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斬文丑的故事

  文丑是袁紹陣營中數一數二的武將,袁紹十分重視文丑和顏良,在三國時期也是位大名鼎鼎的人物。羅貫中所寫的《三國演義》中,有一章節寫到了關羽斬殺了文丑,後來很多讀者對此產生了懷疑。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望大家喜歡。

  

  後人們得知文丑,源自於《三國演義》一書,而非《三國志》一書,所以讀者們大都以為關羽斬殺了文丑和顏良。袁紹軍隊和曹操陣營對抗時,曹操派遣關羽前去應戰,袁紹派遣顏良前去討伐。顏良正在麾蓋時,看見關羽騎著赤兔馬向他衝來,還沒有反應過來時,關羽已經衝到了顏良面前。顏良還未來得及拿出武器抵抗,關羽拿出彎刀將顏良刺傷落馬。隨後,關羽立即割下了顏良的頭顱騎著赤兔馬離開了。文丑得知自己的好友被關羽所殺,心中無比氣憤,便前去為好友報仇,與關羽對戰。關羽和文丑倆人騎著馬在馬背上交戰,文丑和關羽大戰三個回合之後,文丑心裡有點恐懼。關羽的實力太過強大,文丑擔心再戰下去自己會有生命危險,於是騎著馬沿河流而逃。關羽看見文丑逃走了,便騎著馬追擊文丑。快趕上文丑的時候,關羽揮起大刀將文丑斬死。

  後人認為,《三國演義》一書有貶曹誇劉之意,為了塑造出關羽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英勇形象,便有貶低他人的意味。文丑是袁紹軍營中名列前茅的勇謀之士,最終也遭到關雲長的斬殺。

  三國文丑字什麼

  有一說法是文丑字不俊,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將領。文丑拜於袁紹門下,是袁紹陣營的一員猛將。孔融曾經勸告曹操,要小心袁紹門下和文丑和顏良。除此之外,孔融以“顏良、文丑,勇冠三軍”之言誇讚文丑為勇猛之才。

  建安五年,袁紹派兵討伐曹操,兩軍在白馬展開了鬥爭。曹操以白馬之地不宜防禦為由,丟棄了白馬向西方駐紮。袁紹得知後,派遣先鋒軍隊前去阻攔曹操,奪得草擦的兵馬。曹操運輸糧草的軍隊只有六百來人,根本不能和袁紹上千精兵相提並論。於是,曹操和軍事荀攸想出了一個誘敵之計,假裝招降迷惑袁紹軍隊,乘他們分散搶奪糧草之時,曹操軍隊便可一舉消滅袁紹前鋒部隊。果不其然,袁紹讓文丑和劉備率領騎兵前去搶奪曹軍的糧草。曹操事先已經對士兵做好了部署工作,正當袁軍搶奪正酣時,曹操讓六百士兵上馬,將袁軍殺的措手不及。文丑急忙抵抗,但被曹操士兵殺死,袁紹軍隊大敗曹操。

  文丑死後,被埋葬於河南省禹州市,此處還有文丑的墓穴。在寨子賈村的南面有一個文丑冢,村子東面還有一座文丑廟。據村民介紹,文丑冢修建的十分高大巨集偉。民國年間,數天暴雨,寨子賈村不幸受到洪水的攻擊,村民躲進了文丑冢得以生存。寨子賈村的村民非常信奉文丑廟,認為它通靈性,可以保佑村民們安居樂業。

  三國中文丑怎麼死的

  文丑和顏良是袁紹陣營的主力將士。袁紹派兵討伐曹操時,兩軍在白馬交戰,曹操用計策將袁紹的主力軍隊打散,將曹軍解於圍困之中,並斬殺了顏良。曹操認為白馬作戰,因地理位置等因素不利於自己優勢的發揮,便捨棄了白馬,隊和糧草沿著河流向西轉移。

  袁紹得知後,急忙追趕曹操軍隊,想要獲取曹軍的糧草。曹操在白馬之戰中採取假裝攻擊的戰術,騙取袁紹軍隊。袁紹估計曹操會前往延津駐紮,便讓前鋒部隊前往延津。曹操軍隊在距離白馬向西二十里,向南五十里的地方駐紮了下來。曹操軍隊因在防洪堤壩南面建立駐紮,所以袁紹看不到曹操軍隊的舉動。曹操派遣士兵前去打探袁紹的動向,過了一會兒,探子回來報告曹操說,袁紹派遣了大約五六百騎兵前來。又過了一會兒,探子報告曹操說,騎兵數量不止五六百人,又有所增加。

  曹操示意讓探子不用再彙報袁紹前鋒軍隊的情況,並讓士兵們下馬卸鞍。曹操率領運輸軍隊抵達了堤壩北面,袁紹軍隊看清了曹操糧草運輸對的情況。曹操軍隊得知袁紹軍隊兵強馬壯,擔心士兵們因害怕敵方而怯戰,便建議曹操返回陣營。曹操軍事荀攸說,這是專門來誘敵的計策,只能往前走,不能半路折返。袁紹手下大將文丑和劉備率領五六千士兵追上了曹操糧草運輸隊。曹操讓士兵們站在原地不許有任何行動,任由袁紹軍隊搶奪糧草。文丑和劉備軍隊的士兵分散開來掠奪物資,此時曹操下令讓所有士兵上馬殺敵。文丑和劉備才明白這是曹操設下的陷阱,文丑當場被曹軍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