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和元曲四大家
元曲原本來自所謂的“蕃曲”、“胡樂”,首先在民間流傳,被稱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調”。 隨著元滅宋入駐中原,它先後在大都***今北京***和臨安***今杭州***為中心的南北廣袤地區流傳開來。元曲有嚴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數、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
元代文學以雜劇、散曲、南戲的成就最高,後人盛稱“唐詩”、“宋詞”、“元曲”,也說明元代是中國戲曲的一個黃金時代。
元代雜劇是在前代戲曲藝術宋雜劇和金院本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戲劇樣式。它的最初出現大致是在金末元初,其間經歷了從不完備到完備的發展過程。雜劇體制的完備、成熟並開始興盛起來是在蒙古王朝稱元以後。到了成宗元貞、大德年間,雜劇的創作和演出進入鼑盛時期。
元代前期,城鎮經濟的相對繁榮為元雜劇的興盛提供了物質條件和群眾基礎。這一時期也是雜劇創作的興盛時期,出現了眾多的作家和作品,其中不乏優秀的傳世之作。主要有關漢卿的《竇娥冤》、《救風塵》、《望江亭》、《拜月亭》,王實甫的《西廂記》,白樸的《牆頭馬上》、《梧桐雨》以及馬致遠的《漢宮秋》、《青衫淚》、《黃梁夢》等。關漢卿、王實甫、白樸、馬致遠被譽為“元曲四大家”。
其他較為著名的還有楊顯之的《瀟湘夜雨》、石君寶的《秋胡戲妻》、紀君祥的《趙氏孤兒》、尚促賢的《柳毅傳書》、康進之的《李逵負荊》等。元代後期是雜劇創作的衰微時期,這主要是因為南方經濟發展較快導致雜劇南移,而用北方語言、樂曲演出的雜劇較難以適應南方觀眾的要求,導致其生命力的消弱。但這一時期也出現了不少雜劇作家和作品。著名的有鄭光祖的《倩女離魂》、《王粲登樓》,喬吉的《揚州夢》、《兩世姻緣》等。
元代戲曲除雜劇外,還有南曲戲文,即南戲。其中著名的有高明的《琵琶記》以及被譽為元末四大南戲的“荊劉拜殺”***《荊釵記》、《劉知遠白兔記》、《拜月亭》、《殺狗記》***。
延伸閱讀:
元曲的興起對於我國民族詩歌的發展、文化的繁榮有著深遠的影響和卓越的貢獻,元曲一出現就同其他藝術之花一樣,立即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它不僅是文人詠志抒懷得心應手的工具,而且為反映元代社會生活提供了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嶄新的藝術形式。
元曲的組成,包括兩類文體:一是包括小令、帶過曲和套數的散曲;二是由套陣列成的曲文,間雜以賓白和科範,專為舞臺上演出的雜劇。“散曲”是和“劇曲”相對存在的。劇曲是用於表演的劇本,寫各種角色的唱詞、道白、動作等;散曲則只是用作清唱的歌詞。從形式上看,散曲和詞很相近,不過在語言上,詞要典雅含蓄,而散曲要通俗活潑;在格律上,詞要求得嚴格,而散曲就更自由些。散曲從體式分兩類:“小令”和“散套”。
小令又叫葉兒,體制短小,通常只是一支獨立的曲子***少數包含二三支曲子***。散套則由多支曲子組成,而且要求始終用一個韻。散曲的曲牌也有各式各樣的名稱,如《叼叨令》、《刮地風》、《喜春來》、《山坡羊》、《紅繡鞋》之類,這些名稱多很俚俗,這也說明散曲比詞更接近民歌。元曲以其作品揭露現實的深刻以及題材的廣泛、語言的通俗、形式的活潑、風格的清新、描繪的生動、手法的多變,在中國古代文學藝苑中放射著璀璨奪目的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