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吉他速彈撥片技巧

  對於學習和演奏民謠吉他和電吉他的同志們來說,撥片的選購和使用家常便飯。那麼撥片要怎麼選擇以及有哪些?下面小編整理了,供你閱讀參考。

  :撥片的選擇

  對於學習和演奏民謠吉他和電吉他的同志們來說,撥片的選購和使用家常便飯。市面上有各種品牌、形狀和厚度的撥片,算上特製、簽名等款式,令人眼花繚亂,而不合適的撥片往往不耐磨、阻礙手的動作、使吉他音色不合適,所以對於吉他玩家來說,我們要精確地選擇撥片。在這裡,筆者給大家一些撥片選擇的要領,對於多數人來說應該是適用的,望大家參考。

  先從厚度開始說。市面上常見的撥片厚度大約為0.38mm、0.46mm、0.5mm、0.58mm、0.6mm、0.71mm、0.73mm、0.81mm、0.96mm、1.0mm、1.14mm、1.2mm、1.38mm、1.4mm、1.5mm、2.0mm、3.0mm等。我去,真是琳琅滿目!我們大致分一下類。

  首先是0.38mm自成一類,這種撥片極軟,可以在民謠吉他上塑造出溫柔、飄中有厚的音色,不過一般不建議初學吉他的同志使用,因為使用不熟練可能會很費手,彈奏小娟的《晚霞》比較適合這種撥片。

  0.46mm至0.6mm可以算一類,這種撥片是民謠吉他最常用的厚度,它掃弦時可以發出清脆、利落的聲音,獨奏、分解和絃時明亮乾淨。彈奏大多數木吉他音樂都合適,比如林宥嘉的《關於我》。

  0.71至0.81mm可以算一類,它們在筆者看來主要用於音符時值普遍偏小、速度偏快的木吉他演奏,因為它們比前兩類更硬,在高速動作時不會粘手,而又不至於太厚而使木吉他音色不夠明亮,當然,這個厚度的撥片用於掃弦可以出很鏗鏘有力的金屬感的聲音,彈奏崔健的《投機分子》很適合用這種撥片。

  上面介紹的撥片一般適用於木吉他,下面是電吉他撥片。電吉他在演奏時音色的變化相對木吉他而言沒有那麼直接,而在速度上要求也會更高,因此採用的撥片普遍偏厚。

  0.96至1.14mm撥片可以算作一類。這類撥片相對一般的速彈撥片來說比較薄,而硬度也很大,所以很多電吉他演奏者都很喜歡這類厚度的撥片,在沒有特別高速撥絃動作的音樂中這種撥片就很合適。因此樂隊的節奏吉他手***主要彈奏和聲、和聲進行等***很喜歡用,它在節奏吉他手常用的小掃弦***掃2至四根弦***時是很舒服的。

  1.2mm至1.5mm撥片算作一類。這類撥片更厚,也更堅硬,在樂隊主音吉他手***主要彈奏主旋律、過橋、Solo等***中特別流行,它適用於無論高速低速的主奏樂曲,一般不會粘手,音色乾脆利落,人工泛音等技巧也相當靠譜。當然拿來掃掃和聲也是不錯的。

  2.0mm至3.0mm撥片拿來速彈、爵士什麼的都可以,不過一般不是很多 人用,1.5mm的撥片更流行一些。

  至於撥片的形狀,常見的有三角形、各種水滴型。三角形撥片面積最大,抓握非常穩當,而且任何一個角都可以用於演奏,是一種很方便也很利於新手的形狀。最常用的還是各種水滴形有一個尖角用來撥絃,兩個圓角用來抓握。這種撥片巧妙就在那個尖角上,有的頭是圓的,有的頭是尖的。尖頭彈奏出聲音有衝擊力、來勢洶洶,玩金屬樂一定要來一枚。圓頭幾乎隨處可見,一般的流行樂、軟搖滾等風格都很適用,當然不那麼容易得到極精確、迅猛的撥絃。

  水滴型尖頭撥片

  三角形撥片

  水滴型圓頭撥片。

  最後我們來說一下撥片的材質。

  首先市面上有常見的賽璐珞材質撥片,它們通常極便宜,有花紋和各種各樣的彩色,也是最傳統的撥片。Alice、Fender的賽璐珞撥片都是比較知名的。但通常情況下這種撥片我是不太建議大家使用的,首先它對防滑和手指的適應程度要求很低,所以很容易出現跑偏的情況。其次這類撥片的彈性控制往往很一般,而且撥片頭部的尖銳/圓滑程度很單一,因此對吉他音色的發揮有不利之處。

