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練習題及答案

  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歡迎大家學習!

  :

  一、選擇題

  1.[2014·長春市實驗中學測試]歷史學家維特克說,人生中有些挫折是促使自己進步的必要條件,是自己進步的第一步。這是因為挫折與進步的關係是***  ***

  A.相互依存 B.相互貫通

  C.相互吸引 D.相互分離

  解析:B 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雙方相互吸引、相互聯結的屬性和趨勢。它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矛盾雙方相互依賴,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雙方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二是矛盾雙方相互貫通,即相互滲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本題材料中“挫折是進步的必要條件,是進步的第一步”,說明挫折和進步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矛盾雙方是相互貫通的。由此可見,B項符合題意,可以入選;A、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不能入選。

  2.[2014·鄭州四中調研]下面左圖是一隻癩蛤蟆,如果把它逆時針轉動90°***如右圖***,則是一匹駿馬。這幅圖畫告訴我們的哲理是***  ***

  ①對同一事物有多個真理性認識 ②矛盾雙方具有同一性和鬥爭性 ③人們的認識受多種條件的限制 ④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B 圖中癩蛤蟆的圖畫經過逆時針的旋轉,變成了一匹駿馬,說明矛盾就是對立統一,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雙方具有同一性和鬥爭性,②正確;③正確,正是由於人們的認識受多種條件的限制,人們對一個事物的看法才會因人而異。選B。①錯誤,真理只有一個;④與題意無關。

  3.[2014·哈師大附中期中]近年來,全球有數十億蜂群死亡,嚴重威脅到農作物的收成。研究發現,導致蜂群大量死亡的原因很多,其中為增產而濫用殺蟲劑是主要原因。使用殺蟲劑本來是為了農作物的增產,結果卻事與願違說明***  ***

  ①有些客觀事物因其過於複雜,超出了人類的認識能力

  ②基於主觀目的的行為建立的聯絡往往是錯誤的

  ③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會向相反的方向轉化

  ④離開正確認識的指導,實踐的預期目的難以實現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D 使用殺蟲劑本來是為了農作物的增產,但卻因為殺死了蜂群而嚴重威脅到農作物的收成,這說明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③正確;人們為增產而濫用殺蟲劑導致蜂群死亡致使農作物減產,這說明離開正確認識的指導,實踐的預期目的難以實現,④正確;世界上只有尚未認識之物,沒有不可認識之物,①錯誤;②“往往”過於絕對,錯誤。該題選D。

  4.[2014·徐州期中]網路空間是公共空間,是現實空間,決不是可以不負責任的什麼“虛擬空間”。廣大網民在網上暢遊時,要與在現實社會一樣,自覺接受法律和道德的約束,承擔起共同淨化網路空間的責任。這告訴我們***  ***

  ①虛擬空間是不存在的  ②要堅持用全面的觀點看問題

  ③要用正確的世界觀,共同維護網路空間的發展

  ④現實與虛擬是一個無法調和的矛盾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解析:D 虛擬空間是客觀存在的,①肢觀點錯誤;虛擬和現實也是辯證統一的關係,故④肢否認了虛擬與現實的同一性,排除;題幹強調“虛擬空間”和現實社會是辯證統一的關係,我們應正確對待“虛擬空間”,故②③肢正確,D項當選。

  5.[2014·湖南長沙聯考]長篇小說是包羅永珍的龐大文體,裡面有羊羔也有小鳥,有獅子也有鱷魚,你不能因為獅子吃了羊羔或鱷魚吞了小鳥就說他們不悲憫。只有羊羔或小鳥的世界不成世界,只有好人的小說不是小說。莫言對世界的描述說明***  ***

  ①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②矛盾雙方相互依存、相互貫通 ③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 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辯證統一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B 獅子與羊羔的關係、鱷魚和小鳥的關係是客觀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他們的關係符合事物存在發展的規律,缺少了什麼都不成為世界,說明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好與壞作為矛盾的雙方是對立統一的,是相互依存、相互貫通的,②③正確;①④與題意不符。該題選B。

  6.[2014·福州八中質檢]一時之強弱在於力,千古之勝負在於理。重在表明 ***  ***

  A.時時有矛盾,處處有矛盾

  B.複雜事物中有許多矛盾且有主次之分

  C.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

  D.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解析:D 矛盾就是對立統一。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材料中“強”與“弱”,“一時”與“千古”體現了只要“理”具備,就會使弱與強發生轉化,選D。A強調了矛盾的普遍性,B強調了矛盾的主次之分,C強調了矛盾的含義,均不合題意。

