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貨幣物價練習題及答案

  為了提高大家高考政治的答題能力,強化知識點的理解運用,下面是小編帶來的,供各位考生備考練習。

  高考政治貨幣物價練習單選題

  1.比特幣***注:跟騰訊公司的Q幣類似,可以在網上任意購買虛擬裝備,也可以購買現實生活中的物品***作為一種金融創新產品其價格一路攀升,2013年12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釋出《通知》說:“比特幣是一種特定的虛擬商品,不具有與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但是,作為一種網際網路上的商品買賣行為,普通民眾在自擔風險的前提下擁有參與的自由。”這說明***  ***

  ①金融創新必須以制定規則為前提 ②比特幣在特定情況下具有貨幣的某些職能 ③比特幣只能在我國國內流通使用 ④比特幣的使用是公民個人的經濟行為

  A.①② .②③

  C.②④ .③④

  答案 C

  解析 題意表明,比特幣只是虛擬商品,不是法定貨幣,但可以用它購買商品,因此具有了貨幣的某些職能,如流通手段職能,故②符合題意。題中並沒有涉及比特幣的使用範圍,故③與題意無關。比特幣是一種金融創新產品,普通民眾擁有參與的自由,但題意並沒有涉及其創新的規則,故④符合題意,①與題意無關。

  2.關於幸福的話題,有人認為“若因為你變富而使我受損失,我不覺得幸福;若因為我變富而使你受窮,我同樣不覺得幸福;但若你或者我在變富的同時不損害他人的利益,那才是幸福。”對此我們可以這樣解讀***  ***

  ①君子愛財應該取之有道,同時要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②在鼓勵人們致富的同時要提倡回報社會和先富幫後富

  ③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係是建設幸福中國的重要條件

  ④要發揮自己的相對優勢,才能在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

  A.①② .②③

  C.③④ .①④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沒有涉及到效率與公平的關係,故③不符合題意;材料主要強調的是我富的同時,沒有給別人帶來損害,那才是幸福,沒有體現競爭,④不符合題意。

  3.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向中國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電信運營商發放了4G牌照。這標誌著中國4G時代的大幕正式開啟。4G與3G最大的不同,是4G頻寬非常寬,速度非常快,費用非常高。對此,網友紛紛表示:“好用不貴”才應該是先進技術的關鍵詞。網友的心聲告訴我們***  ***

  A.使用價值的大小決定價格的高低

  B.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

  C.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體

  D.科技含量的高低決定價值量大小

  答案 C

  解析 “好用”講的是商品的使用價值,“不貴”講的是商品的價值,故選C項。

  4.***2014·咸陽二模***假設生產一件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為4小時,價值為80元。如果生產者A生產該商品的勞動時間為2小時,那麼,A在8小時內生產的使用價值總量、個別價值總量和單位商品的價值量分別是***  ***

  A.2個、80元、50元 .2個、320元、160元

  C.4個、80元、160元 .4個、320元、80元

  答案 D

  解析 單位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根據題中材料“生產一件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為4小時,價值為80元”,可以得出該商品的單位商品價值量為80元;使用價值總量指的是商品的數量,個別價值總量等於商品數量乘以單位商品價值量,根據題中材料“生產者A生產該商品的勞動時間為2小時”,可以得出A生產者8小時內生產的使用價值總量為8÷2,即4個,A生產者8小時內生產的個別價值總量為80×4,即320元。因此,答案是D項。

  5.***2014·德州二模***近年來,水汙染問題日益引發關注,越來越多的居民開始選購淨水器。淨水器售價上漲的走勢成為該行業發展的催化劑。不考慮其他因素,能正確反映這種變動傳導效應的是***注:D為需求曲線,S為供給曲線,D、S為變動前,D1、S1為變動後******  ***

  A.①→③ .①→④

  C.②→③ .②→④

  答案 B

  解析 水汙染問題引發居民選購淨水器,屬於非價格因素變動對消費者需求量的影響,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情況下,應該是“需求曲線的線移動”,而不是“需求曲線上的點移動”。依題意可知,在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受水汙染問題影響,人們對淨水器的需求量增加,①影象符合要求。淨水器售價上漲的走勢成為該行業發展的催化劑,屬於價格因素變動對供給量的影響,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情況下,應該是“供給曲線上的點移動”,而不是“供給曲線的線移動”,④影象符合要求。故選 B項。

  6.2013年我國S公司生產襯衫的總成本為人民幣50元/件,出口到M國後,用M國貨幣表示售價為10 M元/件,2013年該公司襯衫出口到M國的成本利潤率為40%。2014年,假如M國貨幣兌換人民幣的匯率下跌了10%,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為保持相同的利潤率,該公司要將成本控制在人民幣***  ***

