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節是怎麼來的

  六一國際兒童節***International Children's Day***,又稱兒童節,是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為了改善兒童的生活,為了反對虐殺兒童和毒害兒童的節日。

  1925年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關於兒童福利的國際會議上,國際兒童幸福促進會首次提出了“兒童節”的概念,號召各國設立自己的兒童紀念日。該倡議得到世界許多國家的贊同。大多數國家通常定為每年的6月1日,所以通常稱六一兒童節為國際兒童節。

  下面小編和大家講講。

  一、歷史來源

  1942年6月德國法西斯槍殺了捷克利迪策村16歲以上的男性公民140餘人和全部嬰兒,並把婦女和90名兒童押往集中營。村裡的房舍、建築物均被燒燬。好端端的一個村莊就這樣被德國法西斯給毀了。

  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戰爭中死難的兒童,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理事會議,中國和各國代表憤怒地揭露了帝國主義分子和各國反動派殘殺、毒害兒童的罪行。為了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為了改善兒童的生活,會議決定以每年的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

  1925年國際兒童幸福促進會倡議建立兒童紀念日,英國、美國、日本等國積極響應先後建立了自己國家的兒童節,英國規定每年的7月14日為兒童節,美國規定5月1日為兒童節。日本的兒童節很特殊,分男女兒童節,男兒童節5月5日、女兒童節3月3日。我國在1931年也曾經規定4月4日為中國兒童節。新中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於1949年12月23日規定將中國的兒童節與國際兒童節統一起來。

  自從1949年確立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以後世界各國紛紛廢除原來的兒童節而統一為“六一國際兒童節”。

  當時的很多國家表示贊同特別是社會主義國家。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將6月1日定為兒童的節日尤其是在社會主義國家。在歐美國家兒童節的日期各不相同而且往往很少舉行社會公眾性的慶祝活動。因此有人誤解為只有社會主義國家才將6月1日定為國際兒童節。為了保障全世界兒童的權益。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召開執委會決定將每年6月1日作為國際兒童節。

  二、兒童遊戲

  跳房子

  跳房子,也叫跳飛機,是一種世界性的兒童遊戲,也是中國民間傳統的體育遊戲之一,趣味性、娛樂性極強,曾深受廣大兒童的喜愛。有時就算在一塊空地上,只要有一根粉筆或樹枝,小朋友亦會在地上畫起“跳房子”的九個格,然後一起玩。

  滾鐵環

  滾鐵環,舊時漢族兒童遊戲,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盛行於全中國,直到九十年代末完全消失。

  玩家手捏頂頭是"U"字形的鐵棍或鐵絲,推一個直徑66釐米左右的黑鐵環向前跑。有的還在鐵環上套兩三個小環,滾動時更響亮。用鐵絲做一個圈,然後再做一個長柄的鐵鉤子,推著這個鐵絲圈滾著走。

  翻花繩

  翻花繩,漢族民間流傳的兒童遊戲。在中國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稱法,如線翻花、翻花鼓、挑繃繃、解股等等。這是一種利用繩子玩的玩意,只需靈巧的手指,就可翻轉出許多的花樣。在馬來西亞,翻繩用的繩子一般是橡膠圈***橡皮筋,河南東南部就把該遊戲稱為”開膠“***,國外的材料則有毛線、麻線、呢絨繩或棉紗繩等。

  彈彈珠

  打彈珠,又稱“打玻璃珠、彈玻璃球、彈球兒、打彈子、彈溜溜”,應該是一項世界性兒童遊戲,各國兒童都會玩兒。玩的人各出數枚,輸者將喪失對玻璃珠的所有權。

  跳橡皮筋

  跳橡皮筋***港澳地區常稱跳橡筋繩***是經典的兒童遊戲之一。1960年代至1990年代間極為流行,尤其深得女孩子喜愛,但進入20世紀後,隨著經濟發展和娛樂方式的增多,跳橡皮筋這種遊戲逐漸淡出了孩子們的視線。

  童年的你,都玩過那些好玩有趣的遊戲呢?六一兒童節,祝小朋友們節日快樂啊~無論什麼時候都要保持一顆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