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鵲見蔡桓公經過

  扁鵲出生於公元前407年,是春秋時期家喻戶曉的神醫。扁鵲的本名為緩,姓姬,只是因為他的醫術實在是太高超了,於是當時的百姓就將上古時期神醫的姓名來稱呼他,以示世人對他的尊重,扁鵲後來所做的一切也很對得起這個稱呼。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公元前357年,已經出師的扁鵲被蔡桓公召見。當扁鵲看到蔡桓公後,停頓了一下對蔡桓公說:“我仔細觀察了您的面板,您的面板可能有點小問題,需要及時的醫治。”但蔡桓公並不相信扁鵲所說的。無奈之下,扁鵲只得放棄幫蔡桓公治療。等過了十幾日,在一次機緣巧合之下,扁鵲又跟蔡桓公碰到了,扁鵲又對蔡桓公說:“您的病已經到了肌膚之中,需要及時的醫治啊。”但蔡桓公還是不相信扁鵲說的話,繼續不理睬他。時間匆匆而過,十天之後,扁鵲又見到了蔡桓公,他對蔡桓公說:“您的病現在已經在腸胃之中了,再不治療就來不及了。”這一次,蔡桓公還是不理睬他。等到扁鵲再次見到蔡桓公時,他一看蔡桓公轉頭就跑了,蔡桓公感到很奇怪,就派人去問他為什麼。

  扁鵲告訴他們說:“我第一次時發現蔡桓公的病在面板裡,只需要喝碗藥就可以了;第二次時,病已經深入到了肌膚裡,需要用鍼灸來治療;第三次時,病已經轉移到了腸胃之中,需要加大治療的力度,但也能治癒;但這一次,蔡桓公的病已經深入骨髓了,這已經不是我能治療的了。”說完這番話後,扁鵲就離開了這個國家。果真在不久之後,蔡桓公就病發了,沒多久就去世了。

  扁鵲見蔡桓公成語

  扁鵲是我國曆史上久負盛名的名醫,其實扁鵲的原名並不是這個,但當時的百姓因為感激扁鵲所作出的貢獻,於是就將上古時期神醫扁鵲的名字來稱呼他。這個也能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扁鵲有著極其高超的醫術,是一代神醫。

  扁鵲曾在公元前357年時被蔡桓公召見,就因為這件事,還留下了一個諱疾忌醫的成語。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當時扁鵲一見到蔡桓公就說他的病在面板裡,需要治療,但蔡桓公並沒有相信,還跟大臣說醫生都是沒病也要說你有病的人。第二次時,扁鵲又跟蔡桓公說他的病現在已經在肌膚裡面了,需要馬上治療,但蔡桓公依舊不相信扁鵲所說的。等到十天後,這是扁鵲第三次見到蔡桓公了,扁鵲對他說他的病已經在腸胃裡了,要立馬治療。無奈蔡桓公還是不怎麼相信他,認為扁鵲在欺騙自己。時間匆匆而過,十天後,扁鵲又一次見到了蔡桓公,這一次扁鵲倒是什麼都沒有說,轉頭就跑。

  蔡桓公感到很奇怪,就派人去詢問扁鵲原因。於是扁鵲就說蔡桓公的病已經不是我能治療的了,已經沒救了。果真不久之後,蔡桓公就因病去世了。

  由這個故事總結出了一個成語,那就是諱疾忌醫。諱疾忌醫的意思是說一個人隱瞞自己的病情,不願意去治療,在現在也比喻一個人怕受到批評,所以就掩飾自己所犯的錯誤,掩藏自己本身的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