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禮儀制度介紹

  所謂夏代,在中國歷史上只不過是一個地域較广部落!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夏朝禮儀制度

  原始先民的部落融合有兩種途徑即:征戰與結盟***或和親***在中國遠古時期,先是蚩尤打敗了炎帝,從而促成了炎帝和黃帝的結合;東夷西擴,收並了部分苗蠻;接著是炎 黃 東夷三大部落的征戰與融合....從此便形成了我們的華夏民族....

  《禮記》有載:禮事起源於隧皇,禮名源於黃帝。到蕘舜時期制嫁娶之禮 即:定妻妾之制;別生分類 即:區別嫡庶,定宗族之法;罰弗及嗣,賞延於世 即:依禮制實施賞罰。禮大體涉及到身份,地位,婚喪,祭祀,交際等各方面。***祭祀又被稱為國之大事!說明了禮源於祀***禮不僅重視等級,而且還重視親情,從而使中國禮法在初生之時便帶著“情”的印記具有倫理綱常教化等內容。夏朝***約為前2050年—約前1600年***

  中國史書記載的第一個朝代。根據史書記載,夏朝是禹的兒子啟廢除了傳統的部落“禪讓”制,殺死益而稱王,建立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夏禹傳子代替了以前的禪讓制度,由禪讓制變成王位的世襲制。夏朝共傳13代,16王。夏朝其中心區域在今天的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帶。據說啟死後,太康即位,出現了一時的政權更迭,即所謂“失國”。再經少康中興,重建夏朝。到孔甲統治時,夏朝走向衰落。此後,三傳至桀,夏朝滅亡。約400年,後為商朝所滅。

  由於夏朝沒有文字直接流傳下來,所以,長期以來對其瞭解還主要依賴古代文獻的記載,包括夏朝的國王、官吏、軍隊以及刑獄情況。現代以來,河南省偃師縣二里頭村遺址中大型宮殿、墓葬以及許多青銅器的出土,則從一個側面揭示了作為奴隸制的夏朝的政治、經濟及社會文化、生活等等方面的情況。

  夏朝疆域與行政區劃

  夏朝是部落城邦聯盟到封建國家的過渡期,因此沒有明確的疆域。

  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與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緣上有宗法關係,政治上有分封關係,經濟上有貢賦關係,大致構成夏王朝的核心領土範圍。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東至河南省、山東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處,南達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

  對於夏朝的行政區,世傳為“九州”:

  1、冀州,夾右碣石入於河,三面距河,是各州貢道必經之處。***今山西、河北省境、遼寧西部。***

  2、兗州,浮於濟、漯,達於河。***今山東西部、河北東南角。***

  3、青州,浮於汶,達於濟。***今泰山以東之山東半島。***

  4、徐州,浮於淮、泗,達於河。***今淮河以北之江蘇、安徽以及山東南部。***

  5、揚州,沿於江、海,達於淮、泗。***今淮河以南之江蘇、安徽以及浙江、江西北部。***

  6、荊州,浮於江、沱、潛、漢,逾於洛,至於南河。***今湖北、衡山以北之湖南以及江西西北端。***

  7、豫州,浮於洛,達於河。***今河南、湖北北部、陝西東南、山東西南角。***

  8、梁州,浮於潛,逾於沔,入於渭,亂於河。***今四川以及陝西、甘肅南端。***

  9、雍州,浮於積石,至於龍門西河,會於渭、汭。***今陝西、甘肅、寧夏、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