  A.37.8元/件 .40元/件

  C.45元/件 .42.5元/件

  答案 C

  解析 首先計算出用M國貨幣表示的該襯衫的成本為:10÷***1+40%***=50/7 M元;再計算出2013年M國貨幣兌換人民幣的匯率為:50/7÷50=1∶7。然後,根據題意2014年M國貨幣兌換人民幣的匯率下跌了10%,可得2014年M國貨幣兌換人民幣的匯率為:1∶7***1-10%***=1∶6.3。那麼,2014年每件售價為10 M元的襯衫,用人民幣表示其售價為63元,為了保持成本利潤率為40%不變,則每件襯衫的成本應為:63÷***1+40%***=45元。故選C項。

  7.閱讀人民幣匯率中間價走勢圖***人民幣元/1美元***

  注:我國自2014年3月17日起,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由1%擴大至2%。

  假定其他情況不變,據上圖推斷***  ***

  ①總體上看,2013年11月以來人民幣在升值 ②總體上看,2014年1月以來人民幣在貶值 ③人民幣匯率雙向合理波動總體上不利於到國外留學、旅遊和投資 ④人民幣匯率雙向合理波動符合我國匯率形成機制市場化改革方向

  A.①③ .②③

  C.①④ .②④

  答案 D

  解析 總體上看,2013年11月以來人民幣匯率有升有降,故①錯誤;人民幣匯率雙向合理波動總體上對出國留學、旅遊和投資有利,故③錯誤;②④符合圖表資訊,正確。

  8.2013年美國某型號ipad售價為3 000元,是某國產pad的5倍。假設2014年美國ipad行業勞動生產率提高25%,國產型號pad行業勞動生產率提高20%。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2014年每隻ipad的價格比每隻國產型號pad多出***  ***

  A.1 800元 .1 900元

  C.2 000元 .2 100元

  答案 B

  解析 根據題意可知2014年ipad的價格為3 000/***1+25%***=2 400元,2013年由於ipad的價格是某國產pad的5倍,所以pad的價格為3 000÷5=600元,2014年的價格為600/***1+20%***=500元,所以2014年每隻ipad的價格比每隻國產型號pad多出2 400-500=1 900元,故選B。

  9.2014年1月份全國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同比上漲2.5%,通貨膨脹有抬頭跡象。以農產品為主的生活必需品價格上漲,加大了城鄉居民特別是中低收入群體的生活負擔,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視。穩定物價,政府可以***  ***

  ①大力扶持農業→促進農業生產→保障農產品供應→穩定物價 ②加強經濟干預→從事農業生產→增加農產品供給→穩定物價 ③完善巨集觀調控→健全價格監管機制→打擊惡意囤積→穩定物價 ④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提高低收入者補貼→降低通貨膨脹預期→穩定物價

  A.①② .②④

  C.①③ .③④

  答案 C

  解析 回答本題的關鍵一是把握準行為主體——政府,二是把握準任務目標——抑制通貨膨脹。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對資源配置起決定性作用,政府不能直接干預經濟,也不能從事生產活動,故②表述錯誤;提高低收入者補貼與降低通貨膨脹預期無直接關係,故④不符合題意。①③兩項都是國家巨集觀調控的措施,可以調節社會總供求,維護市場秩序,進而起到穩定物價的作用,符合題意。

  10.下面圖1、圖2中商品甲、乙是兩種互不關聯的商品。當兩商品的價格P均從P1同幅下降到P2時,對於需求量Q的變化,若有如下判斷,其中正確的是***  ***

  ①兩商品的需求量與價格同向變動 ②兩商品的需求量與價格反向變動 ③商品甲的需求量受價格的影響更大 ④商品乙的需求量受價格的影響更大

  A.①③ .①④

  C.②④ .②③

  答案  C

  解析 題中兩個影象都是需求曲線,一般來說,一種商品價格下降,其需求量增加,反之則減少,即價格與商品的需求量呈反方向變動,故①不符合題意,②符合題意。比較兩個圖象可知,同等幅度的價格變化情況下,甲商品的需求量變化較小,而乙商品的需求量變化幅度較大,說明甲是生活必需品,乙是高檔耐用品,故③不符合題意,④符合題意。

  11.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根據下圖可以得出的結論有***  ***

  ①如果生活必需品價格在M點,生產該產品的企業必然處於盈利狀態 ②如果高檔耐用品價格在N點,其互補品需求量會增加 ③糧食的價格在N點時需求彈性較大,在M點時需求彈性較小 ④從單個交換過程看,Q點是等價交換,M、N點離價值較遠,但不違背等價交換原則

  A.①② .③④

  C.①③ .②④

  答案  D

  解析 ①中的必然盈利不正確,因為一個生產者要盈利,有多種因素影響,故①不選;糧食是生活必需品,需求彈性小,③不正確。如果高檔耐用品價格降低,由於其需求彈性大,則其需求量會大增,其互補品需求量也會增加,故②正確;從單個過程看,Q點表示價格與價值相等,故屬於等價交換,M、N由於偏離價值較遠,但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是價值規律的一個表現形式,故仍然不違背等價交換原則,所以④正確。

