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人物簡介

  管仲***約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諡敬,春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前645***春秋初齊國政治家。又稱管敬仲,名夷吾,字仲,穎上***今屬安徽***人。齊桓公即位後,任用為卿,以主持政務,尊稱“仲父”。他整頓齊國內政,力行改革,將國都分為十五士鄉、六工商鄉,分野為五屬,設定各級官吏。並按士鄉之鄉里組織為軍事編制,訓練士卒。建立選拔人材的制度。主張按土地好壞分等徵稅。發展鹽鐵業,鑄造貨幣,調劑物價,使齊國富強。助桓公以“尊王攘夷”號召諸侯, 成為五霸之首。
         公元前645春秋初期齊國主政之卿,政治家、軍事謀略家。又稱管敬仲。名夷吾,字仲。周王同族姬姓之後,生於潁上***潁水之濱***。青年時曾經商、從軍,又三次為小官,均被辭。 齊襄公時,與摯友鮑叔牙同為齊國公室侍臣。周莊王十二年***前685***,在齊國內亂中,助公子糾同公子小白***齊桓公***爭奪君位失敗。雖一度為齊桓公所忌恨,終以經世之才,經鮑叔牙力薦,被桓公重用為卿,主持國政。向桓公提出修好近鄰、先內後外、待時而動的治國求霸之策,而桓公未聽其言,於次年輕率攻魯,在長勺之戰中被魯軍擊敗。戰後,輔佐桓公勵精圖治,推行旨在富國強兵的改革。政治上革新西周以來的“國”、“野”制度,實行“參其國而伍其鄙”***《國語·齊語》***之制,國、鄙之中,破除等級依附關係,集政權、軍權於國君及大貴族手中。

           軍事上“作內政而寄軍令”,實行兵民合一,軍政合一。規定“國”中5家為軌,出5人為伍,由軌長率領;10軌為裡,出50人為小戎,由裡有司率領;4裡為連,出200人為卒,由連長率領;10連為鄉,出2000人為旅,舉鄉良人率領;5鄉一帥,出萬人為軍,由5鄉之帥率領。全國15士鄉,共組建三軍,桓公率中軍,上卿國氏、高氏各率一軍,開創諸侯大國有三軍,每軍萬人的軍事體制。由於士鄉之民不得遷徙,世代專服兵役,故“夜戰聲相聞,足以不乖;晝戰目相見,足以相識”***《國語·齊語》***,有利於提高軍隊士氣和戰鬥力。又加強兵器製造,並制定用甲兵贖罪的法令,以增加武器。經濟上革新賦稅制度,充實國家財力,保障三軍供給,使齊成為物質基礎雄厚、軍事實力最強之國。鑑於周王尚為名義上的天下共主,並順應中原各國希望聯合抗禦戎狄侵擾的形勢,乃以“尊王攘夷”為號召,佐桓公北攻山戎,南征楚國,扶助王室,救邢存衛,主持會盟,終成首創霸業之功。因有殊勳於齊,被桓公尊為仲父。管仲治齊以成霸的業績,對推動中原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促進民族融合起著重要作用。託名管仲所作的《管子》

  管仲人物評價

  孔子:“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論語·憲問篇》***意思是:管仲輔助齊桓公做諸侯霸主,尊王攘夷,一匡天下。要是沒有管仲,我們都會披散頭髮,左開衣襟,成為野蠻人了。又說:“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 如其仁, 如其仁!”

  史學家司馬遷:”管仲,世所謂賢臣,然孔子小之。豈以為周道衰微,恆公既賢,而不勉之至王,乃稱霸哉?語曰: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豈管仲之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