  那麼對於挑選比較高階的撥片,如果從撥片形狀、手感、耐用程度、多樣性來說,筆者是比較推薦Dunlop撥片的,這種撥片一般從美國進口,價錢在3元左右至15元左右一枚不等,這也是筆者最常用的撥片。Dunlop的撥片主要分為最經典的小烏龜系列, 有獨特的彈性、經典的小龜標誌,不到3元的低廉價格;還有尼龍材質的撥片,一般都有防滑觸點,彈性好而且不會手滑;之後是各行簽名款,簽名款撥片除了收藏,它們用的材料也是很好的;還有Ultex犀牛撥片,輕盈、堅硬無比、撥絃精準迅猛;爵士系列有很多款式,尖頭居多,爵士樂和速彈都很不錯的選擇;最後是510R/511R新款貴族撥片,14至15元一枚,手感、耐磨、音色等均位於頂級,適合用於錄製唱片。下圖為筆者持有的撥片。

  左上角第一堆撥片是0.38mm防滑尼龍撥片,這種撥片在民謠吉他上產生飄中有厚的柔音色,適用於暗淡、憂傷等風格的木吉他音樂。第一排第二堆是0.46mm防滑尼龍撥片,彈性很棒,用於大多數民謠吉他的演奏和錄製。第一排後兩堆是骷髏圖案的Lucky 13紀念撥片,筆者只拿它來簽名送朋友,嚇唬小朋友什麼的,哦不,我不嚇唬小朋友。第二排前兩堆是1.0mm和2.0mm大小各一的爵士水滴撥片,靚麗、手感非常棒,很貼合拇指的防滑凹槽設計,舞臺使用保證靠譜,速彈很不錯很不錯。第二排最後一堆是夢劇院簽名撥片,頭很尖、很小很厚的撥片,拿來玩Slash、演奏流暢迅捷的Solo再合適不過,音色很乾練。第三排前面五枚暗紅色的就是14至15元一枚的貴族510R/511R撥片,不多說了,材質、手感、防滑、彈性、音色都是最高水準,於是我攢了從0.73mm至1.5mm一套,專門用於錄製。最後這些半透明淺橙色的就是Ultex犀牛撥片,從0.73mm到2.0mm攢了一套,絕對最最常用的撥片,手感、硬度都非常出色,演奏有力、利落,其中作為主音電吉他手,我最喜歡的是1.4mm的犀牛撥片,所以手裡一般會有5枚,但它們太耐用了,我往往在還沒看出它們被磨損之前就已經丟了。

  :使用撥片交替撥絃及掃撥的技巧

  一、交替撥絃;二、掃撥技巧。

  當然還有諸如:混合撥絃、經 濟撥絃、全部下撥等。但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就是交替撥絃,其他撥絃方式都應該是以交替撥絃 為基礎或前提。交替撥絃的重要性怎樣強調都不過份。有了較高的交替撥絃技術,撥片彈撥的速 度和準確性才可能提高,節奏才能更加穩定,時值也才更好掌握。可是遺憾的是,現在有近百分 之七八十的同學就沒有嚴格的按照交替撥絃,而是按照自已的習慣,或根本沒有一點規律,這是 不行的,大家從彈琴的一開始就要養成交替撥絃的好習慣,否則,當養成壞毛病再改起來就很困難了。

  實際上,交替撥絃是很好掌握的,但必須先要在思想上給予重視。 下面我來舉幾例子講解一下交替撥絃。比如前八後十六、前十六後八和切分節奏等等吧。其時它們都是交替撥絃的變形。前八後十六的節奏,正確的撥絃方向是:“下—下—上”,而它的: “下—上—下—上”基本節奏沒有變,撥絃的動作也並沒少,只是第二個十六分音符沒有彈響。前十六後八的節奏,它的正確的撥絃方向是:“下—上—下”,它的基本節奏是“下—上—下— 上”,只是它的第四個音符沒有彈響。切分音符、附點音符、連音音符等等都應該運用同樣的原理。

  三連音有兩種撥絃方式,一個是交替撥絃,另一個是:“下—上—下”。前一種方法的優點是能 彈的很勻、很快,被絕大多數人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采用。後一種方法的優點是能彈出重拍、節奏也好控制一些***彈奏與節奏正好一致***。注意!後一種方法雖然不是純粹的交替撥絃,但明顯的 是它以交替撥絃為基礎並且是有規律的。所以,在遇到三連音時,可以根據情況和個人特點來選用以上兩種之中的一個。

  還有一些跨絃樂句也一定按照交替撥絃,交替撥絃其科學性在於它的拍子上,下撥是強拍,上撥是弱拍。在幾乎所有的撥絃中,你都能找到交替撥絃的影子。 彈琴經驗及教學經驗告訴我,熟練掌握了交替撥絃,在以後的彈琴中你將受益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