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磨殺驢的歷史典故介紹
卸磨殺驢比喻把曾經為自己出過力的人一腳踢開。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從前,有一家豆腐坊。主人做豆腐的手藝很好,和他相依為伴的得力助手是頭勤快的驢。驢很細心、很勤快地拉磨,把豆子磨碎再擠出豆汁做豆腐。
有了巧手的主人和幹活的驢子,豆腐坊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小鎮的豆腐香飄千里,被京城的一官家大戶耳聞。差人去買,品過之後覺得不錯。即包裝成貢品獻給皇上作為御膳專供。為了鮮美皇上,壟斷其美味。官家招豆腐坊主人進京到御膳房聽差,並許之高薪。
豆腐坊主人知道不去不行,豆腐坊不能再開了。但熬出頭了,也算光宗耀祖了。但相依為伴的驢子不能進京啊!豆腐坊主人想一想以後錦衣玉食、使奴喚僕的生活,自有更好的牲口拉磨,要驢何用?不如殺之下酒,來日啟程。主意拿定,主人取過繩索把驢套住。驢陪主人多年,似乎看出主人的意圖、沒有掙扎,只流出一行清淚。
當從磨盤上卸下驢子,把它被放倒之後。主人拿起刀子悠哉、悠哉走到驢子面前,拍了拍驢子的頭“老夥計,沒辦法。我要去享福了,這一切也有你的功勞。但現在的你,只能餵飽我的肚子、再送我一程。說罷,舉起刀子……
沒料到,驢子這時一隻蹄子已經滑落在繩套外,本能的掙扎。蹄子正中主人的額頭!主人大叫一聲昏倒。鄰居聽到叫聲,忙趕了過來。見此情形已經明白了一二。
驢子被鄉親解救下來,豆腐坊的主人成了植物人,不久死去。
卸磨殺驢的管理故事
"卸磨殺驢",在成語中是帶有貶義的,原意是指農夫在驢拉完磨之後,農夫就將其殺掉;引申出來就是指利用完對自己有用的東西后,拋棄掉或處理掉。那麼,這種情況在企業管理中又是如何的呢?
卸磨殺驢的本意,農夫在驢幫他拉完磨之後就將其殺掉處理,這個決定是否正確?本文認為這是完全正確的,原因如下:第一,從成本節約的角度來看,磨已經拉完,而驢還要繼續吃繼續喝繼續要農夫花時間和精力照看,殺掉驢則這些成本支出將不再具有。第二,從投資角度來看,殺驢有利於驢本身價值的增值,有道是天上龍肉,地下驢肉,此農夫深諳此道也,殺得好,殺得妙。第三,從更新換代來看,舊的不去,新的不來。驢的使用壽命和生存壽命都是有限度的,在驢的有生之年殺死更有利於培養小驢的忠心和兢兢業業,也更有利於激勵小驢要更好地拉磨,否則其結果將和其前輩一樣,被早早地殺掉。
現在我們再來看企業管理中最典型的"卸磨殺驢"現象:老員工***或有功之臣***的被棄用。我們且把企業管理的人性化先拋開,而以一種更理智或更市場化的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
第一,由於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是人類有史以來知識更新換代最快的時代,而所謂的老員工***或有功之臣***其知識面、知識深度和知識結構都已經老化,已經不能再適應企業發展的要求,而為其更新的成本又過高。
第二,企業的崗位是有限的,關鍵崗位或重要崗位更是有限的,而老員工***或有功之臣***往往佔據著這些崗位,從企業的長遠發展來看,從企業培養後備力量的角度來看,這些人不殺哪些人可殺?
第三,企業以利潤為第一目標,企業不是慈善機構,更不是養老院。雖然企業有很大的社會責任,但是其利潤是第一位的,誰阻撓了這個目標誰就要被利潤的車輪碾過。
第四,從激勵企業其他員工來看,這樣做有利於企業的其他員工始終保持著一種比較好的競爭心態,有利於企業內部競爭機制的形成,也有利於企業形成一種比較好的人才培養機制,也更有利於吸收外部新鮮血液的精華,因為空出的往往是重要崗位或關鍵崗位。
第五,從企業文化的形成來看,老員工***或有功之臣***代表著舊事物,他們往往對新事物持排斥態度,這就造成了企業中關鍵的環節缺乏創新精神,缺乏進取心,從而從整體上去影響企業文化缺乏創造力。
的人還:
1.有關卸磨殺驢的成語典故
2.關於鳥盡弓藏的典故
3.始作俑者的成語典故
4.兔死狗烹的成語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