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類的真實的勵志小故事

  如果我們能經常找一些來看看,總會有所收穫的,那麼青春類的真實的勵志小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羞辱人生之礪

  作者:崔鶴同

  人的一生,免不了會遭受大大小的羞辱。如果面對羞辱?愚者把它當做是對自己的一種打擊,往往耿耿於懷,自暴自棄,甚至一蹶不振。智者卻把它當作是對自己的一種激勵,反省自新,銳意進取,發憤圖強。

  有一次,戲劇家曹禺邀請他的朋友阿瑟·米勒來家中做客。閒聊中,阿瑟·米勒暗示道:像您這樣的老作家,肯定是包圍在一片榮耀和吹捧中吧。曹禺笑了笑,從書架上拿來一本裝幀講究的冊子,上面裱著的是畫家黃永玉給他的信。黃永玉寫道:“我不喜歡你解放後的戲,一個也不喜歡。你的心不在戲劇裡,你失去了偉大的靈通寶玉,你為地位所誤,命題不鞏固、不縝密,演繹分析也不夠透徹,過去數不盡的精妙休止符、節拍、冷熱快慢的安排,那一籮筐的雋語都消失了……”信中對曹禺的批評字字嚴厲,甚至有明顯羞辱的味道。阿瑟·米勒非常不解,如此一封使自己難堪的信,為何還精心地裱在精美的冊子裡呢?曹禺解釋道,正是這封信在不斷地鞭策著他前進,每當他覺得懶散時,他都要閱讀一下,進而激勵自己繼續向前。

  果然,曹禺在羞辱的鞭策下,又勵精圖治,創作了《膽劍篇》《王昭君》等著名戲劇作品。

  有一個年輕人從部隊退伍時,只有高中這歷,無一技之長,只好到一家印刷廠擔任送貨員。一天,他要將一整車四五十捆的書,送到某大學的7樓辦公室。當他把兩捆書扛到電梯口等候時,一位50多歲的警衛走過來,說:“這電梯是給教授、老師搭乘的,其他一人律都不準搭,你必須走樓梯。”年輕人向警衛解釋:“我是要送一整車的書到7樓辦公室。這是你們學校訂的書啊!”可是警衛一臉無情地說:“不行就是不行,你不是教授,不是老師,不準搭電梯。”他們在電梯口吵了半天,但警衛依然不予放行。年輕人心想:這一整車的書要搬完,至少要來回走7層樓梯20多趟,會累死人的。後來,年輕人無法忍受這無理的刁難,就心一橫,把四五十捆書堆放在大廳角落,不顧一切地走人。年輕人向印刷廠老闆解釋事情原委,獲得諒解,但也向老闆辭職,而且立刻到書店買了一整套高中教材和參考書,含淚發誓,我一定要奮發圖強,考上大學。我絕不再讓別人瞧不起。這個年輕人在高考前半年,閉門不出,每天苦讀14個小時,因為他知道,他已無退路可走!每當他想偷懶!懈怠時,腦海中就想起“警衛不准他搭電梯”這一被羞辱、歧視的一幕。功夫不負有心人,這位年輕人終於考上某大學醫學院。後來,他成一家著名醫院的醫學專家。他常對他的孩子說,我非常感謝那個警衛,要不是警衛的無理刁難和歧視,也許我會碌碌無為、平庸度過一生。

  羞辱人生之礪。古人說,礪乃鋒刃。人也一樣,只有經過羞辱、困難和挫折的砥礪,才能磨鍊意志,陶冶情操,增長才幹,步入成功之門。

  :成長是生命最大的犒賞

  作者:薛峰

  她出生在英國格溫特郡一個普通的家庭,父親是飛機制造廠一名退休的管理人員,母親在一家實驗室做技術員。小時候的她相貌平平,戴一副眼鏡,愛好學習,有點害羞,流著鼻涕,還比較野。她從小喜歡寫作和講故事,6歲就寫了一篇跟兔子有關的故事。妹妹是她講故事的物件。創作的動力和慾望,從此沒有離開過她。那時她夢想將來能成為一個大作家,出名的,令人崇拜的。

