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孩子出生6個月到3歲期間都是很容易就生病的,這段時間也是寶寶提高免疫力的關鍵,媽媽們在這段時間內要好好地給孩子補充營養,提高孩子的免疫力。那麼到底應該怎麼做呢?

  一、按時進餐

  如果寶寶進餐的時間沒有規律,這也是導致寶寶暴食或偏愛零食的原因。不吃早飯,寶寶的思考力和集中力就會下降;不按時吃午飯,寶寶會因晚上暴食而肥胖,而且臨睡前讓寶寶吃得太飽,會增加他的腸胃負擔,影響睡眠,使免疫力下降。保證寶寶按時進餐是媽媽們的首要任務

  二、以進食易消化、易吸收的飯菜為主

  不好消化的飯菜會增加寶寶腸胃負擔,很容易使寶寶失去吃的興趣,使免疫力下降。因此,寶寶吃的飯菜應以易消化、易吸收為住,不要一次讓寶寶吃得太多,讓寶寶每頓都能均衡進食。

  三、不偏食

  每種食品的營養成分都不盡相同,即使同為蛋白質食品:瘦肉、鮮魚、ji蛋、大豆、豆腐等,它們的蛋白質含量也各不相同,因此應交替讓寶寶攝取各種事物,只要攝取的營養均衡,寶寶的免疫力才會提高。

  四、學會細嚼慢嚥

  人的唾液中含有一種名為"腮腺激素"的物質,它能夠促進分泌人體生長所需的荷爾蒙,提高免疫力,因此吃飯時應想辦法讓寶寶充分咀嚼以促進腮腺激素的分泌。但由於嬰兒乳牙未齊,總喜歡把食物在嘴裡含一會兒就囫圇吞下去,不能養成充分咀嚼的習慣,因此媽媽們要注意提醒寶寶吃飯時要細嚼慢嚥。

  五、多吃"硬"食物

  寶寶有牙以後,可適當喂一些較硬一點的食物。例如:喂一些蘋果、蔬菜莖之類的東西和一些有適當硬度的糙米飯,以培養寶寶細嚼慢嚥的良好習慣。

  六、少吃肥膩和加工食品

  現在許多飼養業主為使豬、牛等肉類的肉質細嫩,常在飼料中加入雌性激素,而這些激素會影響寶寶的生長和降低寶寶的免疫力。同樣,火腿、香腸等加工食品中含有的各種食品新增劑,也不要讓寶寶多吃。

  七、儘量遠離碳酸飲料、甜食和油炸食品

  過量甜食會妨害寶寶骨骼中鈣的形成,嚴重時還會分解寶寶骨骼和和牙齒中的鈣。吃太多的油炸食品則會導致寶寶肥胖,而碳酸飲料由於糖份和磷酸的含量過高會對寶寶骨骼的代謝造成不利影響,因此這些都應讓寶寶少吃或不吃。

  八、控制快餐

  漢堡、薯條、麥香ji等快餐是多數寶寶喜愛的食品。但這些食品熱量很高但營養成分卻很低,常吃會使寶寶發胖,還會導致寶寶體內營養不平衡,此外,由於這些食品中還添加了大量的人工調味料,妨礙寶寶體內廢物的排洩,會使寶寶身體發胖,降低寶寶免疫功能。

  九、食物別太鹹

  食物過鹹會刺激寶寶的腸胃,使消化力降低,並且長大後患高血壓等成人病的機率會大大提高。因此寶寶吃的食物應以清淡為主,對於寶寶來說,調味料只需成人的一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