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安全管理基本知識

  傳統大型起重機械安全管理系統存在測量誤差大、群吊管控能力差、資訊整合能力低等特點。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的內容,提供給大家參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歡!

  機械安全提示資訊

  一、 訊號和警告裝置

  訊號和警告裝置的功能是用聲音或燈光提醒我們注意危險或告訴我們有危險情況。例如在機器啟動時發出的訊號提示;機器出現故障時,故障指示燈的閃爍,有的機器並伴有故障警報訊號;還有如超速報警、有毒物質洩漏的報警訊號等。

  二、 安全標誌

  安全標誌是由國家規定的安全色、幾何圖形和圖形符號構成的,用來提醒大家注意不安全因素,指導正確行為,防止事故發生的一種標誌。

  什麼是安全色呢?我國規定紅、藍、黃、綠四種顏色為安全色;為了突出安全色的視覺效果,使之更加醒目,使用黑、白兩種顏色做為安全色的對比色。黃色的對比色為黑色,紅、藍、綠三種顏色的對比色都是白色。因為這些安全色給人的視覺和心理的刺激不同,表達了禁止、警告、指令、提示等安全資訊含義,能使人們迅速發現和分辯出“危險”或“安全”,提醒人們注意和小心,從而有助於預防事故的發生。四種安全色的特點、含義和用途如下:

  ***1***紅色:紅色的特點是非常醒目,容易刺激人們產生興奮感受。且紅色光波較長,不易被塵霧所散射,在較遠的地方也很容易辨認,因此用紅色來表示禁止、停止、危險及消防裝置。

  ***2***藍色:藍色的注目性和視認性雖然都不太好,但與白色相配合特別是在太陽光直射的情況下較為明顯。因而被選用為指令標誌的顏色。表示要求人們必須遵守的規定。如“必須佩戴個人防護用具”,道路上指引車輛和行人行駛方向的指令等。

  ***3***黃色:黃色對人眼能產生比紅色更高的明度,黃色與黑色組成的條紋是視認性最高的色彩,特別能引起人們的注意,所以被選取用為警告色,以提醒人們注意。在實用中,凡是警告人們注意的器件、裝置及環境都應以黃色表示,如警告、警戒標誌等。

  ***4***綠色:綠色的視認性和注目性雖然都不高,但綠色代表新鮮和年輕,具有和平、安全等內在含義,所以用綠色來表示允許和安全的資訊。如車間內的安全通道、行人和車輛行標誌等。

  安全標誌按照功能可以分為四類:禁止標誌、警告標誌、指令標誌和提示標誌。其標準標示如下:

  1.禁止標誌

  用來表示絕對不允許人們進行的行為。其基本表示形式是帶斜槓的圓邊框,圖案背景為白色,圓環與斜槓為紅色,圖形符號為黑色。與機械安全有關的禁止標誌有以下18個:

  禁止用水滅火、禁止放易燃物、禁止啟動、禁止合閘、禁止轉動、禁止觸控、禁止跨越、禁止攀登、禁止跳下、禁止入內、禁止停留、禁止通行、禁止靠近、禁止乘人、禁止堆放、禁止拋物、禁止戴手套、、禁止穿化纖服裝。

  2.警告標誌

  提醒人們對周圍環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可能發生的危險。基本表示形式為正三角形邊框,圖案背景為黃色,邊框及圖形符號為黑色。與機械安全有關的有如下21個:

  注意安全、當心火災、當心爆炸、當心腐蝕、當心中毒、當心感染、當心觸電、當心機械傷人、當心傷手、當心紮腳、當心吊物、當心墜落、當心落物、當心燙傷、當心電離輻射、當心鐳射、當心車輛、當心滑鐵、當心絆倒、當心電纜、當心弧光。

  3. 指令標誌

  告訴人們必須按照標誌的指示做出某種動作或採用相應的防範措施。用圓形邊框表示,圖案背景為藍色,圖形符號為白色。與機械安全相關的有如下11個:

  必須戴防護眼鏡、必須戴防毒面具、須戴防塵口罩、必須戴護耳器、必須戴安全帽、必須戴防護帽、必須戴防護手套、必須穿防護鞋、必須系安全帶、必須穿防護服、必須加鎖。

  4 提示標誌

  向人們提供某種安全資訊,如標明安全設施或場所等的圖形標誌,用正方形邊框表示,圖案背景為綠色,圖形符號及文字為白色。

  勞動防護用品的使用

  勞動防護品一般是指個人防護用品,正確的使用它們,就能夠減少或防止工作中的危險源對作業人員造成的傷害。勞動防護是發生傷害事故之前的最後一道保護,勞動防護用品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使用者的生命和健康安全,因此,勞動防護用品必須嚴格保證質量,安全可靠,而且,從事危險作業的人員必須熟悉本崗位的勞動防護用品的選用、效能和正確的使用方法,並保證做到勞動防護用品的正常使用。

  1.頭部防護用品

  頭部防護用品是為防禦頭部不受外來物體打擊和其他因素危害而配備的個人防護裝備,根據防護功能不同,機械工作主要使用的有一般防護帽、防塵帽、安全帽、防靜電帽、防高溫帽、防電磁輻射帽等。在操作旋轉機械時有發生頭髮捲入纏繞的危險,或作業場所有粉塵等汙染物時,操作者都必須佩戴一般防護帽。操作者在有物體打擊危險的作業場所必須佩戴安全帽。

  2.呼吸器官防護用品

  呼吸器官防護用品是為防禦有害氣體、蒸汽、粉塵、煙、霧從呼吸道吸入,或直接向使用者供氧或清潔空氣,保證在塵、毒汙染或缺氧環境中作業人員正常呼吸的防護用具。呼吸器官防護用品按功能主要分為防塵口罩和防毒口罩***面罩***兩大類。在有大量粉塵的作業場所,作業人員一定要佩戴合適的防塵口罩。防塵口罩的種類很多,選用時要對其過濾效果、舒適性和使用者的勞動強度進行綜合考慮。對存在有毒氣體、塵霧的作業場所,必須佩戴防毒呼吸用品。有選用時,一定要認清作業環境中有毒物的性質、濃度以及空氣中的氧氣含量,根據環境特點和勞動強度科學選取有效的防毒呼吸用品。在呼吸器官防護用品使用過程中,要注意經常檢查其完好程度和有效期限,對存在缺陷和達到使用期限的,必須及時更換。

  3.眼面部防護用品

  預防煙霧、塵粒、金屬火花和飛屑、熱、電磁輻射、鐳射、化學飛濺等傷害眼睛或面部的個人防護用品稱為眼面部防護用品。機械工人常用的眼面部防護用品有焊接護目鏡和麵罩、爐窯護目鏡和麵罩以及防衝擊眼護具***有防護眼鏡、眼罩和麵罩等***。因為機械加工作業中存在大量可能傷害到眼面部的危險因素,如各種切屑、塵粒、煙霧、化學腐蝕性塗體、強光輻射等,所以,在進行機械作業時,一定要正確選用合適的眼面部防護用品。當從事金屬切削、木材加工等有切屑飛濺的作業時,要選取用防衝擊眼護具,如防護眼鏡、面罩等。當從事焊接,弧光作業時,要佩戴焊接目鏡;當從事機械熱加工等有高溫和熱輻的作業時,操作時人員應佩戴防爐窯護目鏡;從事鐳射加工作業時,必須佩戴防鐳射護目鏡。選用眼面部防護用品時,尤其是各種防護眼鏡,一定要保證其質量合格,符合國家相應的標準,這樣才能起到預期的防護效果,否則,不僅起不到相應的防護效果,而且有可能對使用者的眼睛造成其他影響或傷害。

  4.聽覺器官防護用品

  為了防止太大的聲音對人們耳朵聽力造成的不良刺激和損傷,而使用防護用品,稱為聽覺器官防護用品。聽覺器官防護用品主要有耳塞、耳罩和防噪聲頭盔三大類。機械作業一般會伴隨較大的噪聲,作業人員在選用聽覺器官防護用品時,要綜合考慮其隔音效果和佩戴的舒適性,選取適合自已的耳塞、耳罩或頭盔。