  長大後,她喜歡上了英國文學,大學主修的是法語。畢業後,她懷著美麗的夢幻隻身前往葡萄牙發展,隨即和當地的一名記者墜入情網。無奈的是,這段婚姻來得快也去得快。不久,她便帶著3個月大的女兒回到了英國,犧身於愛丁堡一間寒冷無比的小公寓裡。找不到工作的她,只好靠著微薄的失業救濟金養活自己和女兒。

  有一段時間,她瘋狂地寫作,寫自己的遭遇,寫人間百態,寫自己的所見所想,凡是她能想到的,她都寫了。她希望多發表文章,能以此能改善生活,希望自己能像那些成名的作家一樣,隨便寫點文字,大筆稿費就自動送到家了。但現實很殘酷,一年間她僅發表了7篇文章,其中三篇沒有稿費,只給她幾本刊物。

  沒有人知道她當時的鬱悶,她沒有人知道她的頹廢,她覺得自己快要活不下去了。生活實在太窘迫。她原本就是一個愛美的女子,正值青春,她渴望穿時尚華麗的衣服,喜歡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可每當年幼時那些斑斕芬芳的夢想再次湧現時,她都難過得哭了。

  24歲那年,她從曼徹斯特到倫敦旅遊,這次行程改變了她的一生。當行駛的火車在一個小站停下時,她看見外面有一個瘦弱、戴著眼鏡的黑髮小巫師,一直在穿過車窗對著她微笑。她微笑很可愛,很調皮,一下子抓住了她心,她突然覺得自己好像在什麼地方見過這微笑,竟然十分熟悉。於是,她萌生了一個念頭:以這個小巫師創作一部作品。這部作品是虛構的,把自己多彩的夢幻融入進去,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給人展示另一個世界。

  接下來,她開始動筆。為了節省家裡的暖氣費,她總是呆在小咖啡館裡寫作,由於沒錢買紙張,她只有把故事寫在撿來的小紙片上。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10歲小男孩,瘦小的個子,黑色亂蓬蓬的頭髮,明亮的綠色眼睛,戴著圓形眼鏡,前額上有一道細長、閃電狀的傷疤……

  儘管寫作很辛苦,但她沒有退縮,因為她不甘心領取救濟金,她相信自己的能力,即使經歷了傷害和磨難,她也要用自己的雙手吃飯。

  小說完成後,她把它寄給了她幾家出版社,但沒有哪一家出版社願意接受。那時,作為一個單身母親,她的生活極其艱辛,當然沒有錢自費出版了。後來,一個家瀕臨倒閉的小出版社冒險出版了這部小說;再後來,美國一個不入流的小製片人覺得這部小說的故事不錯,便把它搬上了熒幕。

  誰也沒有想到,在短的時間後,她的小說長期佔據了世界暢銷書榜首的位置,那家小出版社起死回生聲譽大震,以小說拍攝的電影風靡全球,那個不入流的製片人也因此躋身一流的製片人行列。

  她叫J.K.羅琳,她的作品是《哈利·波特》。《哈利·波特》一連出版七部,每部都引起轟動,備受矚目,好評如潮。已被翻譯成63種語言,在全世界的發行量已經超過4億,創造了出版史上的神話。

  在成功面前,J.K.羅琳沒有忘記自己曾經歷過的苦難,成名後,她熱衷於人道主義的慈善活動。2000年9月,她出任“單親家庭委員會”形象大使,並捐出了50萬英鎊。2003年3月,她特地為戲劇救濟基金會創作了兩部小說,將所得錢款捐助給了該基金會。2005年4月,為了紀念她的母親,她又為“多發性硬化症協會”捐了25萬英鎊。

  如今,J.K.羅琳時常出現在各種晚會上,她已不再年輕,在歲月的磨礪中,她的面龐留下了滄桑。可是,透過歲月清晰的刻痕,你會發現,她的目光是那麼清澈,她的笑容是那麼純真。她長得並不美,可她有孩子般的天真,成就了另一種美。

  她說:“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痛苦,敏感、纖細、難堪、害羞、冒失、煎熬,這都是要經歷的過程,它們都是成長所必備的無素。成長是生命最大的犒賞,值得我們去嘗試。”

  是的,成長是生命最大的犒賞,在經歷挫折與打擊後,我們才能更加體會到生命的真味,去讓自己的心靈開出一朵芬芳的花!曾經有過黯淡,但雙眸依然閃光;曾經有過雜亂,但一路奔跑成長,這就是人生最好的銘記。

  :畢業生,你可以更熱血

  作者:呂愛麗

  生命充滿驚奇。如果你以為能準確預知10年後的自己,那實在太缺乏想象力了!誰願意在故事的開端就先知道結局呢?

