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曼帝國的分裂凡爾登條約

  凡爾登條約***法語:Le traité de Verdun;英語:Treaty of Verdun***是分割查理曼帝國的條約。843年8月,加洛林王朝皇帝"虔誠者"路易一世的3個兒子在凡爾登***位於今法國東北部***簽訂了這一分割國土的條約。這一條約是查理曼帝國瓦解的第一階段,預示近代西歐國家的形成。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查理大帝圖片

  查理曼帝國簡介

  中世紀西歐早期的封建帝國。因建立者查理大帝***即查理曼***而得名。

  查理原是法蘭克王國加洛林王朝國王,故又稱加洛林帝國。查理大帝統治時期***768-814***,版圖西南至厄布羅河,北臨北海,東至易北河和多瑙河,南面包括義大利北半部。定都亞琛。

  查理死後,帝國陷於內戰。

  843年,根據《凡爾登和約》,帝國分裂為三部分:萊茵河以東地區稱東法蘭克王國;斯海爾德河、默茲河以西地區稱西法蘭克王國;中法蘭克王國北起北海,循萊茵河而南,包括羅訥河,直到中部義大利,仍承襲羅馬皇帝稱號。大體奠定了德意志第一帝國、法蘭西王國、義大利王國三國的雛形。

  查理大帝個人簡介

  查理大帝***Charlemagne,約742年-814年1月28日***,後人稱他查理曼,法蘭克王國加洛林王朝國王***768年-814年***,羅馬帝國的奠基人。他建立了那囊括西歐大部分地區的龐大帝國,公元800年由羅馬教皇加冕稱帝,號為羅馬人皇帝。他在行政、司法、軍事制度及經濟生產等方面都有傑出的建樹,並大力發展文化教育事業,是他引入了歐洲文明。814年1月28日逝世。查理死後不久,帝國就出現了分裂。843年他的三個孫子各自為王,東法蘭克王國成了以後的德國,西法蘭克王國成了以後的法國,東、西部之間的地區則成了以後的義大利。

  查理曼帝國凡爾登條約背景

  皇帝虔誠者路易一世***查理大帝之子***曾經安排由第一個妻子所生的三個兒子繼承產業。但從829年起,他又想把大部分領地分給第二個妻子所生的小兒子***即日後的禿頭查理二世***,從而引起長子的數次造反。

  840年路易一世死後,其長子洛泰爾即位。翌年,路易一世的另兩個兒子日耳曼人路易和禿頭查理結成聯盟,反對洛泰爾,展開內戰。

  842年,洛泰爾戰敗求和。次年,三方簽訂該條約。

  查理曼帝國凡爾登條約內容

  根據條約,加洛林帝國一分為三。洛泰爾仍承襲帝號,並分得義大利中部和北部以及萊茵河和阿爾卑斯山以西,埃斯科***斯海爾德***河、默茲河、索恩河和羅訥河以東地區,稱中法蘭克王國;日耳曼人路易分得萊茵河以東地區,稱東法蘭克王國;禿頭查理分得洛泰爾領地以西地區,稱西法蘭克王國。

  查理曼帝國凡爾登條約影響

  凡爾登條約奠定了法蘭西、德意志和義大利三個國家疆域的基礎。

  中法蘭克王國夾在東西法蘭克中間的地帶,由於種種原因沒有形成一個牢固的政治實體。在此後的歷史中,一直是法德兩國爭奪的物件,最後法國得到了南部和中部的大部分土地,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則保留了萊茵河左岸地區,北義大利先後由神聖羅馬帝國、奧地利帝國統治,1861年義大利統一成立義大利王國。

  瓜分剩下的部分構成後來的瑞士、比利時、荷蘭和盧森堡的領土。查理曼帝國的瓦解奠定了近代西歐諸國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