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殺了多少人

  白起,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統帥,一生善於用兵,征戰沙場37年,傳說他一生殺了幾百萬人,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白起戎馬一生,攻城九十餘座,殲敵上百萬,未嘗一敗績,為秦國的統一立下不世之功。攻韓、魏於伊闕斬首二十四萬;攻楚於鄢決水灌城淹死數十萬;攻魏於華陽斬首十三萬;與趙將賈偃戰沉卒二萬;攻韓於陘城斬首五萬;長平之戰殺人四十五萬,其中四十萬降兵被活埋。

  歷史上的死亡人數或有誇大,不過據梁啟超考證,整個戰國期間共戰死兩百萬人,白起據二分之一。長平之戰後的第二年,秦昭襄王想讓白起接替王陵攻打趙國。白起建議說:趙國並不是好打的,而且諸侯的援兵也快到了,秦軍已死傷者過半,國內空虛,不可久戰,建議撤軍。秦王再三下令,但白起始終不肯前往,後來乾脆稱病不出。秦昭襄王於是派其他將領替換王陵,但最終損失很大,也未能攻破邯鄲。白起聽說後,就對人說:“大王不聽我的建議,今天如何呢!”昭襄王聞之大怒,一定要徵調白起回朝,白起乾脆就推說自己病得很重,范雎親自去請,也沒請動。於是昭襄王一怒,將白起貶成士兵。

  又過了三個月,秦軍又接連打了幾次敗仗,昭襄王惱怒,命人將白起遣送遠方,不得留在咸陽城內。下來後,群臣均對昭襄王說:白起被貶,其很不服氣,有很多怨言。於是,秦昭襄王派使者,賜了一把劍給白起。白起伏劍自刎時說:“我何罪於天而至此哉?”良久,又說:“我固當死。長平之戰,趙卒降者數十萬人,我詐而盡坑之,是足以死。”遂自殺。在當時那個戰爭年代下,白起打的是殲滅戰,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這是白起的作戰特點。歷史評價白起:料敵合變,出奇無窮,聲震天下。又說他:是善用兵,又有天命。白起在世人眼中一世的功業,最終成就他自己無邊的痛苦。

  白起坑殺40萬降卒的故事

  白起有著“人屠”的稱號,首先,“人屠”並不簡單的是殺人的意思。它更能體現殺人的數量之多,場面之慘狀。我們可以明顯的從這個稱號中瞭解到,白起是個戰功累累的。同時,白起也是一位嗜殺、隱狠的。

  白起一生最經典的戰役便是——長平之戰。長平之戰是一場兩國的生死大戰,當時的戰爭規模,在世界古代戰爭史上都是罕見的。可以說,長平之戰是在戰國時期規模最大的一場戰爭。毋庸置疑,白起是這場戰爭的主角,時至今日,都還有不少學者研究討論他。不僅是因為長平之戰的規模大,更是因為白起在這場戰役中最後的屠殺。

  據《史記》記載:“括軍敗,卒四十萬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計日:“前秦已拔上黨,上黨民不樂為秦而歸趙。趙卒反覆,非盡殺之,恐為亂。”乃挾詐而盡坑殺之,遣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趙人大震。”也就是說,在長平之戰後,趙將兵敗已經投降,但是武安君白起卻坑殺了四十萬的戰俘。

  但是,就《史記》的記載來說,我們可以看到,在當時白起是請示過秦昭王的,所以,白起揹負的這個“坑殺四十萬降俘”罵名其實是有些冤枉的。

  秦王為什麼殺白起

  首先,白起功勞太過強大。身為戰國四將之首***其餘三人是:李牧、王翦、廉頗***,白起的出色是無人能及的。他一生征戰三十七年,也沒有失敗過一次***史書沒有記載過他的失敗***,當強敵來臨無人敢上前掛帥的時候,白起能夠迎難而上,打下以少勝多的經典之戰,挫敗了敵人,為秦國的統一立下不世之功;當面對趙國強悍來襲時,白起冷靜面對,分析準確,針對戰役,採取措施。打下漂亮的殲滅戰。可以說,在“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的戰國時代,白起是赫赫有名的關西大將,同時官職也升到“武安君”,相當於現在的國防部最高領導者。

  另外一個方面是,在之後的戰役中,白起不肯任命,再去攻打趙國,這就讓秦王認為,白起不肯聽從自己的命令,誤會更深,直至最後白起自刎。其實,我們可以想一下,在長平之戰後,白起坑殺四十多萬的降俘,並不是自己的主意,他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所以自知罪孽深重,不想再去攻打趙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