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孩子語文學習興趣

  漢語是我們的母語,而漢語的學習可謂伴隨我們的終身。呢?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提高孩子語文學習興趣的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提高孩子語文學習興趣的方法篇一

  第一,讓學生從寫好每個字開始學好語文。學生在某一階段語文學習的情況如何,只要看一下他的字就行了。因此,我希望我們的家長可以經常看看孩子的作業本,假如發現孩子近階段的字比較潦草,就有必要和孩子交流一下,讓孩子認真寫好每個字,讓孩子靜下心來學習。

  第二,要重視孩子語文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語文要學好,有些東西像造樓房時的磚頭等建築材料一樣,是必須牢固掌握的。這些基礎知識主要包括:字詞,成語,要背誦積累的古詩、文言文等。這些基礎知識要靠孩子花功夫去掌握,一般男孩子語文學得比女孩子差,就因為男孩子貪玩,不肯花功夫去掌握這些基礎知識。所以家長要監督孩子認真完成作業,尤其是老師佈置的口頭作業,一定要監督落實,要配合好老師的要求。有些家長可能認為如果這些事情家長都做了,還需要老師做什麼?其實不然,一個老師要面臨五六十個學生,肯定不能一一照顧,而家長面對的只是一個孩子。打個比方,如果老師是醫生,他主要負責給學生診斷學習方面存在的問題,而讓學生徹底改正問題,還需要家長這個護士做精心的護理工作。

  第三,幫助孩子提高閱讀和寫作水平。關於閱讀水平的提高,我認為可以找一些比較好的歷年真題,把其中的閱讀部分拿出來做,然後比對標準答案。仔細分析你錯了的地方,久而久之,他們的閱讀水平肯定會有所提高的。關於作文,想要一下子提高作文水平是很難的。作為家長可以做好以下幾件事情。一是可以幫孩子買些課外書看看,可以是優秀作文書,你有空的時候也可以讀讀孩子的書,和孩子一起聊他們看的書,這樣,他們閱讀的興趣會更濃。二是可以經常和孩子進行交流,跟孩子說說怎樣做人的道理,孩子要寫好作文,先要學會做人。懂事的孩子才能寫出優秀的作文來。另外,你也可以想辦法讓孩子的經歷豐富一些,生活豐富了,孩子的作文才有內容可寫。三是要督促引導孩子寫好每週一次的週記。

  提高孩子語文學習興趣的方法篇二

  1、發揮父母的榜樣作用。言傳不如身教。父母熱愛學習是最大的鼓勵。在學習氣氛濃厚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往往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

  2、當孩子開始進入軌道時,就要買一些優秀的作文給他看,讓他在別人的文章中學得許多知識。時間長了就給他出一些作文題目等他寫作文,然後看一下他是怎樣寫,在看別人怎樣寫,在談談老師自己怎樣寫,通過怎樣反覆的訓練,他在以後的文章中就會從多角度思考,這樣才寫出好的文章。

  3、找一些帶有童年的書籍給學生看,讓他在這些文章中找到童年的樂趣。同時引入現在的書籍中讓他自己學習,給他講讀懂了也同樣找到許多樂趣,然後給他逐一分析,仔細講解書中的具體內容,讓他知道每一句話中都有不同的意義。同時家長也要在平時生活中給予引導。

  4、從孩子的某一特長出發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每個孩子都有優點,家長可以通過孩子的優點、特長和成功,趁機培養學習興趣和毅力,取得較好的效果。

  5、家長對孩子要多表揚鼓勵,少指責打罵。孩子都有自尊心,當孩子的點滴成績被大家認可時,他們倍感自豪。家長不要放過每個值得表揚的機會,如孩子某天拿起筆亂畫,你就利用這個機會對他說:“你真能幹,知道用筆畫東西了。”孩子在看小人書,就說:“哎呀,我兒子***女兒***真乖,知道自覺學習,我真喜歡這樣的孩子。”如果孩子好動,不要光責怪他,而要對他說:“你是個聰明的孩子,如果改掉某某缺點,你就是最棒的。”當孩子取得一點成績後要讓他感受到成功的喜悅,要讓他知道成功是多麼快樂,於是他下次會照樣去做的。這種溫和的表揚方式很容易被孩子接受,孩子也不會因一次成績不好而失去學習興趣。

  6、書本知識是最主要的,當孩子有點學習的興趣時,加強對書本知識的學習,預習新課和複習以前學習的功課,背寫生字、以及文章中的詞語、成語、經典的句子。然後叫他怎樣把這些詞語、成語、經典的句子運用到生活中來。

  7、目標傾斜法。不管多麼痛苦的作業,只要前方有自己最期待的東西,就不會感覺特別痛苦。這就是“目標傾斜法”。比如,加強日記的訓練,堅持每天寫一篇日記,記生活中一些最有趣的事情,用最好的語句描述出來,然後給他分析和講解。家長在孩子“痛苦”作業後給以一定的報酬等。

  提高孩子語文學習興趣的方法篇三

  首先,我們可以從漢字上引起學生的興趣。

  比如許多小朋友對於某個漢字,他可能認識它,知道如何給它注音,如何組詞,但是這個字究竟是什麼意思,它為什麼會有這個意思小朋友可能不知道。在這裡,我們就可以講解一些學生們不知道的東西,既拓展知識面,最重要的是可以吸引學生的興趣。

  比如,貝這個字,許多小朋友都認識它,那貝是什麼意思呢?貝殼。可能大家都會這樣說,而除此之外呢?其實,貝最一開始是指帶有硬殼的水生軟體動物的總稱,也指硬殼。在這裡,我們就可以講述鷸蚌相爭的故事,吸引學生興趣,拓展他的知識面,並且可以向他傳達一定的寓意。而且由於貝殼在古代的珍奇,美觀耐磨,所以,它還有著貨幣的功能。之後還有仿貝幣,銅貝幣等,直到秦朝才開始停止使用它。所以,現在一般和錢有關的字都帶有貝的部分,比如貨,貴,貸,貧等等。

  從漢字的含義,到漢字的使用,每一點都可以有吸引學生學習興趣的地方。

  其次,在小低年級的閱讀上吸引學生。

  因為一、二年級的學生,他們的思維還是以形象思維為主,學習行為依賴視覺圖式,對具體事物的興趣遠遠大於對抽象知識的興趣。所以,無論是在課堂還是家裡,我們都可以給孩子講一講繪本故事。然後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可以不採取直接給孩子講述故事的全部內容的方式,而是可以採取提問的方式。比如在《小豬變形記》中,我們就可以先問孩子,在封面我們可以看到什麼,孩子可能會說,看到了一直帶有彩色翅膀的豬。

  除了圖片以外,我們還可以提示孩子,在封面上還有一些字都代表了什麼啊。然後看一看繪本,在開始的時候,可以問他,小豬為什麼想要變形啊?猜一猜它可能都變成了什麼啊?通過封面,你覺得最後的結果可能是什麼呀?等等一系列的問題。這些問題都可以充分的調動孩子的好奇心,激發他的想象能力,從而引起孩子對於閱讀的興趣。

  最後,通過培養學生自信心促進學習興趣。

  在小低年級的孩子很多都可能會有著強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所以我們也要經常對孩子進行鼓勵,尤其是家長的鼓勵,告訴他“你真棒,你做的很好!”然後通過大人和周圍環境的肯定,給孩子建立一種良好的氛圍,讓他相信自己,讓他敢於去表達自己,表現自己,從而提高他對參與事物和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