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歷史是怎樣的

  美國經濟指美國的經濟狀況。美國經濟依然有世界上最大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是世界第二大工業國,工業門類齊全且生產技術先進。根據目前的統計顯示,美國人民已經達到世界很高的生活水準。那麼?

  美國經濟歷史:前殖民時期

  歐洲人來到美洲之前,當地土著居民與外界鮮有貿易來往。以伊洛魁人為例,他們的經濟以狩獵採集和農業為基礎。而在歐洲人來到美洲後,當地土著居民保有的經濟體制從此被殖民者帶來的歐洲貨品,火器,皮草貿易以及後來的戰爭,疾病,原著民土地的流失等深遠的改變了。

  公元1492年,克里斯托弗·哥倫布在西班牙皇室的贊助下啟航尋找通往亞洲的新航道,卻意外的發現了“新大陸”。隨後的一百年中,英國,西班牙,葡萄牙,法國和荷蘭等國的探險家們先後來到新世界尋找財富榮耀,和推廣宗教。不過北美的荒地起初未曾給這些探險家們很多黃金和榮耀,於是他們中許多人陸續的退出了這一事業。而北美真正意義上最初建立殖民地的一批人在隨後來漂洋過海來到新大陸。公元1607年,一小股英國殖民者在現弗吉尼亞州的詹姆斯鎮建立了英國在北美最初的永久性聚居地。

  美國經濟歷史:殖民地時期

  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的漫畫,顯示美國正在鋸掉一頭牛的角***象徵同英國商業關係的斷裂***,一個苦惱的英國人正在觀看,其他的歐洲列強等著去擠奶。這幅漫畫代表了美國在獨立戰爭時期的經濟狀態。

  早期的移民者有許多不同的原因來到美國。馬薩諸塞州的清教徒想在新英格蘭建立一個純潔的宗教。其它移民者,比如說佛吉尼亞,主要的為了商業投機。英格蘭在擴大殖民地的成功以致於後來成為美國,是因為大量的使用特許持證公司。特許公司是由一群股東***通常是商人和富有的農場主***構成,他們追求個人經濟利益而且有時還會服務英國國家利益。儘管它們作為金融私有的公司,英國國王為每個專案頒發了特許狀或者經濟特權以及政治和司法許可。各殖民地通常不會短期內看到回報,但是英國投資者會把他們的特許權轉讓給本地居民。這樣做的政治影響深遠,儘管當時少有察覺。各殖民地開始建立自己的生計,社群和獨立的經濟。

  殖民地早期的繁榮歸功於毛皮貿易,但是在殖民地中,人們主要是居住在自給自足的小農場。而在少數一些小城市以及南卡羅來納和弗吉尼亞的些大型種植園裡,一些生活必需品和幾乎所有的奢侈品都通過出口菸草,稻米和靛藍來得以交換。

  支援性產業隨著殖民地的擴張而不斷髮展,各種各樣的專用鋸床和磨坊開始出現。殖民地居民開始建立造船廠,同時製造漁船隊和商船。他們也建立小型冶煉廠。到了18世紀,區域性的發展模式變得清晰:新英格蘭殖民地居民依靠造船和航運來積累財富;馬里蘭,弗吉尼亞和南北卡羅來納的種植園***其中不少使用奴隸***,主要種植菸草,水稻和靛藍;中部的殖民地如紐約,賓夕法尼亞,新澤西和特拉華主要經營作物和毛皮的航運。這個時期,除了奴隸之外,殖民地居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甚至超過了英國。而由於英國投資者的離開,土地開始向殖民地企業家開放。

  從詹姆斯一世開始***1603–1625***就受控於英國的北美殖民地,在1770年時已經在政治經濟兩方面做好了加入一場新興的自治運動的準備。爭吵最早出現在與英國的稅收和其他方面;美國人希望修改稅收和法令來滿足他們對自治的要求,但是一部分人認為,越來越多的爭吵最終將引發一場抵抗英國統治,謀求殖民地獨立的戰爭。

