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文君的人物生平

  庾文君是晉明帝司馬紹的皇后,晉成帝司馬衍、晉康帝司馬嶽的生母,同時還是權臣庾亮的妹妹。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嫁司馬紹

  庾文君性情仁慈,姿態儀容很美。晉元帝司馬睿聽說後,聘娶她為太子司馬紹的太子妃。庾文君因德行好而受到重視。太興四年***321年***十一月,生子司馬衍。永昌元年***322年***,生子司馬嶽。

  立為皇后

  永昌元年閏十一月初十日***323年1月3日***,晉元帝去世。閏十一月十一日,太子司馬紹即位,是為晉明帝。太寧元年***323年***,六月初六日,晉明帝立庾文君為皇后。冊書說:“妃庾氏先前奉承聖命,在東宮作嬪妃,恭行婦道,恩愛有禮。行事忠信心思順從,以此成就和諧之道;協助端正後宮秩序,因此有和協道德的美名。我過去經歷不幸,孤單得像是在害病。眾公卿考查以往朝代,都以推崇嫡親辨明正統為重,記載在典籍中,應該建皇后宮,以此來供奉宗廟。追述先帝的願望,不廢棄舊有的命令,派使持節兼太尉贈皇后璽綬。女性的德崇尚陰柔,婦道要奉承婆母,崇敬祭祀的禮節,看重多子多孫的道義。因此永遠貞節,就能光大皇家基業,做天下母親的典範,推行後宮教化。借鑑六傳,稽考典籍,禍福不定,盛衰在人,雖被讚美而不自恃。要恭敬啊,怎麼能不慎重!”

  臨朝攝政

  太寧三年***325年***三月初二日,晉明帝立與庾文君所生之子司馬衍為太子。閏八月二十五日,晉明帝去世。閏八月二十六日,太子司馬衍即位,是為晉成帝。尊母親庾文君為皇太后。晉成帝即位時,年僅五歲,大臣們因晉成帝年齡幼小,於是奏請太后庾文君應該依照東漢和熹皇后鄧綏的舊例臨朝攝政,庾文君先後四次辭讓,隨後同意。九月十一日,庾文君開始臨朝攝政。庾文君之兄中書令庾亮管理詔書命令,公卿奏報事情時稱庾文君為皇太后陛下。

  咸和元年***326年***,有關官員奏請追贈太后庾文君的父親庾琛和母親毌丘氏,庾文君陳辭推讓不答應,三次奏請都不依從。

  咸和二年***327年***十一月,歷陽太守蘇峻等謀反。咸和三年***328年***,蘇峻攻佔京都建康***今江蘇南京***,太后庾文君因被逼迫受辱,於三月二十二日憂傷而死,時年三十二歲,諡號明穆皇后。

  庾文君怎麼死的

  司馬紹死後,遵照他的遺囑,只有五歲的皇太子司馬衍登上皇位,是為晉成帝。年紀輕輕的庾文君被尊為皇太后。

  司馬衍才五歲,如何執政?

  大臣們商議的結果是,由庾文君以皇太后身份臨朝,垂簾聽政。

  庾文君再三推辭,可是群臣均勸她以大局為重。她只得答應,說:“我是一個女流之輩,如何能擔當起朝廷的重任呢?時機成熟後,我會立即退下來。”

  為了顯示對王敦勢力的“尊重”,在任命庾亮為參錄尚書令的同時,也任命了王敦的親戚王導為這一職務,兩人共同承擔起輔政的任務。

  實際上,王導與王敦是有很大區別的,他並不完全贊同王敦的做法,因此讓他進入“內閣”,就是做面子,以顯示東晉朝廷的大度,同時還能起到鉗制王敦的目的。王導也是明智之人,凡事由庾亮做主,自己退到後面。這套新班子的實際權力在庾太后的哥哥庾亮手裡。庾文君在宣佈垂簾聽政後,便回到自己的寢宮,再也不過問政事了。

  庾文君年少守寡,但是良好的教育使她能夠堅守封建社會的所謂婦道,她沒有鬧出什麼緋聞來,對孃家人也一直要求嚴格。有的大臣提議追封庾文君的父母爵號,被她堅決拒絕。她還常告誡哥哥庾亮,督促他秉公執政。可是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

  庾亮當政後,早就把妹妹的話丟在一邊。他太入戲了,把司馬江山當成自己庾氏的了。他一方面排斥王導,似乎在為司馬家族復仇;另一方面疑忌地方官員,最終引起歷陽鎮將蘇峻的起兵。

  公元331年,蘇峻率部攻進首都,燒殺搶掠。庾文君不堪侮辱,得暴病身亡。年僅三十二歲。真可謂:

  洶洶亂黨入宮城,母后遭凶飽受驚。三十二年悲短命,九原應自怨親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