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什麼簡單易學的打乒乓球的接發球技術?

  中國乒乓球隊長盛不衰的傳統法寶之一就是接發球。今天小編在這分享一些接發球的技術給大家,歡迎大家閱讀!

  1、乒乓球接發球技術之推球。

  所謂推球,就是推擋技術。

  其技術要領:在推擋時,兩腳站位與肩同寬,後腳跟稍抬起,身體重心提高,有點居高臨下的感覺。觸球主要*手和小臂向前發力,直握拍手的大母指要伸開,主要*食指和虎口控制住拍型角度。中指和無名指要在拍後用力頂住拍子,配合發力。

  運用技巧:推球主要用於不轉球和弱上旋球為主;擋球主要用於強上旋球,就是借力把球封過去。在運用上還有大力推擋,象蔣鵬龍那樣,推出的球特別有力量。另外還能推下旋球,這就改變了對不出臺的下旋球只能*搓接的老辦法,這樣推過來的球又平又快,還有點下旋,會給對方造成麻煩***甘志遠對下旋球推得很好***。

  技術要領:就是在掌握以上推球技術的基礎上,拍面要後傾,並把拍子插到球底部,向前推的時候,大母指鬆開,變拍子後傾為前傾,有點翻拍猛力前送的感覺。推擋是一項重要的基本功,也是封球的重要技術。

  2、乒乓球接發球技術之吸接。

  所謂吸接,實際上是一種減力推擋的技術。

  也就是說,在推擋技術動作的基礎上,觸球時拍子不是向前推,而是減力後撤。技術要求:重心要提起來,後腳跟稍離地,含胸收腹。在減力時,不是整個拍子向後撤,而是拍子在端平時下半部向後撤,上半部順式前移。直握拍手的大母指要鬆開拍子,主要*食指和虎口控制住拍型角度。要做好減力,手臂及手指在擊球前一定要放鬆,這是關鍵。

  3、乒乓球接發球技術之拉接。

  所謂拉接,是我們常說的那種提拉球。一般是用來對付長球的方法。

  在拉接中,要特別注意第一時間與第二時間的本質區別。手低於檯面接觸球,一般情況下就可以認為是第二時間。高於球檯或基本與球檯在一個平面上時,可認為是第一時間,此時拉接,容易發上力,能夠保證一定的準確性,它能在時間上爭取主動。而在第二時間接觸球時,就需要適當的調整,在力爭壓低弧線的同時,主要是要*落點來控制對方。

  初學者在開始練習拉接時,要多注意練習在第一時間拉球,體會發力擊球時對旋轉的感覺,等到水平達到一定程度後,在有意識的練習第二時間拉接的手上感覺。

  其技術要領:拉與衝的動作基本差不多,只不過拉球在力量和旋轉上,都沒有衝接大,而動作也沒有衝球的幅度大。拉接往往用於過渡的多,而衝接一般用於進攻。至於打磨結合的比例,兩者也基本是一樣的!特別是中國又研究出反手側拉技術,並已廣泛運用。這一技術橫握拍選手比較適用。

  其技術要領***以右手持拍為例***:大臂抬起端平,小臂和手腕自然下襬,屈收到右掖下,離右肋20釐米左右。用轉腰、大臂帶動小臂、甩腕子,向左前方包球發力。拍子執行軌跡有一個左內弧線,由於拍頭朝下及拍面的左右傾斜度的不同,所以能側拉出三種旋轉:拍面前傾能拉出左側上旋球、拍面立直能拉出左側旋球、拍面後傾能拉出左側下旋球。實戰效果很好!

  4、乒乓球接發球技術之挑接。

  所謂挑接,是接短球的一種方法,分為正手挑和反手挑。從目前優秀運動員的實際應用情況來看,這一挑接技術均適用於***直***橫板運動員。

  挑接的動作要領是:當球即將過網時,手伸進臺內,同時,視來球的方位不同,選擇不同的腳向前跨步,將腿插入臺下。以右手拍選手為例,正手挑,如果是正手位就上右腳;反手位,就上左腳。用正、反手挑球,當前腳伸入臺下,後腳適當跟上一點。再來球的高點期,擊球的後中部,以前臂發力撞擊球為主。在擊球的一瞬間,手腕有一突然的微小內收***正手***和外展***反手***,適當給球一點摩擦,以保證準確性。

  但挑接一定挑出力量,要有突然性,為下一板求得主動,創造進攻條件。要挑不出力量,還不如不挑,那會給自己造成被動。在過去多數運動員以搓接為主的時代,現在開始向臺內挑接和側拉轉變,這是技術的一個創新。

  5、乒乓球接發球技術之帶接。

  所謂帶接,是一種對付上旋球的比較好的辦法。

  其特點是能夠借上對方的力,再往前帶,過去的球弧線低,而且往前拱,給對方的連續進攻造成一定的困難。特別是對方正、反手拉起來的弧圈球,用快帶的方法變線,穩定性強,過去的球速快,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另外,在關鍵時的相持球中也採用快帶的方法,也會收到很好的效果。馬林的快帶,做得最好。快帶時整個過程中手腕放鬆觸球,有利於微調球的弧線、落點並增強手感。主要是用小臂、手腕、手指三個部位發力,但主要是借力。

  技術要領:快帶的拉手很小,主要是調整擊球的位置,並根據來球高低、上旋強度,來調整拍子前傾的幅度。要在上升期把球帶過去,用手腕的調整進行變線。快帶時身體重心也要提起來。以防止球出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