兩個插部。A部分有三小樂句,共22小節***不計原樣再現的兩次***,B部分分為兩個小樂句,共15小節,而C也可分為兩個小樂句,共22小節。全曲不計反覆部分共103小節。
疊部前後出現了三次,是全曲的基本主題,總共有二十二小節***不計反覆***,內部結構呈現出再現單三部曲式的特徵,呈示部分有八小節,由兩個四小節的平行樂句構成。a句運用了a小調,為先上行,後下行的旋律進行,力度也開始由弱轉為中強,
體現出明顯的對比色彩。並結束在完全終止上。接下來的b由a小調轉向了關係大調C大調,結構短小,共6小節,為先下行,再上行的旋律進行。並以a小調的屬音E為再現部分作準備。再現部分又回到a小調,而且基本上是原樣再現。
插部一回到了在下屬方向的F大調中陳述,由一個類似樂段的八小節結構加上八小節***一小節疊入***的連線過渡段落構成。這部分感情更加明朗,左手改成阿爾貝蒂低音似的伴奏形態,右手旋律的節奏打破了A部分中的均分樣式,變得豐富起來,附點節奏及倚音、迴音的運用使音樂更加華麗流暢。
經過省略反覆的A部再現,樂曲以貫串手法進入到插部二。
在插部二中,左手一直在以同音反覆的伴奏型在主音A上作單一的持續。5個小節之後,左手的伴奏由單音變為雙音,加厚了音樂的織體,並在持續的主音下方以1小節為單位附加上一個上行的半音級進的線條,在第3小節剛好到達了a小調的終止46和絃,並在最後一拍上將主音下行小2度,縱向形成a小調的屬7和絃,與隨後出現的a小調主3和絃形成了“K 46-V7-I”的完滿的、典型的古典終止模式。而右手聲部則以合唱般的織體手法寫作,調性轉至d和聲小調,並形成8小節一句的平行樂段關係。之後第2個樂段並行進入,但是在調性和音樂織體上有所改變,是為動力再現。持續音恢復了單音的形態,只不過這次又以它自己為出發點構成了一貫上行半音級進的線條,經過a小調的導7和絃,然後停在了a小調主3和絃的第一轉位上。
在最後,貝多芬又安排了從導7和絃到主6和絃再接上屬7和絃的連線,接後是一個由主3和絃所構成的帶有華彩性質的“曼海姆火箭”音型,作為第二插部迴歸疊部時的一個連線部分。貝多芬在這個由尾聲轉變過來的插部中,利用和絃式的陳述方式表達了一種堅定的決心,並用密集的和絃與快速的分解音型彌補了前面部分中缺少激情和高潮的不足,收到了良好的藝術效果。
當旋律衝至最高點時,再由頂端以下行的半音階方式折轉下來,同時力度也漸弱,並在結尾處出現了一個漸慢的速度標記,緩緩融回樂曲的疊部。最後樂曲在再一次省略復奏的疊部中結束。
致愛麗絲創作過程
主流版本
在1808一1810年間,年近40歲的貝多芬教了一個名叫特蕾澤·瑪爾法蒂 ***Therese Marfati******有的翻譯為特蕾莎·瑪爾法蒂 ***的女學生,並對她產生了好感,有一次在心情非常愉快舒暢的情況下寫了一首《a小調巴加泰勒 》的小曲贈給她,並在樂譜上題寫了“獻給特雷莎,1810年4月27日,為了紀念”的字樣。之後,這份樂譜就一直留在特雷莎那裡,貝多芬沒有自留底稿,因此,他去世後在其作品目錄裡都沒有這首曲子。直到19世紀60年代,德國音樂家諾爾為貝多芬寫傳記,在特雷莎·瑪爾法蒂的遺物中才發現了這首樂曲的手稿。1867年,諾爾在德國西南部的城市斯圖加特出版這首曲子的樂譜時,把原名《致特蕾莎》錯寫成《致愛麗絲》。從此,這首鋼琴小品開始以《致愛麗絲》的名稱在世界上廣泛流傳,而原名《致特蕾莎》卻被人們忘記了。
其他版本
貝多芬創作這個作品的靈感,是來自於一位名叫愛麗絲的女孩。她為了幫助一位雙目失明的老人實現看見森林和大海的願望,而四處求助別人。貝多芬為此非常感動,特地在聖誕夜為老人演奏了一段美妙的音樂,聽著聽著,音樂讓老人看見了:“阿爾卑斯山的雪峰,塔希提島四周的海水,還有海鷗、森林、耀眼的陽光。”於是老人滿意地合上了雙眼,不再有孤獨和悲憐。之後,貝多芬便將這個曲子獻給善良的姑娘愛麗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