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亞戰爭造成的後果有什麼

  克里米亞戰爭也是戰爭上一個重要階段,這不僅僅是人力之間的戰爭,更多的用上了現代化武器和戰術。雖然各國都拿出了最新研發的技術,也大力的推動了戰爭歷史上的程序,但是在一場戰爭中最重要的始終是戰術。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克里米亞戰爭造成的後果,希望你喜歡。

  克里米亞戰爭造成的後果

  1854年,交戰雙方在奧地利的調停下開始進行停戰談判。俄國認為同盟國所提條件無法接受,和談於1855年4月中斷。

  1855年12月16日,埃斯特哈茲伯爵帶著奧地利帝國的最後通牒到達聖彼得堡,要求俄國接受停戰。很多歷史學家認為這是促使俄國決定停戰的關鍵,俄國已經無力拒絕奧地利的最後通牒。

  1856年1月16日,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接受奧地利的要求。2月25日,巴黎和會召開。英、法、土、撒丁和俄國參加,奧地利因為提出“維也納四點”方案也參加了和會。沙皇希望普魯士出席,以得到它的支援。但英國反對,理由是普魯士沒有參戰。3月16日討論黑海問題時,普魯士才以1841年《海峽公約》簽字國的身份參加。和會上俄國全賴拿破崙三世的支援,後者也不希望俄國遭到過分削弱而英國在近東一家獨大,拿破崙三世另一個用心是讓俄國更加記恨奧地利而在將來親近法國。奧地利企圖霸佔已經佔領的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但遭到法俄的強烈反對。

  經過激烈的討價還價,3月30日《巴黎和約》簽字,列強共同保證土耳其的“獨立與完整”;土耳其保證不分種族與信仰改善境內人民的狀況;俄國收復克里米亞半島被佔領土,把多瑙河口和比薩拉比亞南部割讓給摩爾達維亞,高加索的卡爾斯歸還給土耳其,並放棄對土耳其境內的東正教的保護權;塞爾維亞、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的宗主權仍歸土耳其,由列強共同保證;黑海中立化,禁止各國軍艦通過兩海峽,禁止俄國在黑海沿岸建立或保有兵工廠;多瑙河航行自由。俄國被迫接受了苛刻的條件,和約禁止俄國在黑海擁有艦隊和海軍基地,不準俄國在波羅的海的阿蘭群島上設防。俄國將比薩拉比亞南部割讓給土耳其,並歸還卡爾斯,承認由各強國對處在蘇丹宗主權之下的摩爾達維亞、瓦拉幾亞和塞爾維亞三公國實行集體保護。

  和會對國際法的一大貢獻是通過了《海上國際法原則宣言》,附於《巴黎和約》。這個宣言直到今天依然是國際法的重要組成部分。

  俄軍損失52.2萬餘人,土軍損失近40萬人,法軍損失9.5萬人、英軍損失2.2萬人。俄國為這場戰爭大約耗資約8億盧布,同盟國耗資約6億盧布。

  克里米亞戰爭傷亡人數

  17,500名英軍90,000名法軍35,000名土軍2,050名薩丁尼亞軍傷亡。

  1856年聯軍和俄軍簽訂了《巴黎合約》,讓俄國的艦隊離開黑海境內。這場戰爭的最後傷亡人數十分驚人,有將近50萬名士兵死亡,其中死亡人數最多的是俄軍,有20多萬人喪生,英法聯軍死傷人數為20幾萬,奧斯曼帝國和撒丁軍只有3萬多的傷亡。

  克里米亞戰爭中的南丁格爾

  南丁格爾出生在義大利,她做為英國上流社會的一員,曾去過德國學習護理,之後成為了倫敦慈善醫院中的護士長。南丁格爾是個非常善良的人,出生於貴族的她一直過著十分優渥的日子,但是內心的空虛讓她選擇了踏上當護士的這條路。她一直照顧貧窮的人,而發生了幾次病人死亡事件之後,南丁格爾提出要改善醫療環境這個倡議。19世紀50年代發生了克里米亞戰爭,南丁格爾想上前線去擔任戰地護士一職,後來帶領著三十幾名醫生前往戰地,為受傷的戰士們認真護理。在這其中也有人對南丁格爾充滿嘲諷,但她還是堅持自己的內心,為戰士們治療。

  在護士們到達前線之前,英國戰地戰士的傷亡率是40%左右,在南丁格爾對他們進行護理之後,戰地的傷亡率降低到了2.2%。只是用了半年的時間,降低了40%的傷亡率,南丁格爾每個晚上都會提著燈去檢查每個傷員的情況,在醫療條件上她儘量做到最好。戰爭結束後,南丁格爾回到英國,被英國人大肆誇獎。後來她用政府的獎勵基金成立了第一所護士學校,並且得到了英國國王授予的功績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