  崛起的中產階級借用了洛克的《再論公民政府》中的一句話“生命,自由,財產是不可剝奪的權利”作為自己的口號。和在17世紀18世紀的英國政局動盪中一樣,中產階級在政治和經濟兩個方面堅定的支援著美國革命。雖然政治上的分裂,也許並不是殖民地居民的原始目的,但是獨立並且創造一個新的國家——美國,卻成了事情的最終結果。

  美國經濟歷史:新的國家

  17***的美國憲法確定了在州際之間的商業貿易沒有關稅,整個國家是一個統一聯合的整體。在對聯邦的權利範圍的討論中,第一任美國財政部長亞歷山大·漢密爾頓持有一個很寬鬆的界定。漢密爾頓利用國債建立了強大的國家信用,這些國債被貴族們持有***因為貴族們有利益驅動將國家保持在健康的狀態下***,並利用進口關稅作為擔保。漢密爾頓相信國家能通過分散投資船運業,製造業和銀行業來實現經濟增長。他提議徵收保護性關稅來為政府支出買單,然而西部的農民很不滿政府徵收威士忌稅。1791年他從國會得到特許,成立了美國第一銀行,有效期至1811年。

  托馬斯·傑斐遜和詹姆斯·麥迪遜反對建立一個極權中央政府***相應的也反對漢密爾頓大多數的經濟政策***,但他們無法阻止漢密爾頓,因為當時漢密爾頓在華盛頓管理層裡有著很大的權力和政治影響力。到了1801年,傑斐遜當選總統之後,開始推行一個分散的土地式民主***agrariandemocracy***,被稱為傑斐遜式民主***Jeffersoniandemocracy***。其理念是保護普通民眾免於政治和經濟上的暴政。他稱讚小農們是“最有價值的公民”。在他之後的麥迪遜總統讓銀行特許證於1811年到期,但在美國經濟走下坡路之後,於1816年成立美國第二銀行。

  美國經濟歷史:成長與擴充套件

  棉花在開始時只是小規模的在南部種植,後來由於艾裡·惠特尼***EliWhitney***發明了軋棉機,可以將原棉和種子以及其他廢物分開。所以棉花開始大規模種植。因為棉花的種植,一些使用奴隸的大型種植園讓一些家庭變的非常富有。

  數以千萬計的移民向更加肥沃的美國中西部遷移。官方建立的國道和水路如“坎伯蘭大道”和“伊利運河”幫助大量移民向西部遷移並且將大量的農產品運往市場。自由黨人支援克萊的美國系統,它主張進行內部改進***道路,運河,港口***保護工業,並且建立一個強大的國家銀行。然而,自由黨人的立法程式被民主黨人阻止了。

  總統安德魯傑克遜***1829年至1837年***反對美國第二銀行,因為他認為美國第二銀行有利於他的敵人的既得的利益。在傑克遜第二次當選為美國總統的任期內,他拒絕恢復銀行的特許權並獲得了國會的支援。傑克遜反對使用紙幣,並要求向政府支付黃金和白銀硬幣。1837的恐慌使得經濟停止增長達三年之久。

  鐵路是經濟增長的重要貢獻之一。關於鐵路是否是“必不可少”的,有許多截然不同的觀點,但毫無疑問鐵路是非常重要的。鐵路為經營大規模商業運作的新的發展鋪平了道路,創造了一個為未來商業所使用的藍圖。他們首先遇到管理的複雜性,工會問題及競爭問題。由於這些徹底的革新,鐵路成為首個大規模商業企業。

  恐慌被沒有對在19世紀經濟快速成長的美國造成太大的影響.相對而言;對於美國人口成長,快數發展的農場及工業發展仍然相當穩定.當交通建設的改善和新市場的持續擴張;新的發明以及資本的投資,仍舊驅使著美國經濟引擎推動.蒸氣船的發明使得船運更加的方便及便宜;但是鐵路的發展所帶來的影響更加全面性.不像是其他的交通運輸,鐵路在發展的期間受到了政府的許多支援,例如土地徵收以及開山闢路,隧道工程...等等.並且得到了許多的民間及一些歐洲企業的私人資助。

  有一些人一夜致富但是大多數人卻失去畢生積蓄,然而願景以及海外資金,結合了黃金的發現以及對美國公共利益及私人財富的承諾,使這個國家有能力發展大規模鐵路運輸系統,奠定日後工業化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