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頡造字兒童故事

  中國文字博大精深,那麼如此偉大的文字是怎麼來的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倉頡造字的故事

  相傳倉頡在黃帝手下當官。黃帝分派他專門管理圈裡牲口的數目、屯裡食物的多少。可慢慢的,牲口、食物的儲藏在逐漸增加、變化,光憑腦袋記不住了。倉頡犯難了。

  倉頡整日整夜地想辦法,先是在繩子上打結,用各種不同顏色的繩子,表示各種不同的牲口。但時間一長久,就不奏效了。這增加的數目在繩子上打個結很便當,而減少數目時,在繩子上解個結就麻煩了。倉頡又想到了在繩子上打圈圈,在圈子裡掛上各式各樣的貝殼,來代替他所管的東西。增加了就添一個貝殼,減少了就去掉一個貝殼。這法子頂管用,一連用了好幾年。

  黃帝見倉頡這樣能幹,叫他管的事情愈來愈多,年年祭祀的次數,回回狩獵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減,也統統叫倉頡管。倉頡又犯悉了,憑著添繩子、掛貝殼已不抵事了。怎麼才能不出差錯呢?

  這天,他參加集體狩獵,走到一個三岔路口時,幾個老人為往哪條路走爭辯起來。一個老人堅持要往東,說有羚羊;一個老人要往北,說前面不遠可以追到鹿群;一個老人偏要往西,說有兩隻老虎,不及時打死,就會錯過了機會。倉頡一問,原來他們都是看著地下野獸的腳印才認定的。倉頡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個腳印代表一種野獸,我為什麼不能用一種符號來表示我所管的東西呢?他高興地拔腿奔回家,開始創造各種符號來表示事物。果然,把事情管理得井井有條。

  黃帝知道後,大加讚賞,命令倉頡到各個部落去傳授這種方法。漸漸地,這些符號的用法,全推廣開了。就這樣形成了文字。

  倉頡造了字,黃帝十分器重他,人人都稱讚他,他的名聲越來越大。倉頡頭腦就有點發熱了,眼睛慢慢向上移,移到頭頂心裡去了,什麼人也看不起,造的字也馬虎起來。

  這話傳到黃帝耳朵裡,黃帝很惱火。他眼裡容不得一個臣子變壞。怎麼叫倉頡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呢?黃帝召來了身邊最年長的老人商量。這老人長長的鬍子上打了一百二十多個結,表示他已是一百二十多歲的人了。老人沉吟了一會,獨自去找倉頡了。

  倉頡正在教各個部落的人識字,老人默默地坐在最後,和別人一樣認真地聽著。倉頡講完,別人都散去了,唯獨這老人不走,還坐在老地方。倉頡有點好奇,上前問他為什麼不走。

  老人說:“倉頡啊,你造的字已經家喻戶曉,可我人老眼花,有幾個字至今還糊塗著呢,你肯不肯再教教我?”

  倉頡看這麼大年紀的老人,都這樣尊重他,很高興,催他快說。

  老人說:“你造的‘馬’字,‘驢’字,‘騾’字,都有四條腿吧?,而牛也有四條腿,你造出來的‘牛’字怎麼沒有四條腿,只剩下一條尾巴呢?”

  倉頡一聽,心裡有點慌了:自己原先造“魚”字時,是寫成“牛”樣的,造“牛”字時,是寫成“魚”樣的。都怪自己粗心大意,竟然教顛倒了。

  老人接著又說:“你造的‘重’字,是說有千里之遠,應該念出遠門的‘出’字,而你卻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過來,兩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該為重量的‘重’字,你倒教成了出遠門的‘出’字。這幾個字真叫我難以琢磨,只好來請教你了。”

  這時倉頡羞得無地自容,深知自己因為驕傲鑄成了大錯。這些字已經教給各個部落,傳遍了天下,改都改不了。他連忙跪下,痛哭流涕地表示懺悔。

  老人拉著倉頡的手,誠摯地說:“倉頡啊,你創造了字,使我們老一代的經驗能記錄下來,傳下去,你做了件大好事,世世代代的人都會記住你的。你可不能驕傲自大啊!”

  從此以後,倉頡每造一個字,總要將字義反覆推敲,還行拿去徵求人們的意見,一點也不敢粗心。大家都說好,才定下來,然後逐漸傳到每個部落去。

  其他民間小故事推薦

  《“父子狀元”與“父子當龜”》

  清朝時,廣東梅縣有個才子叫宋湘,性格豪爽,對聯也寫得好。有一回, 他路過一個小鎮子,站在路口上,看著大街上來來往往的人群,忽然來了興 致。他找來了筆墨,在路口的一間酒鋪的白牆上,寫了一句上聯:

  一條大路通南北!

