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聲和假聲的區別

  人們日常說話的聲音為真聲,與之不同的發聲狀態所發出的聲音***如男作女聲***為假聲。兩者的詳細區別是什麼呢?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什麼是真聲與假聲

  沒有經過訓練的嗓音,由自然聲區往高處說或唱,到一定的高度就感到困難,若再高,聲音就突然改變,失去原有的音色,而變成又虛又弱又無色彩的聲音,即所謂“假聲”。

  中國戲曲界稱真聲與假聲為真嗓與假嗓,大嗓與小嗓,大本腔與二本腔等。

  我國傳統說法是男女都有真聲與假聲;

  西洋則沒有真聲之說,僅稱之為胸聲。男女都有胸聲。但假聲只限男聲。女聲只有頭聲和比頭聲更高的“哨聲”。

  真假聲是怎樣發聲

  假聲就是用聲帶的邊緣振動發聲,

  真聲就是用聲帶的中心部分振動發聲。

  其實對於至假聲的定義今真沒有一個十分標準的說法,比較流行的說法是真聲是聲帶全振動發出的聲音,假聲是聲帶邊緣部分振動和與空氣流動共同發出的聲音。由於假聲只有邊緣的聲帶參與振動,所以可以更快地振動,頻率也就更高,但是因為邊緣震動同時也帶動了周圍空氣的震動,所以顯得聲音虛無縹緲,不是很有力,音色較暗。

  人的聲帶有兩種發聲機能,即發胸聲的重機能與發假聲或頭聲的輕機能。

  發真聲以甲杓肌的作用為主,聲帶全振,邊緣圓純,聲音飽滿響亮,聲門隨音訊開合,用氣較省,一般在中低聲區使用。

  發假聲則以環甲肌的作用為主,聲帶區域性***邊緣***振動、邊緣薄,聲門閉合不嚴,有一梭形縫隙,費氣較多, 演唱時通過有意識的控制而只使部分聲帶發生振動所發出來的聲音,這種聲音比由整個聲帶都振動的“真聲”要高要弱,而且音色有一種晶亮透明的感覺,一般在高聲區使用。 簡單的說就是:如果我們能對我們的歌聲,加以適當的處理,不去幹擾聲帶的收縮時,聲帶還可以做到更多一些收縮,唱出更高的音調, 音調的升高,到了一定的限度之後,如果改變聲帶收縮的形態,使氣息僅能做到在聲帶的邊沿振動,音調又可繼續升高了.這時的歌聲高而尖銳,就是一般所謂的[假聲].當兩片聲帶完全振動時所得到的聲音,即使唱得很高總不會有假聲高.這種聲音稱為[真聲].

  什麼是真聲

  音色明亮而飽滿的一種聲音。其發聲狀態為:發聲時聲帶拉緊,兩聲帶靠攏,作整體振動;聲帶張力較強,且依張力大小來調節音的高低。真聲主要是固體振動,發出的聲音剛勁有力,明亮結實,使用中、低聲區方便自如,與人平時講話的音質比較接近。真聲發出的聲音具有強烈的“個性”。如:當我們聽某人說話就知道是誰。但真聲的音域不寬,音域約從g-f2,不產生換聲區或換聲點,在g2以上的聲音變成假聲,出現明顯的換聲痕跡。由於歌唱有音高、時值的要求,完全用真聲就不能很好的使用歌唱的要求。

  什麼是假聲

  音色帶有特殊矯揉意味的聲音。其發聲狀態為:發生時聲帶振動相對放鬆,聲帶張力不強;聲帶在拉緊的狀態下,作邊緣振動;聲音的組成既有氣體振動的成分,也有邊緣振動***固體***震動的成分。音質不同與真聲。假聲的音域從c-a2/c3,在#f2以上聲音的威力得到充分發揮。但假聲裡泛音成分少,因而中低聲區的聲音不夠結實。如果高音用純假聲,就會使得音色單調、失去“個性”、無表現力。

  什麼是混合聲

  是真聲和假聲兩者想混合的聲音。其發聲狀態為:從低聲區開始,就使聲帶邊緣變薄,參入少量假聲,隨著聲音的上行,假聲成分逐漸增多,但仍不失少量真聲。中聲區真假聲近於相半,混合共鳴較好。混合聲的音域較寬,約從a-a2/a3.整個聲區自下而上均為真假聲混合。聲音統一連貫,無明顯換聲區或換聲點。這種聲音的效果是“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假難分”,“真聲不炸,假聲不虛,混在一起”。一般說來唱高音時假聲成分多些,唱低音時真聲成分多些,唱中音時真假混合成分多些。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