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黃瓜的歷史軼事
唐代貞元或元和年間,黃瓜竟是皇家貢品?這是怎麼回事?趕緊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希望能夠解答您的疑問。
:
這內園是皇家的園圃,詩中的“瓜”,是用溫泉水加溫在溫室種植的黃瓜,用來供應宮廷的貢品。
夏日酷暑,茶飯不思,唯有涼拌黃瓜可以調劑胃口。如今一年四季,都可在菜市場買到頂著黃花的鮮嫩黃瓜。但在古代,要是在早春二月,吃個黃瓜,那可真是奢侈。
如果您生活在唐代貞元或者元和年間,二月想吃黃瓜,那您得生於帝王之家。唐代詩人王建在《宮詞》寫皇家風物:“酒幔高樓一百家,宮前楊柳寺前花。內園分得溫湯水,二月中旬已進瓜。”這內園是皇家的園圃,詩中的“瓜”,是用溫泉水加溫在溫室種植的黃瓜,用來供應宮廷的貢品。
即使到了清代,反季節的黃瓜,也是珍稀之物。越是珍稀,越是激起有錢人的食慾。隆冬季節或者早春二月,想吃黃瓜,那得一擲千金。對此,清人李靜山則大發感慨:“黃瓜初見比人蔘,小小如簪值數金。微物不能增壽命,萬錢一食是何心!”
李時珍考證,黃瓜是張騫從中亞地區沿著絲綢之路引進的,後人把黃瓜列入張騫植物的範疇。
南宋詩人陸游是一個“黃瓜控”,超級喜歡吃黃瓜,自然為黃瓜寫了好多詩。他喜歡春盤中黃瓜與萵苣的脆與美,“白苣黃瓜上市稀,盤中頓覺有光輝;時清閭里具安業,殊勝周人詠采薇。”他喜歡黃瓜的田園風味,“園丁傍架摘黃瓜,村女沿籬採碧花。城市尚餘三伏熱,秋光先到野人家。
黃瓜簡介:
黃瓜,***學名Cucumis sativus Linn,英文名Cucumber***,葫蘆科黃瓜屬植物。也稱胡瓜、青瓜。果實顏色呈油綠或翠綠,表面有柔軟的小刺。
中國各地普遍栽培,現廣泛種植於溫帶和熱帶地區。黃瓜喜溫暖,不耐寒冷,為主要的溫室產品之一。
黃瓜是西漢時期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中原的,稱為胡瓜。五胡十六國時後趙皇帝石勒忌諱"胡"字,漢臣襄國郡守樊坦將其改為"黃瓜"。
【詞目】黃瓜
【學名】 Cucumis sativus Linn.
【拼音】[qīng guā]
【英譯】<名>green cucumber;
【基源】為葫蘆科植物黃瓜Cucumis sativus的果實。
【別名】胡瓜,刺瓜,王瓜。
【性味】涼,甘。
【功用】清熱止渴,利水消腫。
【主治】熱病口渴;小便短赤;水腫尿少;水火燙傷;汗斑;非瘡。
【 生態環境】現廣泛種植於熱帶和溫帶地區。
【資源分佈】我國各地均有栽培,且許多地區均有溫室或塑料大篷進行栽培,已做到全年供應。
【藥材基源】為葫蘆科植物黃瓜的果實。
【採收儲藏】夏季採收果實;鮮用。是夏天減肥的良品。沒有什麼熱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