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吉他跟木吉他的區別

  來了解一下電吉他跟木吉他兩者的區別,選擇好自己要學習哪種吉他?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簡單點說的話, 就是說 :如果把木吉它比作一個手動的刮鬍刀,那麼電吉他就好像是一個電動的, 二者大致是一樣的。 但除了這一點 ,二者音質不同 :木吉他的音色天然 ,而電吉他不僅本身和其音色不同, 而且可以配合一種叫做效果器的東西***專門處理吉他音色的***來使電吉他的音色多元化。但是木吉他也有木吉他的好處 ,具體說是說不明白的, 就好像人們習慣了住城市偶爾會喜歡到鄉村去住兩天一樣 。 總之一句話, 都能彈, 除了電吉他有特殊的用法外 ,木吉他的奏法在電吉他上基本都適用

  電吉他難還是木吉他難

  無論是哪門樂器,都有其困難之處,要學到大師的境界可不是那麼容易的哦。

  電吉和木吉雖然都是吉他,但幾乎可以說演奏的方法技巧和風格大相徑庭,其實如果說你現在學木吉他是為了轉行彈電吉他,完全沒必要,這是兩門獨立的樂器。***雖然都是6根弦- -***

  電吉他的右手是用撥片演奏的所以看起來也許很快吧,你可以看下無影手安德魯的視訊= =。。。

  木吉他的魅力也是無窮的哦,你可以看看押尾桑的指彈演奏,一把木吉他就可以彈出一支樂隊的效果,非常驚人~~我超級喜歡他的~~指彈主要是靠右手的功力啦!

  吉他變化和絃的運用

  吉他變化和絃的運用?我們要為歌曲配置更優美的和絃,使音樂更流暢,這就要用到各種變化和絃。關於變化和絃在經典和聲學裡有複雜的一套理論,這些理論是有實際意義的,但是對於那些沒有系統學習過和聲學的人來說,如果一開始就被灌輸有關離調的系列理論,恐怕沒有多少人可以正確理解。所以在本教程中,我採用了一種比較直觀的說法,關於離調和絃等內容的正確涵義會在以後寫明。注:所有和絃轉位都沿用傳統名稱,第一轉位稱六和絃,第二轉位稱四六和絃。

  1,主四六和絃***K46和絃***

  這是一個在古典音樂中很常用的和絃,但它在流行音樂中仍然有很重要的作用。它的形式是主和絃的第二轉位,以C大調舉例就是C/G和絃,即5-1-3和絃。這種和絃的特點是,雖然算是主和絃,但因為它以SOL為根音,所以一點也不穩定,有著極強的向屬和絃去的傾向。試驗一下,如果一首大調歌曲結束時貝司手不彈DO音而彈SOL音,你肯定會感覺很奇怪,你會覺得這首歌曲根本就沒有結束。這充分體現了主四六和絃的不穩定性。因此在編曲時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如果有一首歌曲的結尾是C-G7-C***這可是很常用的結尾哦***我們就可以改為C/G-G7-C。由於C/G***主四六和絃***傾向與屬和絃G7,而屬和絃G7又傾向於主和絃,這樣從C/G開始一系列的和絃都順著它的傾向性行進,音樂就變得流暢了。在古典音樂中,C/G-G7-C的進行是最經典的終止式。

  2,二級六和絃

  二級六和絃是二級和絃的第一轉位,在C大調中是Dm/F。它的構成音是FA,LA,RE。大家會發現它與F和絃***四級和絃***只差一個音,前者是FA,LA,RE,後者是FA,LA,DO。所以,二級六和絃實際上可以看成是四級和絃的一個替代品,也就是說某些地方本來用的是四級和絃,現在就可以用二級六和絃代替,C大調中就是用Dm/F代替F和絃。二級六和絃保持了二級和絃柔和的特性,不象四級和絃那麼硬,也沒有強烈的“飛”起來的感覺,所以如果你想要使1-4級的進行不要那麼強硬,但又要保證有1-4級進行的和聲效果,你就可以用二級六和絃代替四級和絃。如果大家聽過電影《紅河谷》的主題曲,它的第二個和絃就是二級六和絃,而這個地方的和絃功能和聽上去的感覺實際上是四級的,這就對了!這就是二級六和絃要達到的效果。

  3,大二級和絃

  這實際上是一個離調和絃,不過在這裡我不從這個角度去說明問題。大二級和絃就是升高三音的二級和絃,在C大調裡是2,#4,6和絃。它的特點就是強烈傾向於屬和絃***五級和絃***,也就是在C大調裡構成D-G的進行。在前面介紹二級和絃時我曾提到二級和絃最重要的用途是置於5級和絃前面,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認為大二級和絃是增強了小二級和絃向屬和絃的傾向性。在C大調中就是用D-G7代替Dm-G7。在歌曲的適當位置使用這種代替手段效果是十分好的。但是要注意,歌曲的旋律音如果是FA***首調***則不能這樣代替,因為這會構成與和絃#4的小二度衝突,十分尖銳刺耳。鄧麗君的許多歌曲及那個年代的許多歌曲***如《今宵多珍重》***都會在屬和絃前使用大二級和絃,大家可以去仔細地分辨一下。另外,和所有的離調和絃一樣,大二級和絃也可以擴充套件成七和絃,C大調裡是D7和絃,2,#4,6,1。它的和絃性質和D和絃是一樣的,只不過音響更豐富些。

