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李自成從商洛山中率數千人馬殺出。1640年李自成趁明軍主力在四川追剿張獻忠之際入河南,收留饑民,隊伍發展到數萬,提出“均田免賦”口號,即民歌之“迎闖王,不納糧。”1641年1月攻克洛陽。1643年1月李自成在襄陽稱新順王。5月張獻忠克武昌建立“大西”政權。那麼最後?
李自成的失敗可以分為兩點,一是戰略上的失誤;一是戰術上的失誤。
戰略上的失誤:
李自成實行的政策是打擊官僚地主階級、保護農民階級利益。這種政策在李自成起兵的初期起了很極積的作用,最起碼得到了農民階級的支援,這就是大順軍在初期發展得很快的主要原因。李自成在1643年以前,為了維護農民階級利益實行了三年免賦,李自成推行的“免賦”政策並不是減免而是全免。
‘跟了闖王不納糧’這可不只是口號,李自成確實做到了‘不納糧’。而被打得就剩幾百號人的李自成從深山老林裡出來,然後很短的時間內東山再起,就是靠‘不納糧’這政策得到了農民階級的支援。‘不納糧’之後就出現了一個問題,李自成的大順軍吃、喝、拉、撒、睡都是要花錢的,打起仗來那就不叫花錢了,那叫燒錢。農民免賦了,那錢從哪裡來?這錢是不會從地裡長出來的,總得有人出吧。
李自成想出了一個辦法,那就是以“追贓助餉”代替田地的賦稅,農民不出錢那就讓地主出錢,反正地主有的是錢。這個“追贓助餉”其實就是抄地主、富商、王公、貴族的家,沒收他們的所有財產,按現在的話說就是沒收他們的所有非法所得。
1643年十月孫傳庭的部隊被大順軍消滅後,明朝官員知道明朝已經不行了,政治態度發生了轉變。他們當中的絕大多數把這看成是歷史上習以為常的改朝換代,為了自身的利益紛紛歸順李自成。他們會歸順李自成,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切自利益不受損害。
而這時的李自成並沒有放棄維護農民階級利益的基本原則。在“追贓”過程中官僚地主們“非法”得來的家財難以保全,有的官僚地主甚至還要遭受牢獄之災,這對於歸順大順政權的官僚地主階級來說確實是想不到的。官僚地主們之所以會歸順大順政權,正是為了保護自身的利益。然而,整個官僚地主階級卻成了李自成打擊的物件,李自成的政策使官僚地主們失望了,徹底失望了。他們在飽嘗李自成的鐵腕政策之後,不惜憤憤地罵道:這算是什麼新朝廷,簡直就是一群飛賊,賊性難改呀***豈興朝之新政哉,依然流賊而已***。
本來這些明朝的官僚地主階級是為了自身的利益才投靠大順的,沒想到自己的利益不但沒有得到保護,而且受到了損害,這時投降大順的前明官僚地主階級就產生了心理落差,然後滿清政府給這些官僚地主階級點好處,這些官僚地主階級就會效忠清朝。想一想以前投降大順的前明將領,在後來基本上清一色地又投降了滿清,並不是他們想當漢奸,而是他們認為跟著李自成太沒前途了。官僚地主們歸順大順政權,正是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不惜當漢奸,要知道這些官僚地主階級是沒有政治信仰的,今天他們為了自身的利益歸順大順政權,明天他們會因為自身的利益投降清朝政權的,這就看誰給得自己好處大了,而以後的事實證明,清朝在拉攏前明官員上是捨得花血本的。
大順政權追贓助餉的政策的確是革命性的,它證明李自成雖然已經成了皇帝,他並沒有忘自己的出身,並沒有忘記天下所有受苦受難的“難兄難弟”們,這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要指的一點是李自成稱帝后他就是中國最大的地主,如果李自成還打擊地主階級那他就是自己打自己。這時李自成應該從打擊地主官僚階級變為保護地主官僚階級,畢竟封建社會的統治階級是地主階級。如果他還想維護農民階級的利益最多來個“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而“追贓助餉”的打擊面太大了,因為“追贓助餉”李自成失去了地主階級的支援,在古代地主階級可以稱得上是精英階級,不管大家承認不承認,我都要負責任地說:任何一種政體,任何一種社會,他的統治階級都是精英階級。而李自成卻失去了精英階級的支援,這就是李自成失敗的主要原因,該爭取的沒爭取,不該打擊的卻打擊了,這就是李自成的戰略失誤。
李自成最大的戰略失誤就是:當他當了中國最大地主的時候,他的思維還是老農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