  5.手部防護用品

  用來保護手和手臂在工作中不被傷害的防護用品,也就是勞動防護手套。

  機械工人常用的手部防護用品有一般防護手套、防寒手套、防毒手套、防靜電手套、防高溫手套、防酸鹼手套、防油手套、防振手套、防切割手套、絕緣手套等。因為防護手套的種類較多,所以必須根據作業特點所需的防護要求和手套的防護功能來選取。如從事電工作業時,選用相應等級的絕緣手套;從事酸鹼作業,選用相應的耐酸鹼手套。切記不可混用,以免發生意外。每次作用前,都要仔細檢查手套的完好程度,確認其防護效能符合要求後再作用。另外,在操作旋轉機械時,禁止佩戴手套,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6.足部防護用品

  足部防護用品是防止生產過程中有害物質和能量損傷勞動者足部的護具,通常人們稱勞動防護鞋。

  機械工人常用的足部防護用品有防塵鞋、防水鞋、防寒鞋、防足趾鞋、防靜電鞋、防酸鹼鞋、防油鞋、防燙腳鞋、防滑鞋、防刺穿鞋、電絕緣鞋、防振鞋等。在選用時要根據作業特點和防護要求選取功能和大小適合的防護鞋。

  7.軀幹防護用品

  軀幹防護用品就是我們通常講的防護服。常用的有防水服、防寒服、防砸背心、防毒服、阻燃服、防靜電服、防高溫服、防電磁輻射服、耐酸鹼服、防油服。防護服的選取和手部防護用品相似。也是根據作業特點所需的防護要求和防護服的功能來選取。另外,還要注意防護服不能影響使用者的正常活動和操作;尤其是操作旋轉機械的人員,一定要保證其工作服“三緊”,即:袖口緊、下襬緊、褲腳緊,並不準系圍巾,以免發生意外傷害。

  8.防墜落用品

  防墜落用品是防止人體從高處墜落,通過繩子或帶子將高處作業者的身體系在固定物體上,或在作業場所的邊沿下方張網,以防不慎重墜落,這類用品主要有安全帶和安全網等兩種。在從事高處作業時,作業人員一定要使用防墜落用品。高處作業是指離開墜落面垂直高度2米以上的有可能墜落的高處進行的作業,使用安全帶時,一定要檢查其外觀和質量,完好無損、質量合格並沒有超過使用期限的安全帶才可使用。使用安全帶要高掛低用,保險扣必須生根,否則必須採取有效的安全措施,保證安全帶固定在可靠的物件上。

  選用勞動防護用品,除按照其防護物點和功能及作業要求選用外,不管是生產企業還是作業人員還應該遵守以下規定:

  ***1***勞動防護用品是生產必需品,勞動者所在單位要免費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防護用品。

  ***2***勞動防護用品的使用單位不得以貨幣或其他物品替代應當配備的勞動防護用品。

  ***3***使用者必須瞭解所使用防護用品的效能和正確的使用方法,並根據不同的使用場所及工作崗位的不同防護要求,正確選擇效能符合要求的防護用品。絕不能選錯或將就使用。

  ***4***使用前要對勞動防護用品的防護功能進行嚴格檢查,對不合格、損壞或磨損嚴重的必須及時進行更換。

  機械傷害急救常識

  機械傷害造成的受傷部門可以遍及我們全身各個部位,如頭部、眼部、頸部、胸部、腰部、脊柱、四肢等,有些機械傷害會造成人體多處受傷,後果非常嚴重。現場急救對搶救受傷非常關鍵,如果現場急救正確及時,不僅可能減輕傷者的痛苦,降低事故的嚴重程度,而且可以為爭取搶救時間,挽救更多人的生命。作為一個機械工人,學一些有關機械傷害的急救知識,對自己和對工友都是非常有用的。

  一、傷害急救基本要點

  ***1***發生機械傷害事故後,現場人員不要害怕和慌亂,要保持冷靜,迅速對受傷人員進行檢查。

  急救檢查應先看神志、呼吸、接著摸脈搏、聽心跳,再查瞳孔,有條件者測血壓。檢查區域性有無創傷、出血、骨折、畸形等變化,根據傷者的情況,有針對性地採取人工呼吸、心臟擠壓、止血、包紮、固定等臨時應急措施。

