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管理的專業知識有哪些

  隨著當前國內外旅遊業的高速發展,我國旅遊業尤其是入境旅遊市場對從業人員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對從業人員的素質和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旅遊管理專業知識的內容,提供給大家參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歡!

  旅遊管理專業知識

  首先回答最基本最核心的問題:什麼是旅遊管理專業?

  由此可以拓展出來很多問題:旅遊管理專業的設定、內容、就業、前途發展等,之後會討論。

  答:按我現在的理解,旅遊管理應該是“旅遊產業的管理”。放到國內這個範圍來講,旅遊管理專業研究的就是與國民經濟第三產業當中的旅遊產業相關的部門、制度、流程、人力、物力等現象、規律的研究和管理。是一門產業學問。是隨著我國旅遊產業的不斷髮展和地位、比重的不斷增強而產生髮展到被各位熟知的專業。

  所以,對於部門、制度、流程、人力、物力的管理就是這門專業設定分科內容的主要依據。隨著旅遊業的不斷髮展,旅遊管理專業的地位也在不斷抬升。2010年我入學時,旅遊管理還是管理學工商管理類下的二級學科,而2012起是與工商管理類平行,下設有旅遊管理、酒店管理和會展管理3個二級學科的一級學科,而“旅遊管理與服務教育”屬於旅遊管理類下的特設專業,就像文學類裡的祕書學、農學裡的菸草學等。

  我國旅遊產業管理的最高部門是國家旅遊局,屬於歸國務院領導的副部級,下設到縣各級行政管理機構。法律制度有最近剛頒佈的《旅遊法》,導遊法、旅行社管理條例等具體法規。除了行政上的部門和制度,在市場上也有很多的機構和商業主體屬於旅遊管理的範疇,在國內都有不同的協會組織但統一歸旅遊局領導,當然也在工商局,稅務局,文化部等部門的監督管理之下,比如旅行社、酒店、旅遊景區等,由此就瞥見旅遊管理的大範圍關聯性和操作的複雜性。這也是為什麼旅遊管理會成為一門一級學科的學問的原因。

  放幾個資料:到2012年末,全國國內旅遊人數29.57億人次,收入22706.22億元人民幣,分別比上年增長12.0%和17.6%,全國納入統計範圍的旅行社共有24944家,星級飯店11367家,五星級飯店640家,四星級飯店2186家,三星級飯店5379家,全國共有高等旅遊院校及開設旅遊系***專業***的普通高等院校1097所,在校生57.62萬人;中等職業學校1139所,在校學生49.72萬人,兩項合計,旅遊院校總數2236所,在校學生為107.34萬人。由此可見,國內旅遊需求我國的旅遊業處於改革創新、趨於穩定的大需求、大發展階段,正是需要注入人才進行深化改革和系統管理的時候,政府多次提出關於大力發展旅遊事業的意見,並提出了建設世界旅遊強國的目標。

  ***以此來反駁“讀旅遊管理無用論”和“旅遊管理淺薄論”***

  為什麼學旅遊管理?去哪裡學旅遊管理?怎樣學、怎樣學好旅遊管理?向誰學?學多久?等一系列的問題。

  首先,我認為,進入大學之前主動了解一個專業,到進入大學之後接受一個專業再到畢業之後的就業都會對某個專業產生不同階段的認識。***談到這,很多人可能會抱怨制度,例如報考時每個專業都不瞭解,大學上了半年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專業等等,都是客觀存在的,不是我們現在能夠改變的,對於制度體制的抱怨只能等到你發展到體制之上才有可能去改變它,這是廢話。***

  在不同的認識、在認識的過程中我相信絕大多數人堅持的原則都是興趣。興趣使然、一切都會很自然。比如樓主,中學階段就經常組織同學乘自家的公交去郊遊、爬山,自己也總結了幾條出遊的路線和旅行中節目的安排等等。到大一時我發現當年現代旅遊業之父庫克大叔的旅遊霸業當年不也是靠簡單的包車旅行發展起來的麼,由此興趣讓我選擇並最終決定投身於旅遊管理專業。***這是為什麼學的解釋,簡單總結:自己喜歡感興趣***

  其次,擇校,甚至涉及出國與否的問題。對於出國我瞭解的不多就乾脆忽略不講不誤導大家,但不代表出國學旅遊就不是一個好的選擇。第一個問題就已經提到,我國現在有這麼多的開設旅遊管理專業的高等院校,該怎麼選擇呢?我們模仿愛因斯坦的成功公式A=X+Y+Z。來回答這個問題***學過高等數學的泰勒公式之後你會發現這個公式是多麼的有現實意義,很多事物的影響因素都可以理解為有無數多個,按照決定性大小依次排列,取前幾個的值就能接近於最終的值***。對於高三畢業生,A可以理解為一個滿意的適合你的學校,這個X就是高考分數,決定你這次能上什麼級別的學校,Y可以簡單理解為這個專業在這個學校的牛逼程度,Z可以理解為這個學校所處的城市等環境因素,也可以理解為在什麼城市。好了,公式列好了。

  滿意的學校=高分數+好專業+好城市。

  分數的原因就不解釋了,專業的好壞往往和學校的牛逼程度不成正比,選擇一個學校一般但是旅遊管理這個專業牛逼或者是有特色的學校也是很好的選擇。如果分數一般,能選的學校一般專業一般怎們辦?選一個好城市,第一點也提到了旅遊業是一個關聯度很高的產業,一個城市旅遊發展的好壞都可以從很多側面反映出來。那怎麼選呢?這裡只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分析下這個城市國民三個產業百分比,第三產業佔的比重越大或增長速度越快往往旅遊業發展越好,對於學習旅遊管理選擇一個什麼樣具體的學校就不多解釋了。