  7.[2014·赤峰統考]下邊漫畫給我們的啟示是***  ***

  ①同一性寓於鬥爭性之中 ②同一以差別和對立為前提 ③矛盾的鬥爭性與同一性相反相成 ④要勇於承認矛盾和善於分析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D 本題漫畫中“幸福之花總是開在我們不屑追求的地方”表明了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包含既對立又統一的兩個方面,事物矛盾具有普遍性。由此可見,③④兩項符合題意,可以入選;鬥爭性寓於同一性之中,故①項表述錯誤,不能入選;②項表述正確但不符合題意主旨,亦不能入選。因此,答案是D項。

  8.《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提出:“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中醫強調“治未病”,說明***  ***

  ①“未病”是量變,“已病”是質變,量變比質變更重要

  ②注意矛盾雙方轉化的條件性,創造或改變條件避免“未病”向“已病”轉化 ③“未病”與“已病”不存在嚴格界限,治“未病”與治“已病”不應有所區別 ④堅持用發展的觀點看待“未病”與“已病”,提高對疾病的預見性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解析:A “治未病”是我國衛生界所遵守的“預防為主”戰略的最早思想,它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變、已變防漸等多個方面的內容,這就要求人們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阻擋病變發生的趨勢、並在病變未產生之前就想好能夠採用的救急方法,這樣才能掌握疾病的主動權。這一思想重在強調要防止“未病”向“已病”的方向轉化,體現了矛盾雙方相互轉化的觀點,故②正確;同時它也指出未病先防的道理,告訴我們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要提高對疾病的預見性,故④正確;①③表述錯誤。本題答案選A。

  9.[2014·揚州中學開學檢測]恩格斯在《神靈世界中的自然科學》一文中,提出:“蔑視辯證法是不能不受懲罰的。”下列古語與所蘊含辯證法哲理相對應的是***  ***

  ①兼聽則明,偏信則闇——堅持用全面的觀點看問題  ②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  ③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④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量變是漸進的、不顯著的變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A ①兼聽則明,偏信則闇,“兼聽”強調了用全面的觀點看問題,選項正確;②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跬步和千里”一步一步彙集成千裡,體現了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選項正確;③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割裂了整體和部分之間的聯絡,選項錯誤;④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體現了矛盾雙方具有鬥爭性,選項錯誤。

  10.[2014·東北三省四市聯考]“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南宋蔣捷的這首《虞美人》,描述了作者在不同年齡、不同地點,聽雨時的不同心境。以下解讀正確的是***  ***

  ①情隨境遷,人的心情總是因環境的改變而改變 ②人生在其不同階段面對的矛盾具有不同特點 ③人生經歷等主體因素會影響聽雨時的心情 ④人生難免有挫折,事物發展道路總是曲折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B 人在不同的年齡、不同的地點,聽雨時的心境不同,體現了矛盾具有特殊性,同一矛盾在事物發展的不同階段各有其特點,②符合題意,應選;聽雨時的心情和人的經歷有關,受人的經歷影響,③符合題意,應選;環境是人的心情變化的外因,起影響作用,但不是決定作用,①誇大了環境對人的心情的作用,錯誤,A、C不選;④事物發展的趨勢與題意不符,不選,故答案選B。

  11.[2014·徐州期中]遙望明月共此時,歡度佳節同相知。農曆八月十五日,是中國傳統的中秋佳節。中秋節也是亞洲一些國家尤其是生活在當地的華僑華人的傳統節日。但各國習俗不同,多樣的形式一併寄託著人們對美好未來的憧憬。上述材料體現的哲理是***  ***

  A.世界觀是人們思想和行動的指導

  B.整體與部分相互聯絡、相互影響

  C.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係

  D.人為事物的聯絡具有主觀性

  解析:C 中秋節是“亞洲”一些華人的傳統節日,但“各國”習俗又不相同,體現了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係,故C項正確;A項和題意不符;題幹不是強調亞洲的中秋節是由各國中秋節組成的,故沒有體現整體與部分的關係,B項排除;D項觀點錯誤,人為事物的聯絡也同樣具有客觀性。

  12.[2014·鹽城期中]有評論認為,今天的網際網路,不缺“憤青”,缺的是建設性批評和參與性人格,缺的是推己及人的公共理性。對此,我們應***  ***

  ①肯定矛盾雙方各有其特點 ②增強矛盾鬥爭性排除同一性 ③堅持個性和共性的統一 ④自覺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D 今天的網際網路,不缺“憤青”,缺的是建設性批評和參與性人格,缺的是推己及人的公共理性反映了我們在強調網路言論自由的同時,也應堅守自己的底線,塑造議事的公共理性,充當法治倡導者、倫理堅守者,應自覺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看問題,故④正確;推己及人體現了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統一,故③正確;①不符合題意,②表述錯誤。本題答案選D。