  ***2***讓人迅速打急救電話,向醫療救護單位求援。記住報警電話很重要,我國通用的醫療急救電話為120,但除了120以外,各地還有一些其他的急救電話,也要適當留意。在發生傷害事故後,要迅速及時撥打急救電話,撥打急救電話時,要注意以下問題:

  1. 在電話中應向醫生講清傷員的確切地點,聯絡方法***如電話號碼***、行使路線。

  2.簡要說明傷員的受傷情況、症狀等,並詢問清楚在救護車到來之前,應該做些什麼。

  3. 派人到路口準備迎候救護人員。

  ***1***遵循“先救命、後救肢”的原則,優先處理顱腦傷、胸傷、肝、脾破裂等危及生命的內臟傷,然後處理肢體出血、骨折等傷。

  ***2***檢查傷者呼吸道是否被舌頭、分泌物或其他異物堵塞。

  ***3***如果呼吸已經停止,立即實施人工呼吸。

  ***4***如果脈搏不存在,心臟停止跳動,立即進行心肺復甦。

  ***5***如果傷者出血,進行必要的止血及包紮。

  ***6***大多數傷員可以毫無顧忌地抬送醫院,但對於頸部背部嚴重受損者要慎重,以防止其進一步受傷。

  ***7***讓患者平臥並保持安靜,如有嘔吐,同時無頸部骨折時,應將其頭部側向一邊以防止噎塞。

  ***8***動作輕緩地檢查患者,必要時剪開其衣服,避免突然挪動增加患者痛苦。

  ***9***救護人員既要安慰患者,自己也應儘量保持鎮靜,以消除患者的恐懼。

  ***10***不要給昏迷或半昏迷者喝水,以防液體進入呼吸道而導致窒息,也不要用拍擊或搖動的方式試圖喚醒昏迷者。

  二、 現場急救技術

  1.人工呼吸

  口對口***鼻***吹氣法是現場急救中採用最多的一種人工呼吸方法,其具體操作方法是:

  ***1***對傷員進行初步處理:將需要進行人工呼吸的傷員放在通風良好,空氣新鮮、氣溫適宜的地方,解開傷員的衣領、褲帶、內衣,清除口鼻分泌物、嘔吐物及其他雜物,保證呼吸道暢通。

  ***2***使傷員仰臥,施救人員位於其頭部一側,捏住傷員的鼻孔,深吸氣後,將自己的嘴緊貼傷員的嘴吹入氣體。之後,離開傷員的嘴,放開鼻孔,以一手壓傷員胸部,助其撥出氣體。如此,有節律地反覆進行,每分鐘進行15次。吹氣時不要用力過度,以免造成傷員泡破裂。

  ***3***吹氣時,應配合對傷員進行胸外心臟按摩。一般地,吹一次氣後,作四次心臟按摩。

  2.心肺復甦

  胸外心臟按摩是心臟復甦的主要方法,它是通過壓迫胸骨,對心臟給予間接按摩,使心臟排出血液,參與血液迴圈,以恢復心臟的自主跳動。其具體操作方法是:

  ***1***讓需要進行心臟按摩的傷員仰臥在平整的地面或木板上;

  ***2***施救人員位於傷員一側,雙手重疊放在傷員胸部兩乳正中間處,用力向下擠壓胸骨,使胸骨下陷3—4cm,然後迅速放鬆,放鬆時手不離開胸部。如此反覆有節律地進行。其按摩速度為每分鐘約60—80次。胸外心臟按摩時的注意事項:

  ① 胸部嚴重損傷、肋骨骨折、氣胸或心包填塞的傷員,不應採用此法。

  ② 胸外心臟按摩應與人工呼吸配合進行。

  ③ 按摩時,用力要均勻,力量大小看傷員的身體及胸部情況而定;按壓時,手臂不要彎曲,用力不要過猛,以免使傷員肋骨骨折。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