  12.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履職後,為改進工作作風,推出了“八項規定”“六項禁令”,使公款消費迅速得到有效遏制。在這一背景下,某高檔白酒的均衡價格由點E移到點E′。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下圖中能正確反映這一變化的是***注:P為價格,Q為數量,S為供給曲線,D為需求曲線。******  ***

  答案  B

  解析 從材料可知,中央的規定將減少高檔白酒的消費,從而使其價格下降,商品生產者獲利減少,縮小生產規模。即一方面價格下降,另一方面供應量減少,因此其均衡價格應是向左下方移動,B符合這一變化趨勢,A、C、D都不符合題意。應選B。

  高考政治貨幣物價練習主觀題

  13.201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切實保障糧食安全”擺在2014年經濟工作六大任務之首。

  圖 2003年~2013年我國糧食生產情況

  注:2010年底,我國的耕地總量已不足18.26億畝,接近全國耕地保有量18億畝的紅線。

  材料 2012年,我國的糧食進口總量已達7 236萬噸,相當於全年糧食產量的12.2%,其中三大谷物***稻穀、小麥、玉米***全年進口量近1 400萬噸,比2011年翻了3倍多。

  ***1***運用經濟生活知識,分析圖和材料反映的問題可能造成的經濟影響。

  ***2***結合圖和材料,從經濟生活的角度提出確保我國糧食安全的相關對策,並說明辯證唯物論依據。

  答案 ***1***①供求影響價格。我國糧食生產雖然實現“十連增”,但耕地流失嚴重,這會出現糧食供不應求,導致糧價上漲。②生產決定消費。我國糧食供應處於偏緊狀態,糧食進口量不斷增加,這會影響居民的需求和生活質量。③經濟建設要重視可持續發展。如果糧食長期供不應求、糧食自給率持續下降,不利於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①加強國家巨集觀調控,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政策,確保糧食播種面積,鞏固糧食產量。依據:堅持物質決定意識,一切從實際出發。②堅持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正確處理生產與生活的關係,樹立綠色消費、勤儉節約理念,節約糧食,反對浪費。依據:堅持正確意識的指導,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③調整和優化糧食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依據:堅持規律的客觀性,按客觀規律辦事。

  解析 ***1***該題首先要明確圖表內容和材料內容反映的資訊,然後根據資訊概述其影響。我國耕地面積減少,糧食供給減少,導致糧食價格上漲,影響人民生活;進口所佔比重增加影響國家經濟安全。學生可以從以上幾個角度具體論述可能產生的影響。

  ***2***首先明確該設問有兩個小問題。首先從經濟生活角度提出措施,然後根據所提出的措施分析體現的辯證唯物論依據。我國耕地面積減少,需要加強國家對土地的管理,加強國家巨集觀調控,這體現的是物質決定意識,一切從實際出發;我國糧食產量減少,但舌尖上的浪費卻很嚴重,需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體現的是正確意識對事物發展具有促進作用。

  14.材料一 近20年我國家用轎車均價與人均年收入水平變化情況

  注:《汽車行業調整振興規劃》指出,對購買1.3升及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車,給予一次性財政補貼。

  材料二 伴隨著我國汽車保有量的增加,城市交通擁堵現象越來越嚴重,環境汙染問題也日益突出。針對汽車發展帶來的社會問題,G市出臺了相應措施***如下表***,以緩解交通擁堵、環境汙染等現況。

  措施① 增加或調整公交站點,同時開始公交營運秩序整治行動 措施② 取消汽車購置稅優惠政策,對機動車徵收環境稅 措施③ 開展節能減排、低碳出行月宣傳活動 措施④ 發展新興能源取代傳統能源 ***1***結合材料一,分析我國家用轎車保有量不斷增長的經濟原因。

  ***2***從表格中選擇兩項能夠解決擁堵的措施,指出其經濟生活依據。

  答案 ***1***①居民收入增長是家用轎車保有量增長的根本因素。②家用轎車價格的降低,使更多的人有能力購買汽車。③國家對購置家用轎車的財政補貼,推動了汽車銷量的增加。

  ***2***措施①:公共汽車作為家用轎車的替代品,其需求量增加,會導致汽車需求量減少。

  措施②:通過取消汽車購置稅優惠政策,會增加購車成本,從而導致需求量減少。

  措施③:通過宣傳活動,可以引導消費者樹立保護環境、綠色消費觀念。

  解析 第***1***問,圖表主要表明了人均年收入的變化與轎車價格的變化,從中可知影響轎車消費的因素有居民收入與商品價格、從註釋中可知,我國對小排量汽車的補貼政策,也刺激了居民的轎車消費。第***2***問,經濟依據只選其中的兩項即可,措施①公交車與轎車是替代關係、措施②價格影響需求量、措施③樹立正確的消費觀,保護環境,綠色消費、措施④主要是從環保角度考慮,而不是從解決擁堵角度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