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的生平典故

  墨子創立了墨家學說,歷史上以“儒墨”並稱,影響極大。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快馬寓人

  墨子學生耕柱子,聰穎過人,但不知發奮努力,墨子總是責備他。耕柱子說:"先生,我真的沒有什麼比別人強的地方嗎?"墨子說:"我將要上太行山,乘坐快馬和牛,你打算鞭策哪一個呢?"耕柱子很自信地說:"我要鞭策快馬。"墨子追問:"你為什麼要鞭策快馬?"耕柱子說:"快馬值得鞭策。因為它感覺靈敏,鞭打它可以使它跑得更快!"墨子的用意是啟發耕柱子,讓他努力求學,奮發上進,現已水到渠成,就對耕柱子說:"我也認為你是值得鞭策的!你應該象快馬一樣力求上進啊!"以後耕柱子發奮讀書,力求上進,再也不用老師整日督促了。

  此故事又繁衍成成語“快馬加鞭”。

  :染絲與做人

  墨翟很小的時候就接受了儒家的教育。老師教他六藝:禮、樂、射、御、書、數,而墨翟對後四項尤其感興

  趣。因為這幾項能夠促進人的動手能力。墨翟的老師也很著重培養墨翟的這方面的能力,他經常帶墨翟去參觀工匠們的作坊。有一次他帶墨翟去了染布坊,他讓墨翟觀察布匹是怎樣染成的。墨翟對工匠們的勞作很感興趣,當他看的聚精會神時,他的老師說:

  “看到了吧,這些絲絹本來都是雪白雪白的,把它們放進黑色的染料中,就變成了黑的;把它們放在了黃色的染料中,就變成了黃色的。”

  墨翟說:“絲會跟著染料的顏色來變化,是這樣的嗎?”

  老師說:“是啊,做人的道理和染絲一模一樣,所不同的是,絲是被人放進染料的,如何做人則完全是自己作出的選擇。”

  墨翟明白了老師的意思,就更加嚴格要求自己了。當他後來成為思想家收了門徒後,他也經常用這個例子來教導自己的學生。

  :墨子救宋

  輸盤給楚國製造雲梯這種器械,製成後,要拿去攻打宋國。

  墨子聽到這個訊息,就從魯國動身,走了十天十夜,到達郢都,去見公輸盤。

  公輸盤說:“先生有什麼指教呢?”墨子說:“北方有人欺侮我,我想借助您的力量殺掉他。”

  公輸盤不高興了。

  墨子說:“請讓我奉送給您十金。”

  公輸盤說:“我是講道義的人,絕不能平白無故殺人。”

  墨子站起來,拜了兩拜,說:“請讓我說幾句話。我在北方聽說您造了雲梯,要拿去攻打宋國。宋國有什麼罪呢?楚國有的是土地,缺少的是民眾,如今去殺害自己缺少的民眾而爭奪自己並不缺少的土地,不能說是聰明。宋國並沒有罪而要去攻打它,不能說是仁愛。懂得這個道理,卻不據理力爭,不能說是忠誠。爭論而達不到目的,不能說是堅強。自己說講道義,殺少量人還懂得不合理,卻要去殺眾多的人,不能說是明白事理。”

  公輸盤被說服了。

  墨子說:“那麼,為什麼不停止攻宋呢?”

  公輸盤說:“不能,因為我已經對楚王說過了。”

  墨子說:“***您***為什麼不介紹我去見楚王呢?”

  公輸盤說:“好吧。”

  墨子見了楚王,說:“現在這裡有個人,拋掉自己華麗的車子,看到鄰人有破車子便想去偷;拋掉自己的錦繡衣裳,看見鄰人有粗布衣服就想去偷;拋掉自己的白米肥肉,看見鄰人有糟糠便想去偷。這是什麼樣的人呢?”

  楚王說:“***這個人***一定患了偷竊病了。”

  墨子說:“楚國的土地方圓五千裡,宋國的土地方圓只有五百里。這就好像華麗的車子和破車子相比。楚國有云夢澤,那裡滿是犀兕、麋鹿之類,長江、漢水裡的爬行動物多得天下無比,宋國真像人們說的那樣,是個連野雞、兔子、鯽魚都沒有的地方。這就好像白米肥肉和糟糠相比。楚國有鬆、梓、楠、樟這些大樹***名貴樹種***,宋國卻沒有什麼大樹。這就好像錦繡衣裳和粗布衣服相比。我認為大王的官吏去攻打宋國,正和這個患偷竊病的人一樣。”

  楚王說:“對呀!雖然是這樣,但是公輸盤給我造好雲梯了,***我***一定要打下宋國。”

  於是,楚王召見公輸盤。墨子解下衣帶當作城,用竹片當器械。公輸盤一次又一次地設下攻城的方法,墨子一次又一次地擋住了他。公輸盤的攻城器械都用盡了,墨子的守城辦法還綽綽有餘。

  公輸盤技窮了,但他說:“我知道怎麼對付你了,可是我不說。”

  墨子也說:“我也知道你要怎麼對付我,可是我也不說。”

  楚王問這是怎麼回事。墨子說:“公輸盤的意思,只不過是想要殺死我。殺了我,宋國就守不住了,就可以攻下了。可是我的學生禽滑釐等三百人,已經拿著我的防守器械,在宋國城上等待楚國來進攻了。即使殺了我,也不能殺盡保衛宋國的人。”

  楚王說:“好吧!我不攻打宋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