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複習方法指導
審題,就是深入思考和反覆推敲作文話題***包括材料***以及考試後檢查,以求理解其含義,弄清寫作的具體要求,確立寫作中心,確定寫作範圍和重點,確定下筆的角度及感情抒發的基調,明確寫作方式和方法的過程。考試是考查同學們的知識水平和能力的一種手段。為了全面真實的展示自己的水平和能力,首要條件就是認真審題,以下是小編今天要與大家分享的:高效複習方法相關指導。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兩種有效的複習方法
***1***學習過去做錯的試題,對考前複習很有幫助
在模擬考試中,你也許不太理想,但如果能在真正的入學考試中獲勝,則長久以來的痛苦,也算是得到了報酬。
在模擬考試後,你要認真分析到底在哪個部分受到的挫折最嚴重,將過去的模擬考卷拿出來看看,錯誤的地方就是你的弱點,要好好的認清這些薄弱環節,才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把模擬考試中錯誤的部分挑出來,認真分析,找出錯誤的原因,加以改正,這樣就會彌補自己的弱點,可得到相當不錯的效果。不要回避自己的錯誤,而應該總結經驗教訓。否則會在正式考試中失敗。
***2***不要只做應用題,應該做基礎問題的複習
“只剩十天!”當考試的腳步越來越近時,很多人都會拼命地練習可能出的各類應用題。其實,這種方法不太理想,因為應用題是無限的,不勝列舉,所以自己認為已經練習了很多題,增強了實力,事實上只是九牛一毛而已。因此,應該將每一門功課必定會出的基礎知識作為複習的重點。
另一個是心理問題。多做各類例題是一個好辦法,但是應用題不容易找出正確的答案。實際上在幾百個題中,只會做一兩題,關係不大。由於考期已迫在眉睫,難免會使人心緒不寧。所以,這個時候不妨再翻閱複習一下各類基礎知識題。
基礎知識題,即無論語文或數學,都是要理解的基本公式和文法。因此,如果不能掌握這些基礎題,就不能說真正擁有實力。瞭解基礎題後,再以應用問題增加實力,必定能順利通過考試。
:如何安排每天的複習時間,達到高效學習的效果?
高效複習的兩條原則
遵循兩條基本原則就可以保證自己的學習生活高效,這兩條原則是:
第一、勞逸結合,科學用腦
它要求我們一張一馳地安排生活,換言之,我們要把學習活動和其他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安排。這樣既保證了各項活動的順利完成,也保證了大腦得到休息和身體機能得到較好的維持。
第二、交叉安排,高效學習
這要求我們不要長時間複習同一門課程,也不要長時間採取同一種學習活動方式。因為長時間從事某種單一活動會使大腦某些活動區域的細胞活動過度,導致學習效率下降。交換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可以使得部分疲勞大腦區域得到休息,休息的大腦區域則進行工作,這樣既沒有妨礙大腦的休息,也保證了學習活動高效率地進行。
具體說,交叉安排表現在:a不同學科複習時間的交叉安排,比如語文、數學、外語、生物、物理、化學等課程按照文理交叉的形式安排,不要長時間進行一門課程的複習;b不同學習形式之間交叉安排,比如記憶、解題、閱讀和知識整理等活動交替安排,不要長時間採取同一種學習形式。
7-1>7 還是7+1<7
7+1會小於7。因為人休息不好,就工作不好。有的同學以為在學習上花的時間越多成績就越好,哪怕當時自己並沒有進入學習狀態。他們會認為坐在座位上就算學習,就對得起父母,自己也就問心無愧。其實這個時候思想跑馬,根本沒有學進去,也沒有得到休息,造成了7+1<7的困境。
7-1會大於7。如果你善於安排休息時間,會有利於大腦和身體機能得到恢復,從而提高效率。另外,許多同學休息以後發現其他同學還在那裡堅持刻苦學習,對於自己的休息會感到有些內疚,產生學習上的緊迫感,可以造成激發學習動力的客觀效果。他們在學習時會更專心,學習效率會更高。因此,7-1反而可以大於7。
作息時間規劃的五個步驟
我們把上面的思想落實到自己高三階段時間安排上,需要經過五個步驟:
第一步,列出每日必須進行的各項活動。比如上課、寫作業、睡眠、吃飯、上下學、體育鍛煉、看新聞聯播……
第二步,根據自己現在的生活習慣,安排好各項活動的基本順序。如起床、洗漱、早餐、上學、上課……
第三步,測算各項活動的時間長度。你可以觀察和記錄自己近期做每一件事情所花費的平均時間作為參考。
第四步,根據勞逸結合、科學用腦,以及交叉安排、高效學習的原則調整各項活動的順序和學習時間安排。最基本的思路是:a兩項學習活動之間應該安排生活、勞動等其他活動;b學習時間比較長***90分鐘以上***時應該安排兩門課程***最好是文理科***間插複習或者兩種方式***閱讀和解題***間插學習。
第五步,根據效果調整作息時間表。每個適合自身情況的作息時間表都不是一次形成的,我們需要根據每日作息時間表的執行情況調整各個專案的順序或者是時間長度的安排,直到找到一個符合自身情況的作息時間表為止。
延伸閱讀:
天才出於勤奮 勤奮出於惜時
一天,一個少年正埋頭在閣樓上學習,母親幾次喊他下來吃飯都不見動靜,只好把飯菜端上去。少年一面看書,一面下意識地將盤子裡的東西夾起來往嘴裡送,很快就將它們一掃而光。母親走上來收拾盤子時問:“魚子醬的味道如何?”“魚子醬?”少年感到莫名其妙。“你剛才吃的呀!”母親也莫名其妙。“它是魚子醬?”少年深感遺憾。要知道,這是他最愛吃的食物,母親今天特意為他做了一盤。誰知光顧看書,竟不知道吃的是一盤嚮往已久的魚子醬。
故事中的少年就是1970年諾貝爾生理學及醫學獎獲獎者朱利葉斯。從這則故事中我們瞭解到朱利葉斯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跟他抓緊時間有關。對此,貝多芬和莫泊桑也深有同感,貝多芬說:“我的一切成就取決於我對時間的珍惜”。莫泊桑感慨:“世上真不知有多少能成就功業的人,都因為把難得的時間輕輕放過以致默默無聞了。”
高考就是有氧運動
實現高考目標,最重要的資源莫過於時間。你可能會說,高三了誰不知道“惜時”呀!我和班上的同學開夜車、加班加點學習那是常事,睡眠和休息時間都被減少了,體育鍛煉甚至被取消了呢。
其實,同學們如此“惜時”,短時間內學習成績能上去,可時間一長,大腦和身體就吃不消了,就會出現神經衰弱的症狀:頭昏腦脹、精力無法集中等。學習效率反而嚴重下降,真是得不償失。高考複習就像長跑一樣是有氧運動,因此,我們不能採取短跑的衝刺戰略。複習時間安排應該遵循“持久和高效學習”的原則。也就是說在時間安排方面要立足長遠,保證高考複習過程中大腦機能和身體活動能力處於良好水平,至少不能有明顯下降。在此基礎上,再來考慮提高效率,做到高效率的學習和生活。真正的“惜時”是有效率地完成每一件事,真正的“惜時”是節約時間而不是延長時間。魯迅先生說:“節省時間,也就是使一個人的有限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即等於延長了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