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夫人為什麼被奉為廁神
戚夫人是劉邦生前的愛妾,年輕貌美擅長舞蹈,故雖劉邦征戰的呂后因年老色衰不被寵愛,因此戚夫人得到呂后的記恨。最後在劉邦死後,戚夫人和他的兒子如意被呂后設計害死,死相極其殘忍。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戚夫人***?-前194年***,又稱戚姬,秦末定陶***今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人,劉邦做漢王時得到她,很是寵愛,生下劉邦的第三子趙隱王劉如意。
劉邦因寵幸戚夫人,才繼而認為呂后之子劉盈為人仁弱,不像自己的個性作風,戚姬得到寵幸,常跟隨劉邦到關東,她日夜啼泣,要讓劉邦下定決心廢黜呂后之子劉盈的太子之位,改立自己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劉如意在取代呂后女婿張敖的趙王之位後,一直未去封地而留在長安,好幾次險些眼看取代劉盈成為太子。所幸大臣們認為劉邦因愛廢立,故不支援劉邦易儲。在這種高壓情形下,劉邦不得不停止這起因愛廢立。
亭長出身的劉邦一身流氓氣息,是一個毋庸置疑的好色之徒,得到皇位之後的他後宮自然美女如雲。但是有一個女人卻能長期受他寵愛,而且一直受寵了十多年,直到劉邦死去。這個女人就是戚夫人,但是身為劉邦寵妃的她為什麼會被百姓奉為廁神呢?
戚夫人是臨轅候戚鰓的女兒,據樂史《太平寰宇記》記載:“漢祖帝略地至定陶,獲焉。”劉邦得到戚夫人後特別寵幸她,愛屋及烏,因此對戚夫人生下的兒子劉如意寵愛有加。戚夫人得寵,因此能夠常伴劉邦身邊,她天天哭鬧纏著劉邦,讓劉邦廢黜呂后之子劉盈的太子之位,改立劉如意為太子。但是每當劉邦想要讓劉如意取代劉盈的太子之位時,大臣們都全力勸阻,認為劉邦不能因愛廢立,因此劉邦不得不暫時停止心中的廢立想法。
漢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劉邦病重,自知不久於人世,換立太子之心更切。呂后得知後,憂心忡忡,前去請教張良,張良建議請商山四皓到太子門下。原來這商山四皓素有才名,德高望重,因不滿劉邦流氓似得的為人處事的態度而不願為官。在一次宴會上,劉盈向劉邦行禮,當劉邦看到太子身後的四皓時,只能無奈的放棄了廢立太子的想法,劉邦召來戚夫人,對她說:“我本欲改立太子,無奈他已得四皓輔佐,羽翼已豐,勢難更動了。”說完,長嘆一聲,戚夫人也悽然落淚,劉邦為了安慰她,對她說:“為我楚舞,吾為若楚歌!”戚夫人於是跳起楚舞,自己擊築高歌。
漢高帝十二年,劉邦病故,太子劉盈繼位,是為漢惠帝,呂雉升為皇太后。對於戚夫人這個奪走自己男人的寵愛還差點奪走自己兒子皇位的女人,呂雉恨之入骨。劉邦活著的時候呂后不敢動她,現在劉邦死了,她還不只剩下待宰的命?呂后掌權後,立馬將戚夫人關起來,剃光了她的頭髮,讓她穿著囚服在永巷舂米幹活。戚夫人一邊舂米一邊唱起了自己創作的《舂歌》“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相隔三千里,當誰使告汝。”要說這戚夫人的智商還真是低的沒下限,呂后沒有直接把她弄死,估計是看她智商低。可她自己唱出這歌來,不就明擺著想讓兒子來救她嗎。結果呂后得知後,立馬決定動手。
漢惠帝元年,呂后下令召趙王如意進京。呂雉雖狠,劉盈卻天性善良,所以從如意進入長安地界開始,劉盈就親自出城迎接,並從此與弟弟同食同寢,使呂后無從下手。有一天劉盈外出打獵,劉如意年幼無法早起,呂雉便趁此機會毒殺了劉如意。
呂雉又命人將戚夫人的手腳砍斷,薰聾了她的耳朵,挖出了眼睛,灌啞藥使她不能說話,關在廁所裡,起名為“人彘”。然後讓自己的兒子劉盈來觀看,生性仁慈的劉盈受此驚嚇,從此一蹶不振,終日飲酒作樂,放縱無度,七年之後,二十三歲的劉盈便離世了。
可嘆劉邦生時能掌天下大權,死後卻連自己的女人、愛子都保不住。戚夫人慘死的情形為人所知後,後世之人為了表示對她的同情,奉她為“廁神”名曰“戚姑”,每逢上元節,中元節,有在家中廁所外祭祀戚夫人的習俗。
戚夫人簡介
戚夫人是劉邦生前的愛妾,年輕貌美擅長舞蹈,故雖劉邦征戰的呂后因年老色衰不被寵愛,因此戚夫人得到呂后的記恨。最後在劉邦死後,戚夫人和他的兒子如意被呂后設計害死,死相極其殘忍。
戚夫人的出生年月曆史上並沒有詳細的記載,是為山東陶定人,其父曾為漢高武侯,戚夫人本名為戚懿,後人也有稱為戚姬,她生活在秦末漢初時期。相傳她曾經幫助劉邦躲避追兵,而因此與劉邦相識,且因相貌動人,舞姿過人,特別擅長跳劉邦喜愛的“楚舞”,因此為劉邦最寵愛的妃子。
隨劉邦征戰四年的戚夫人在宮中被寵愛至極,常與劉邦在宮中歌舞作樂,一派享樂之氣,因此獲得了呂后的嫉妒。呂后是一個在政治上有遠見的人,也是一個狠毒之人,一直暗中要除掉戚夫人,無奈劉邦保護。
戚夫人知道自己處境危險,因此屢次勸說劉邦另立太子,當時劉邦和戚夫人有一子為如意,劉邦也曾欲立如意為太子,未果。後得知自己壽命將至,便加派人手保護戚夫人母子免遭呂后毒手。
但是劉邦的計謀沒有成功,呂后還是得手了,不僅將劉如意召入宮以毒藥使其七孔流血而死,還將戚夫人折磨成“人彘”任其在廁所呆了數日而亡。一代舞蹈家便這樣被折磨而死,後人多讚美其技藝,著多作品反映這個歷史事件,表示對她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