  不必試圖讓人生過得圓滿,而是放任自己去冒險,不斷向上。

  2005年,蘋果創辦人喬布斯在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畢業典禮上,以三個故事征服了全世界。一句“求知若渴、虛懷若愚”成了喬布斯的名言。喬布斯親自撰寫、超過百萬人傳閱、超過千萬人次在YouTube瀏覽的畢業致辭,證明了一場具有影響力的演講,能讓人終身獲益,開啟一生的成就。

  失敗不可怕面對才是關鍵

  今年的美國畢業季,最受矚目的演講之一,是“脫口秀女王”奧普拉受邀至最高學府哈佛大學演講。從一名來自密西西比的小女孩,搖身變為身價28億美元的富婆,她結束製作了25年的《奧普拉秀》,自創頻道,收視率卻不如預期。

  奧普拉在演講中分享,一年前,正值事業最低潮時,接到哈佛的邀請。她想:“當我已經不再成功時,我能對一群被公認為最成功的畢業生說什麼呢?”所幸,一年後,她所經營的頻道已見起色,在這場畢業典禮上,她終於能放聲說:“我成功扭轉頹勢!”

  以自己遭遇挫折的經驗,勉勵畢業生不該畏懼失敗的,不只有奧普拉。臺灣的清華大學,今年邀請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致辭,他分享了一段“小太保的歲月”—那段不斷與人打架、遭罰站,直至被送到管訓學校的日子,尹衍樑認為,沒有經歷過這麼混亂不堪的歲月,他不會有後來發奮唸書、力圖向上的動力。

  遭遇失敗、挫折不可怕,用什麼樣的態度面對離開校園之後的人生才是關鍵。臺灣前行政院長劉兆玄在元智大學的畢業典禮上,重新詮釋夢想的意義。他說,大家常常以為追尋夢想,等於只做喜歡的事,卻沒有釐清到底喜歡做什麼,而往往浪費了許多時間。與其等待找到喜歡做的事才行動,不如從每件小事著手,認真、努力去做,以更具創意的手法完成它,取得成就感,“慢慢的,你就會發現這些都是你喜歡做的事”。

  與其被動等待,不如積極行動。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在曾經任教的普林斯頓大學致辭時,也鼓勵畢業生對自己的人生應該具有更多想象,“生命充滿驚奇。如果你以為能準確預知10年後的自己,那實在太缺乏想象力了!誰願意在故事的開端就先知道結局呢?”

  即將步出校園的畢業生,自己的故事接下來該怎麼書寫,將由身為主角的每一名畢業生決定。

  美國總統:沒有時間為失敗找藉口

  身為美國第一位非裔總統,奧巴馬在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母校莫爾豪斯學院的演講,自然引起關注。這是一所擁有將近150年曆史的私立男校,錄取的全是非裔。

  演講中,奧巴馬勉勵該校畢業生為改善非裔族群生活努力。但他不忘強調:“取得一紙畢業證書,等於取得一塊敲門磚,你可能因此找到一份好工作,買房子,開名車。別誤會,當你揹著學貸,唸了一個學位,賺點錢是應該的,去考個法律學位吧,不過,你是不是隻想為那些有錢、有權的人辯護?或者,你也可以花些時間,為弱勢的人服務?固然,你可以去念MBA或創業,但別忘了問問自己,你的目的難道只為了盈利?

