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歐陽修是什麼居士

  古代人們為了表示自己不願進入仕途或者想退隱和在仕途失意的文人雅士開始自稱為居士,那麼歐陽修是什麼居士?下面是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歐陽修是什麼居士,希望對你有幫助!

  歐陽修是什麼居士

  歐陽修是北宋時期的人,在散文和詩作方面的成就很高,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年輕的時候,他也進入仕途做過官,先後做過翰林學士、參知政事、兵部尚書、太子師傅等,他是政治文學方面的革新者,力求改革,摒棄守舊思想。然而步入仕途的人,常常有不如意,也難免會遭受貶謫。歐陽修激進的改革主張和推新思想受到那些固守傳統思想的人的反對和排。在他39歲正直壯年的時候,他在政治上受到貶抑,內心充滿著抑鬱之情,這個時候,酒成了他的療傷靈藥,喝得得以讓他忘卻失意的煩惱,整日寄情于山水之間,以酒消愁,他便給自己起了一個號,叫“醉翁居士”,以此來表示他未建功業、年華已逝的悵惘之情。

  到了他晚年體弱多病的時候,他辭了官去頤養天年,這個時候他給自己改了另外一個號,叫“六一居士”,他說他的家裡藏了有一萬卷書,還有一千卷是收集的金石文字,有一張古琴、一盤棋和一壺好酒,最後還有他自己,一個慢慢老去的老頭,合起來就是“六個一”,所以就叫做“六一居士”。

  所以歐陽修一生有兩個號,一個是“醉翁”,另外一個就是“六一居士”,這兩個號都顯示出他寄情山水、以酒為樂、以文為友的高尚情操。

  歐陽修生平簡介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吉州永豐人,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與文學家,是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也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歐陽修於公元1007年出生在綿州,當時他的父親是綿州的軍事推官,年齡已有五十六,三年後便去世,留下歐陽修孤兒寡母。歐陽修幸得母親與叔叔的照顧與教育,而本人又聰慧刻苦,喜愛讀書,十六歲時得到了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愛不釋手,這些經歷為他日後參與北宋詩***新運動奠定了基礎。

  歐陽修曾三次參加科舉考試,但前兩次都意外落榜了。公元1029年,歐陽修第三次參加科舉,前面都比較順利,但最後卻沒能獲得狀元,而是以十四名的成績位列二甲進士及第。雖沒能奪魁,但也算是不錯的名次,歐陽修授任將仕郎,試祕書省校書郎,充任西京留守推官,得到了西京留守錢惟演的欣賞,歐陽修至此步入了官場。

  進入官場後,歐陽修的為官之路並不順利,多次被貶,後來雖身居高位,但過程實在坎坷崎嶇,不過他在文學史上的造詣卻頗深。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是流傳後世的不朽名篇,《漁家傲》、《秋聲賦》等作品也是朗朗上口,流傳至今。歐陽修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合稱“唐宋散文八大家”。

  公元1071年,歐陽修辭官退居潁州,次年與家中過世,享年六十六歲。

  後人怎樣評價歐陽修

  沒有人是完美的,歐陽修也不例外,他有好的一面,不過也有不好的一面。接下來為大家詳細介紹我們是如何評價歐陽修的。

  他領導的古文運動把文字的意義推向高潮,但是由於當朝統治者重文輕武,導致了文官看不起武官的局面。武官保家衛國付出巨大犧牲而不被統治者待見。歐陽修的骨子裡也帶有這麼一絲想法,他彈劾狄青致他被罷官,我們都知道歐陽修對待貧民有寬大處理的一面,而狄青根本就沒有錯,他的彈劾給人的感覺有些無事生非,想突出文官的地位高於武官。在評價歐陽修時,雖然有這麼一點不足之處,但是他敢於諫言、不攀附權貴導致兩次被貶,他這種品行是所有當官的楷模。

  我們知道他兩次被貶,不過第三次被貶是他自己的過錯。皇帝死了,所有官員都要求素服,但是他沒有注意自己的穿著,在送葬當天穿著一件紫色的內衣且露了出來,這無疑是對過世皇帝的不敬,有些藐視皇權之意。我認為這種錯是不該犯的,他這種行為給人的感覺是根本不把當官當回事,而我們追求的是做一件事情就要把它做到極致,他疏忽了,美中不足之處。

  我們在評價歐陽修時,他好的地方多於不足之處,為官清廉,不追求名利,時刻為他人著想,能寬大處理的絕不苛刻要求。注重辦實事,倡導的古文運動形成了一種風氣,使大家寫文章重在價值而不是隻追求文字的浮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