  寫完了以後就走了。過了些日子,他又路過這個小鎮。一看自己寫的上 聯還在吶,可沒人對出下聯。宋湘就拿筆自己添了個下聯:

  兩邊小店賣東西。 聯裡嵌上了“東西南北”。鎮上的人,都誇宋湘寫得好。 宋湘的家鄉有個大官,過去是個狀元,後來他兒子也考上了狀元。父子倆靠著有權有勢,平時在鄉里橫行霸道,魚肉百姓。鄉親們恨透了這家子人。 有一次,大官在他家的大紅門上,貼了一副對聯:

  詩第一,書第一,詩書第一; 父狀元,子狀元,父子狀元。

  “詩”,是指我國古代最旱的一部詩歌總集《詩經》;“書”,是指我 國最早的一部古代文獻歷史書《尚書》,也叫《書經》。《書經》和《詩經》 是我國封建時代,學生們必須學習的經典課本。這副對聯在吹噓,這家子是 詩書禮義之家,父子雙雙當過狀元,天下“第一”!

  宋湘路過這兒,一看這副對聯,心裡就有氣。他早就聽說過這家人的可惡,就想耍笑那狀元父子。可巧,狀元家的斜對過,是個大藥鋪。宋湘眼珠 一轉,心裡有了主意。他就跟掌櫃的商量,給他寫副對聯,替他攬生意。掌 櫃的一看宋才子要白給自己寫副對子,甭提多高興了,就請宋湘趕快寫。宋 湘一會兒就寫完了,掌櫃的馬上就貼了出去。對聯寫的是:

  熟地一,生地一,熟生地一; 附當歸,子當歸,附子當歸。

  “生地”、“熟地”、“附子”、“當歸”都是中藥名。宋湘表面上寫 的都是藥鋪賣的一些藥材。可實際上,宋湘是在跟狀元家的對聯唱對臺戲, 用諧音對,大罵狀元父子。上聯罵狀元父子是“畜生第一”***熟生地一***。 下聯的真正意思是:你們家父親當烏龜,兒子也當烏龜,爺倆全是烏龜!

  老百姓們看宋湘的對聯跟狀元家的對聯遙遙相對,把橫行霸道的狀元父子,罵了個痛快,心裡真解氣。大夥兒就成心站在街上,衝著狀元家大聲地 念:“父當龜,子當龜,父子當龜!”

  《改對子一字千金》

  1894 年,日本挑起了“甲午戰爭”,侵略中國,清軍被打得大敗。陸軍 有一個將領叫衛達三。他身為統帥,對敵人怕得要死,一聽說敵人要來,他 就拚命逃跑,成了“逃命將軍”。他的軍隊紀律也壞透了。一次,衛達三又 帶著軍隊逃出了一千里!讓日本侵略軍沒費什麼勁就佔領了一些城市。清政 府為了掩人耳目,決定把衛達三當“替罪羊”,將他押回北京,砍了腦袋。 衛達三這樣的敗類,何止一個?當時駐守山海關的統帥劉坤一,也是個 貪生怕死的傢伙。他帶著十多萬人馬,假裝有病,躲在城裡,不去救授。劉 坤一對這次敗仗,其實也有大責任,也該嚴懲。北京城裡的讀書人知道了事

  情的真象,十分氣憤,有人就編了一副對聯,挖苦劉坤一:

  衛達三呼冤赴菜市; 劉坤一託病臥榆關。

  菜市,指北京南城的菜市口,是清朝處死犯人的刑場。榆關,就是山海 關。

  劉坤一聽說以後,又氣又怕,這副對聯要是流傳到宮裡,讓皇上、太后 知道了,那還了得?自己的腦袋還不搬了家!他就請來了一個親信幕友,把 自己的心事跟他說了。這個幕友聽了,眼珠一轉,說:“這事好辦。我可以 給大人想個法兒,不過,您怎麼謝我吶?”劉坤一說:“只要你把事情給我 辦好了,我謝你三千兩銀子。”三千兩可是個不得了的大數,幕友挺痛快地 答應了。

  這個幕友就把那副對聯改了三個字,上聯沒動,改的是下聯。改了的對

  聯是:

  衛達三呼冤赴菜市; 劉坤一拚命出榆關。

  劉坤一一看,樂壞了,趕緊叫一幫人連夜刻印了幾萬份,派人帶到了北 京,四處散發。不久,劉坤一軍中的士兵知道了這件醜事,氣得大罵姓劉的 和那個幕友***:“那個騙子動動筆,改了三個字,就得了三千兩,真 是‘一字千金’!我們流血拚命,一年到頭也發不了幾兩,全讓當官的給吞 了。這些狗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