  13.[2014·遼寧新民模擬]在物理研究中,只要物體的形狀和大小對所研究問題的影響很小,各種物體就能被看作只有質量而無體積和形狀的質點。質點忽略了複雜且次要或無關的因素,注重研究運動和受力時物體對系統的影響。這體現的哲學思想方法是 ***  ***

  ①從事物的個性中把握其共性 ②解決複雜問題時要突出重點 ③認識事物有時可以忽視次要矛盾 ④要堅持從區域性入手認識整體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A 材料反映了在物理研究中,可以忽略事物的體積、形狀等這些對所研究問題的影響很小的因素,重點研究運動和受力時物體對系統的影響這一關鍵,體現了抓重點,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故②正確;研究中忽略了事物複雜且次要或無關的因素,拋開了事物的具體特點即個性,只把它看成是隻有質量而無體積和形狀的質點即共性,從事物的個性中把握其共性,這體現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係,故①正確;③表述錯誤,④不符合題意。本題答案選A。

  14.[2014·揚州中學開學檢測]專家預測,我國經濟將緩慢回升,基本面良好,出現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不大;但經濟執行中存在的問題仍不可忽視。這說明***  ***

  ①想問題、辦事情,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②主要矛盾對事物發展的程序起決定作用  ③事物的主要矛盾決定事物的性質  ④看待事物的性質,要善於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D 專家對我國經濟形勢的預測,既看到了經濟基本面良好的主要變化,又看到了存在的問題,是堅持全面的觀點看問題;我國經濟形勢向好,出現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不大是我國經濟形勢的主要方面,善於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①④說法正確;材料體現的是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不是主次矛盾,②與題意不符;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事物的性質,③本身說法錯誤。該題選D。

  15.合理的理財方法,可以讓家庭有限的資金保值或增值。下表中的理財公式及其解讀體現的哲理是***  ***

  理財公式 解讀 理財=50%穩守+25%穩攻+25%強攻 一半資金購買低風險理財產品用來保本,一半資金投資股票及基金獲取風險收益。 可承擔風險比重=100-目前年齡 進行積極性投資時,以可承擔風險比重作為資金分配參照。例如,30歲可承擔的風險比重是70,表示可將閒置資金中的70%進行積極性投資。 ①把握聯絡的條件性 ②注重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 ③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④來自實踐的認識推動事物發展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解析:B 材料主要反映了投資理財中,理財方案的選擇與收益、風險、收入、年齡等因素相聯絡,選擇哪種投資方案應從自己的實際條件出發,說明聯絡是有條件的,是具體的,應把握聯絡的條件性,不同的情況,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一種投資方案來說,應注重投資結構的優化,這樣才能有效的規避風險,取得較好的收益。故①②③正確;④表述錯誤。本題答案選B。

  16.實現農業現代化發展,需要平衡多方面關係。推進城鎮化,核心是人的城鎮化,關鍵是提高城鎮化質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農民。要實現產業發展和城鎮建設融合,讓農民工逐步融入城鎮。要為農業現代化創造條件、提供市場,實現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輔相成。“四化同步”的新表述,無疑是中國共產黨立足全域性、著眼長遠、與時俱進的重大戰略決策,也是在中國現代化建設發展到一定階段,對現階段突出矛盾的一次求解。

  運用所學的《生活與哲學》知識,分析上述材料所體現的哲學道理。

  解析:本題綜合考查《生活與哲學》的有關哲學原理,沒有限定答題的哲學範疇,故考生在作答時必須認真閱讀材料抓住題中的關鍵詞,分層作答。本題的關鍵詞主要有“立足全域性,著眼長遠”,“關鍵”,“與時俱進的戰略決策”,“相輔相成”。通過這些關鍵詞,不難找出對應的原理和方法論。

  答案:①整體和部分是相互聯絡、密不可分的,要求我們應當樹立全域性觀念,立足整體,統籌全域性,選擇最佳方案,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解決好農業和糧食問題,要放在發展的全域性中來統籌。②聯絡具有普遍性,要堅持用聯絡的觀點看問題。“新四化”之間是相互聯絡、相互促進。③主次矛盾的辯證關係原理要求我們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在認識複雜事物時要抓住主要矛盾,新四化中核心是城鎮化,關鍵是提高城鎮化質量,體現了抓重點的認識方法。④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我們要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四化同步”的新表述是對現階段突出矛盾的一次求解說明的就是這一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