  “在成長過程中,我曾經為自己的失敗找藉口。不過,我們已經沒有時間這麼做。這是一個高度聯結、極度競爭的時代,共計數百萬來自中國、巴西、印度的年輕人和你們一起投入職場。謹記,不會有人在乎你吃過多少苦,也沒有不勞而獲。比起上一代,你們所遇到的困難顯得微不足道,如果他們能克服,你們也可以。”

  學習最快速的方法:動手做

  線上儲存服務商Dropbox執行長德魯·休士頓於今年8月7日重回母校麻省理工學院,對第147屆的畢業生髮表演說:“失敗了不重要,做對一次就好了。”勉勵他們勇於冒險,不斷向上。

  21歲那年我在一家Chili's美式餐廳裡,創立了我的第一家公司。共同創辦人安德魯·克里克和我從未創業過,我們搞不清楚是否要穿西裝到市政廳去,或者需要刻一個公司章在重要檔案上用印。其實,你只要上線去填一份表格,兩分鐘就搞定了。在吃洋蔥圈的時候,我們決定公司要提供新形態的SAT線上課程。我們把公司取名為Accolado***授予騎士爵位之意***集團,因為覺得這個詞很炫。

  回家的路上,我去買了一些名片卡。創業最重要的事顯然是製作一個標誌,再印一些名片,上頭寫著“創辦人”。第二件重要的事是在會議上發名片,向女孩們說:“對啊,我有一家公司。”

  不過,最棒的是學習各種新事物。每年暑假,我都住在兄弟會的宿舍裡,五樓有個梯子可以爬上屋頂。我會帶綠色的尼龍摺疊椅到屋頂上,閱讀一堆我在亞馬遜網站買的商業書籍。每個週末我都在讀行銷、銷售、管理等一竅不通的書。我不是想在屋頂上拿到MBA,但事實就是如此。

  兩三年後,公司開始走下坡路。有時我會突然無法思考,不知道該怎麼面對平行線的數學問題,或是3點45分由曼斐斯出發的列車。我想自己出了問題,我對自己那麼沒有生產力感到愧疚。創業是我的夢想,但或許我並不夠格。

  我想說做你喜歡的工作,但其實不是這樣的。你很容易說服自己,你喜歡自己做的事。我想了想,我所認識最快樂、最成功的人士,不只是喜歡自己做的事,他們沉迷於解決一個重要的問題,一些他們認為重要的事。

  他們讓我想到追著網球跑的狗:它們的眼神瘋狂,狗鏈被扯斷,它們衝出去撞翻所有擋路的東西。我有些朋友也是努力工作,薪酬也很好,可是他們抱怨好像被銬在辦公桌上。

  問題是,很多人無法馬上找到他們的網球。我害怕Dropbox是為了消遣才有的。我腦海裡一個小小的聲音告訴我要去做,但我一直叫它閉嘴。有時,那個小小的聲音才是睿智的。

  你們在離開學校後可能落入的最後一個陷阱是“做好準備”。請別誤會:學習是各位最重要的事,可是,現在學習的最快速方法是動手去做。

  安逸才是最大的風險

  老實說,我想我從來沒有“做好準備”。我仍記得第一批投資人點頭,問我們要把資金匯到哪裡的那一天。對24歲的人來說,那就是聖誕節,拆開禮物就是一再登入銀行網站,看著公司支票賬戶餘額由60美元跳到210萬美元,我還拍下了網頁截圖。但此時我開始胃痛了,有一天這些人會把這筆錢討回去。我到底給自己惹了什麼麻煩?

  各位都知道這種感覺,在麻省理工,我們稱之為“從消防水管喝水”。聽起來很好玩,我們都有過內出血可以證明。現在,你們要出去重新找個消防水管。

  Dropbox就是我的新消防水管。各位或許猜想到,創立這家公司是我人生中最興奮、最有趣、最充實的經驗,但我要分享的是,它同時也是最羞辱、最挫折、最痛苦的經驗,我甚至無法計算出過多少錯。

  幸好這不重要。在校時,每個小錯都像是擋風玻璃上一道永久的裂痕。但現實世界,如果你沒有在轉彎時撞上護欄,都不算超速。你最大的風險不是失敗,而是太過安逸。

  從現在起,失敗不再重要,你只要做對一次就好了。

  剛搬到舊金山時,有一晚我睡不著,便開啟電腦,在網上看到一句話:“你生命裡有三萬天。”一時興起我便拿出計算機,用24***歲***乘以365***天***,天哪,我已經過了九千天。我到底做了些什麼?

  那一晚,我恍然大悟,人生沒有熱身,沒有練習,沒有重新設定按鈕。今天在各位的畢業典禮上,你們踏入現實世界的第一天,這就是我對各位的建議。不必試圖讓人生過得圓滿,而是放任自己去冒險,不斷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