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電算化舞弊方面的論文

  電算化會計舞弊是指利用業務便利、不按操作規程或未經允許上機操作,對會計電算化系統進行破壞、惡意修改、電子偷竊和人工偷竊等故意行為。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析防範與控制會計電算化系統的舞弊行為的對策

  [摘要]本文通過對會計電算化系統舞弊行為出現的原因和手法進行分析,瞭解其特徵,從而提出防範和控制會計電算化系統舞弊的方法。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系統 舞弊行為 會計軟體 內部控制

  企業在建立了會計電算化系統後,由於計算機的運算速度快、計算精度高、提供資訊全面,因而大大提高了會計工作的質量,改變了會計工作的面貌,會計核算和會計管理的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隨著會計電算化的飛速發展,利用電算化系統的弱點進行的貪汙、舞弊等違法犯罪活動也有所增加,給企業和社會造成了嚴重的損失。由於會計電算化系統的特殊性,建立一整套對會計電算化系統舞弊的防範措施和控制制度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會計電算化舞弊的手法與特徵

  會計電算化系統的舞弊是指某些人員為了達到個人目的,利用業務便利或者不按操作規程或未經允許上機操作,對會計電算化系統進行破壞、惡意修改、電子偷竊和人工偷竊等故意行為。舞弊者手法多種多樣,具體概括為以下幾類。

  1.非法改動業務資料。這是最簡單也是最常用的手法。該手法在經濟業務資料輸入計算機之前或輸入過程中,通過虛構、修改、刪除等手段來達到個人目的。

  2.非法改動軟體程式或檔案。是指舞弊者為了達到個人的某種目的,對財務軟體應用程式進行非法改動。或者通過維護程式來修改或直接通過計算機終端修改檔案中的資料。

  3.非法改動或竊取輸出結果。此類舞弊的方式主要有非法修改、銷燬輸出報表、將輸出報表送給公司競爭對手或利用終端竊取機密資訊等。

  4.其他非法操作。如冒名頂替、盜取密碼等。

  會計電算化舞弊者大多數具有相當高的計算機專業知識和熟練的計算機操作技能,作案時多采用高技術、高智慧的計算機手段。同時,舞弊者大多通過對程式和資料這些無形資訊的操作來實現其作案目的,舞弊後對計算機硬體和資訊載體可以不造成任何損害,不留痕跡,且作案時間地點不受限制,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因此,會計電算化系統的舞弊帶來的經濟損失一般都比較大。如果電算化管理系統遭到破壞,企業在恢復系統之前難以進行正常的業務活動,損失更是難以預計,甚至有可能危及到企業的生存。

  二、會計電算化系統舞弊出現的背景和原因

  會計電算化系統的舞弊現象出現的原因多種多樣,其中主要有兩個方面。

  1.會計軟體的缺陷。

  目前,市場上有數百種會計軟體,有些單位還使用自己開發的軟體,各軟體的水平參差不齊。一些企業使用的軟體安全性與保密性上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和不足,使得舞弊者有機可乘。許多軟體缺乏操作日誌記錄功能,對操作人、操作時間和操作內容沒有具體記錄,出現問題不便於追究責任。另外,資料庫缺少必要的加密措施,可以很方便的從外部開啟修改。還有一些商業軟體為了佔領市楊,為使用者提供修改以前年度賬目等功能。這些都為舞弊提供了便利。

  2.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缺陷。

  實施會計電算化,就需要建立與之相配套的一系列內部控制制度加以約束,才能充分發揮電算化的優勢。目前,不少單位沒有嚴密的管理制度或有章不循,使得會計電算化不能正常健康運轉。由於內部控制制度薄弱,操作人員可能超越許可權或未經授權的人員有可能通過計算機和網路瀏覽全部資料檔案,篡改、複製、偽造、銷燬企業重要的資料,以達到個人目的。

  三、會計電算化系統舞弊的防範與控制

  會計電算化系統的舞弊雖然隱蔽且智慧化較高,但只要採取正確的防範和控制措施,舞弊者還是無孔可入;無機可乘。

  1.選擇好的財務軟體,從源頭上進行控制。企業在實行電算化時,必須結合企業自身的特點和國家的有關規定選擇適合的財務軟體。目前.,我國已經頒佈的有關國家標準和規範主要由財政部1994年頒佈執行的《會計電算化管理辦法》、《會計核算軟體基本功能規範》、《會計電算化工作規範》、《商品化會計核算軟體評審規則》等,各地也頒佈各種地方標準,如上海市財政局頒佈的《上海市會計電算化實施辦法》等地方性標準。另外還必須注意系統許可權設定、安全性和保密性等關鍵因素。

  2.完善和健全企業電算化內部控制制度。電算化的內部控制,是指電算化投入使用後,為防止和減少可能發生的風險而採取的一切控制措施的總和。企業由於採用電算化,原有手工操作下的內部控制制度部分喪失作用,同時計算機資料處理易於篡改、舞弊,必須採取嚴密有效的措施。如:

  ***1***健全管理制度。包括機房、操作、文件和資料等管理制度.保證計算機系統正常執行和防止文件、資料等遭受非正常破壞。

  ***2***職能分隔制度。系統維護員、操作員和資料管理員應合理分工,相互制約,相互監督,預防舞弊事件的發生。

  ***3***授權控制制度。各級人員、每個工作人員都得到一定的授權,並以密碼加以控制,防止非法操作和越權操作。

  ***4***時序控制制度。嚴格電算化業務處理流程,防止重複操作、遺漏操作和誤操作。違反操作流程和操作時序要及時予以制止。

  ***5***防錯糾錯制度。電算化操作中,通過螢幕直接進行業務處理的編輯和修改,一旦存檔就不能直接修改,要修改必須通過沖銷或補充登記更正.並要說明理由、修改物件、經手人等,以備事後查證。

  ***6***計算機檔案制度。為了防止非法改動資料,必要時可把計算機檔案定義為可讀檔案、專用檔案、保密檔案;重要的檔案加以密鎖,以加強檔案資料的保護。

  ***7***建立操作日誌制度。一旦出現問題,順藤摸瓜,可以查清責任者。

  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的制度措施,還可以列舉更多,但同時還要加強計算機操作人員的思想教育,兩手並重,嚴格監督,才能防患於未然。

  3.加強審計監督。

  加強審計監督有兩層含義:一是通過審計人員對會計電算化系統的每一個環節進行核查監督,並稽核和評估內部控制制度發現內部控制系統的弱點,改善內部控制;另一個方面要提高審計人員的素質,加強對舞弊手法的識別能力,同時要加快審計電算化的開發和應用,以適應對會計電算化系統的審計要求。

  4.健全相關的法制建設。

  法制的建設和實施是對付計算機犯罪行為的有力措施。建立計算機系統的保護法律,明確計算機系統中哪些東西或哪些方面受法律保護或受何種法律保護,以及這些行為的處治辦法,從而震懾舞弊行為。

  參考文獻:

  [1]陳少華.防範企業會計資訊舞弊的綜合對策研究.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3.

  [2]高冰梅.淺談會計電算化對內部控制的影響.商場現代化,2006.

  [3]徐波.會計電算化下的財務內部控制與安全保障.會計之友***中***.

  >>>下頁帶來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