  4,大三級和絃

  這也是一個離調和絃。在C大調裡是E和絃,3-#5-7。是由三級和絃Em升高三音形成。它傾向於六級和絃Am.也就是在C大調裡構成E-Am的進行。它實際上也是Em到Am進行的強化。和前面一樣,我們可以用E-Am代替Em到Am,但仍要注意,如果旋律音是SOL,就不能這樣代替,因為SOL會與和絃裡的#5衝突。有一首老歌叫《我家在那裡》就使用了大三級和絃。有首聖誕歌曲就連續使用了大二級和絃和大三級和絃。另外,和所有的離調和絃一樣,大三級和絃也可以擴充套件成七和絃,C大調裡是E7和絃,3-#5-7-2。它的和絃性質和E和絃是一樣的。

  5,大六級和絃

  這也是一個離調和絃。而且這是一個很常用的和絃,它的“離調感”十分遠,所以能製造出很動聽的效果。在C大調中是A或A7和絃***和其他離調和絃一樣,它可以擴充套件成七和絃***它強烈傾向於二級Dm和絃,這樣就在C大調中形成A***A7***-Dm的進行。這可是一個非常漂亮的進行,它不僅可以代替Am到Dm的進行,還可以代替其他和絃到Dm的進行。只要你的旋律中帶有6,#1,3,5中的任何一個或多個音,你就可以使用這個進行。它是用來強調和聲在音樂中作用的最好例子。看一下: 3 - 4 | 2 - - | 這個例子,如果你想在第二小節配置Dm和絃,那麼前一小節用什麼好呢?Am可以,Em也可以,但它們都不是最好的,試過用A***A7***嗎?那將會是一種新鮮的感覺。這種和絃手法在流行音樂中被廣泛應用,鄧麗君的歌曲《愛的箴言》就使用了該和絃,著名的聖誕歌曲***Hark! the herald angels sing***全曲多次使用該和絃。這個和絃十分有色彩,恰當的使用肯定可以使你配置的歌曲和絃及伴奏比原來豐富得多。當然仍舊要注意,不要在旋律音為DO時使用該和絃,因為它會與和絃的#1音衝突。

  6,一級七和絃

  這也是一個離調和絃。一級七和絃在C大調裡就是C7和絃,1-3-5-b7,看清楚了,這是一個大小七和絃,是降SI而不是還原SI,在其他調裡可不要搞錯了。它的用處就是置於四級和絃前面,一級七和絃有強烈的傾向於四級和絃的特性,又由於它本身屬於主和絃系列,所以如果我們使用了一級到四級的和絃進行,就可以在這兩個和絃當中插入一個一級七和絃,形成C-C7-F的自然進行。有一首英文老歌就使用了該和絃。

  7,小四級和絃

  大調中,四級和絃應當是大三和絃,但有時侯我們也會使用它的降三音形式,就形成了小四級。它的最有效作用是置於四級和主和絃之間,也就是在C大調形成F-Fm-C的進行,小四級當然是一個小三和絃,它的加入會使音樂突然變得憂傷,所以它不但可以置於四級和主和絃之間,而且可以直接加在樂曲中的某個部分。著名的***雪絨花***在最後結尾時,就使用了小四級和絃。很多港臺流行歌曲也使用小四級來表現憂傷與失落。

  8,五級增三和絃

  這個和絃不算很常用。它升高原來五級和絃的五音,變成增三和絃。在C大調中是Gaug***G+***,這個和絃的用處是當一個樂句結束在屬和絃上時,可以用五級增三和絃來代替五級和絃,增加意尤未盡的氣氛,然後音樂稍作停留便又從主和絃開始,這種手段在爵士音樂中有著較多的應用。

  9,降六級和絃

  是一個常用的變化和絃,是大三和絃,在C大調中是bA和絃,b6-1-b3,降LA-DO-降MI。這個和絃看上去離C大調很遠,確實如此,因為它只有一個音DO屬於C大調自然音階,嘻嘻,就是這個DO成為降六級最大的應用之處。因為絕大多數大調的歌曲都會結束在主音DO上***首調***,我們可以利用降六級含有DO音,把降六級置於主和絃的前面,達到一種特殊的音響。在C大調中,如果本來是G7-C的終止,現在可以用G7-bA-C來替代,這樣就能得到這樣一種效果:旋律雖然保持是DO,但和絃是降六級-主和絃,非常有色彩。它可以烘托出那種巨集偉,壯觀的終止,不是屬到主簡單了事。

  10,降七級和絃

  相比降六級而言,降七級離原調好象近一點。在C大調中,降七級是bB和絃,b7-2-4,降SI-RE-FA,也是大三和絃。它含有RE,FA兩個調內音,它可以被較自由地運用在歌曲中間部分,如果旋律中出現了這兩個音就有可能使用降七級。在歌曲中如果在本來使用一般和絃的地方改用降七級,會有一種突然轉調的感覺,降七級後面可以接1,4,5級和絃,C大調中,C-bB-C,C-bB-F等都是常見的。鄧麗君的《千言萬語》,The Beatles樂隊的***Hey,Jude***,***hello Goodbye***, 都使用了降七級和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降七級還有一個用處就是對降六級作進一步擴充套件,把bA-C擴充套件為bA-bB-C,也就是在降六級與主和絃之間再插入一個降七級,得到一個連續上行大三和絃的效果,更適合於那些氣魄很大,雄壯而有震撼力的終止。

  11,降三級和絃

  這也是一個用得不算太多的變化和絃,在C大調裡是bE和絃,b3-5-b7,降MI-SOL-降SI,也是大三和絃。它離C大調也比較遠,只有SOL是調內音,因此只有旋律出現SOL時,它才有考慮的可能。它適合在樂曲中起豐富色彩的作用,使用一下以後馬上又回原調。這種和絃就一定要用得好,用得到位而不能濫用。有一首著名的英文老歌***《奔放的旋律》--“人鬼情未了”的插曲***後半段就用了一個降三級。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