  學好旅遊管理的方法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先來了解一下旅遊管理這個學科都學什麼。首先旅遊經濟學,這個看不懂時會說是雞肋,看懂了就彷彿懂了旅遊的一切的一個學科。其次是旅遊資源學***旅遊的客體,旅遊開發需要研究的主體***、心理學***研究旅遊者的工具***、市場營銷***瞭解旅遊市場的基礎***、主要部門管理學***瞭解以後工作單位的基礎課***等。此外,數學、英語、其他外語、統計學、策劃、營銷、導遊、飯店、交通、會展等都是工具課和業務課。我想在國內學旅遊管理學的差不多都是這些吧。不管是4年還是3年,要想學好都需要經過一個由不知到知,有知到懂,由懂到用的過程,也就是把所學上升為理論再下放到實踐的過程。

  再解釋怎麼學好之前我還想談一談旅遊管理專業課程。為什麼要學這些課程?就是WHY?***以此來反駁那些“旅遊管理專業設定無用論或雞肋論”***

  首先我們來看主幹學科,經濟學,心理學,市場學,營銷學,管理學等都是讓你瞭解旅遊業的主體的,這就好比你看一部電視劇,再看之後的劇情之前,你得梳理好主要人物的關係吧,這就是學習主幹課程的基本原因之一。旅遊業中,每年數十億的旅遊者,製造萬億元的經濟增長等巨集觀現象以及旅行社內部的人員設定等微觀的現象都需要你去了解,之後才能在具體的業務學科中融會貫通。

  其次,業務課很重要也很實際,為什麼要學無需解釋了吧。

  最後是數學、外語這樣的課。我想說的是,這些都是工具課也可以理解為技能課,作為技多不壓身,多掌握一門工具性學科對以後的工作和研究都很有幫助。提一點,旅遊管理專業的研究生考試需要考數學和英語,所以如果想要考研的話打好基礎也有必要。

  要想真的學好,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武裝自己的大腦,我們也用第2點中用過的公式來解釋:A為好的旅遊管理知識體系;X為好的學習方法;Y為大量的學習,也就是學習的時間;Z就是多去做,多實踐。

  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方法,所以在方法中沒有最好只有好並且適合。但好的方法都有共同的特點,首先保證的是上課有收穫,如果上課期間完全是用作玩手機、睡覺的話,課下再努力也是不好的方法。其次是要與他人有交流,很多想法和經驗都是靠交流來得到的,和老師和同學和網友都是可以通過交流來學習的。再其次就是要做到課下有用功,無論是預習、複習、還是拓展閱讀、做作業、寫論文都是要課下努力做好的,所以我們又得出了第3個公式:

  好的學習方法=課上有收穫+與他人有交流+課下有努力

  說的具體一點就是,即使不當學霸、學神,為了對得起自己的學費該上的課也要好好上,不然大學學旅遊管理這幾年你會發現你連最基本的旅遊知識都不具備。

  學習旅遊管理的方法推薦

  1、圖書館,學校裡最適合安放心靈的地方,多翻翻書,藉藉書,即使不知道看什麼、看不懂,等你借到一百本,去圖書館管理系統裡查閱下自己的借閱記錄,總結一下自己對什麼方面比較感興趣,對症下藥,會很快找到突破點。

  2、網易公開課。網站,APP都可以看,上面都是世界各個領域的牛人們做的演講,看自己感興趣的往往會激起許多靈感。也是學習數學、英語等學科的良好工具。ps:各大視訊網站都有公開課頻道的,網易最佳。

  3、百度網盤:相比360網盤,百度網盤的內容純淨,實用的多。裡面有用不完的學習資料,海量,真的是海量。

  4、可可英語軟體,我給很多人推薦過,也許這個英語軟體也有很多缺陷,但是有了它免去了下載VOA、BBC、CNN,新概念等其他軟體,這個軟體其中都融合了前幾個的內容,可謂多而全。

  5、學習網站,平時有意識的蒐集相關的,我在這推薦幾個:例如考試8,普特英語網,考研論壇、WIKIMBA智庫等。

  6、報刊、期刊:CHINADAILY 學校應該能買到的英文報紙,中國知網等學術網站通過學校的校園網可以下載論文期刊拓展閱讀。

  7、論壇、QQ群等。

  怎樣利用時間、怎樣去實踐的問題。

  大學生活很豐富但有時也很雜亂無章,有時會搞的人很累,所以利用好時間做自己喜歡並對自己有益處的事是相當重要的。關於大學在校期間的實踐,也是要保證,有效、有益。

  關於時間。首先,控制好睡眠時間,其次選好運動發洩專案保持身體心理健康,其三,多總結,多給自己節點才會有巨集觀的時間觀念。就這幾點。

  關於實踐,可能很多人是為了賺錢,為了獨立,但是記住我們是學生,學旅遊管理的學生,如果不是對專業沒有興趣,就不要為了眼前的那一點利益去當一個兼職學生,適當的體驗其他職業可以尋求自己真正的興趣所在也可以尋找自己與社會的差距,但是過了就不好了。

  樓主在當過星級酒店的門童、擺過地攤、做過婚慶、傳過菜、收過桌、在普通的小火鍋店幫過忙、也帶過團、背過導遊詞、發過小廣告、當過有償蘿蔔充場面、也騎著電輪送過貨。當然感覺還是學習的感覺最好,比種地、下工地這些上大學之前做過的事更不知舒服了多少倍,所以把學習搞好也是要對得起自己的選擇。

  大學幾年,把該考的幾個證拿了,也就是分好時間節點實現分階段目標,適當的去實踐去掙錢,但也可以通過掙獎學金這種高階的方法。時間和實踐結合好,大學就能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