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行測文章閱讀練習題及答案
為了幫助大家提高公務員行測考試閱讀理解題的解題能力,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公務員行測文章閱讀練習題,供考生備考練習。
公務員行測文章閱讀練習題:
閱讀以下文字,完成各題。
成語是習用的固定片語,在漢語中多數由四個字組成。“四字格”是漢語成語的常見形式,也是漢語使用者最喜歡形式之一。呂叔湘先生曾這樣指出:“四音節好像一直都是漢語使用者非常愛好的語音段落,最早的詩集《詩經》裡的詩以四音為主。啟蒙課本的《千字文》、《百家姓》、《李氏蒙不求》、《龍文鞭影》等等都是四音。亭臺樓閣常有四言的橫額。流傳最廣的也是四言為主。”為什麼“四字格”成語備受使用者喜愛呢?其中有諸多原因。首先,因為它是最具有漢語文化特點的莊重典雅的形式,它最符合漢語文化中“以偶為佳”、“以四言為正”的審美要求。“以偶為佳 ”是古人崇尚對偶的美學觀,本質上也是認識世界的哲學觀。古人對客觀美的認識,就是成雙成對的:“天”和“地”、“方”和“圓”、“日”和“月”、“山”和“川”等等,反映在文學藝術上,對聯要求上下兩聯字數、結構相同,平仄相對;詩歌講究對仗,尤其是律詩,頷聯和頸聯是一定要用對仗的,古人之所以格外重視四言,是因為“四言”是惟一的字數較少卻既能一次四分又能兩次偶分的一種形式,最能體現“以偶為佳”的要求。從語言內部考察,“四字格”結構靈活多變,它幾乎能配置任何一種語法關係,滿足結構變化的需要。再從音律上看,“四字格”大多能平仄相同,體現出漢語聲調特有的節奏感和音樂美。由此可見,漢語成語在形式上,選擇了“四字格”,其根深深紮在漢語文化的土壤中。從現在心理特點來分析,它能提高記憶的效率。可見“四字格”作為漢語文化特有的一種“經典”形式,確有它的精妙之處。
從內容上看,成語也是漢族語言文化的精華所在。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語如狐假虎威、守株待兔等,這些成語都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閃動著智慧的火花。出自神話傳說的成語如點石成金、南柯一夢等,這些成語往往反映某種精神或說明某個道理,使人們受到鼓舞或得到啟示。出自歷史故事的成語如一鼓作氣、紙上談兵等,這些成語,有些是歷史事件的概括,有些則是歷史人物的言行。還有一些非典故性的成語大多來自古代的作品,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古代一些名家的名篇。這些名篇,也是我們中華文化寶庫中的“珍品”。由這些“珍品”錘鍊出的成語,往往是作品的精華所在,如儒家經典《論語》一書產生的成語,收在《成語探源辭典》中的有166條。這些成語,有的就是《論語》中的原文,如哀而不傷;有的則把較長句子< >,變成四音節成語,如患得患失;還有的是把出處,而意思相關的雙音節,而意思相關的雙音節詞合在一起,構成四音節成語,如屏氣凝神。還有一些其他方法,但是無論用哪種方法,其結果都是保留了原文中的精華部分。
1.1.
古人格外重視“四字格”成語的主要原因是*** ***。
A.體現“以偶為佳”的要求,結構靈活多變,音律和諧,便於記憶
B.最具有漢語的莊重典雅的形式,它最符合漢語“以偶為佳”、“以四言為正”的審美要求
C.因為“四言”是惟一字數較少的卻既能一次四分又能兩次偶分的一種形式
D.“四字格”的根深深紮在漢語文化土壤裡中
1.2.
文中< >應填入的詞語是*** ***。
A.掐頭去尾
B.精簡壓縮
C.去糟存精
D.斷章取義
1.3.
下列成語的來源可分為四類:有的出自神話傳說,有的出自寓言故事,有的出自歷史故事,有的出自古代一些名家的名篇。
①名正言順 ②開天闢地 ③圖窮匕見 ④勾心鬥角
⑤畫蛇添足 ⑥精衛填海 ⑦黔驢技窮 ⑧臥薪嚐膽
其中出自神話傳說的成語是*** ***。
A.①④
B.②⑥
C.③⑧
D.⑤⑦
1.4.
下列選項對於文章主旨概括正確的是*** ***。
A.“四字格”成語備受歡迎
B.成語都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
C.成語是漢語言文化的精華
D.成語深深紮根在漢語文化的土壤中
1.5.
根據本文資訊,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相對於內容而言,“四字格”往往更講究聲調的平仄協調
B.成語即四音節的具有深刻意義的固定片語
C.“四字格”表義的高度概括性是其最大的特點
D.“四字格”成語在內容和形式兩方面均體現了漢語的精妙
公務員行測文章閱讀練習題答案:
1.1.答案: A
解析:
此題考查細節判斷。
定位講古人格外重視“四字格”成語的一段話,文章從漢語文化特點的形式、語言內部考查、音律、心理特點等方面分析了四字格成語受重視的原因,A項完整又精煉概括了這些方面,故當選。
BCD項分別屬於四字格成語受重視的一方面,從屬於A項,所以不選。故正確答案為A。
1.2.答案: B
解析:
此題考查成語的語境搭配填空。
定位原文,把較長句子變成四音節成語,可見是精簡語句,“精簡壓縮”符合語境,所以B正確。
“掐頭去尾”是指除去前頭後頭兩部分,比喻除去沒有用的部分;“去糟存精”是指去除糟粕儲存精華。文章只說把長句子簡練化,並沒有“去除無用部分”的意思,所以AC不選。“斷章取義”是指不顧全篇文章的意思,只孤立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明顯不符語境,D也不選。
故正確答案為B。
1.3.答案: B
解析:
此題考查對成語的出處的瞭解。
“開天闢地”是講盤古氏開闢天地,始有人類;“精衛填海”是講炎帝的女兒因溺於東海而死,所以變成了精衛鳥從西山銜來石子想把海填平。兩個故事都出自古代的神話故事,B項正確。
“名正言順”是指作事理由正當而充分,出自《論語·子路》。“勾心鬥角”原指宮室建築結構的交錯和精巧。後比喻用盡心機,明爭暗鬥。出自杜牧《阿房宮賦》。兩個屬於出自古代名家名篇;“圖窮匕見”指靳柯刺秦的故事。“臥薪嚐膽”指越往勾踐的故事。兩個出自歷史故事;“畫蛇添足”和“黔驢技窮”出自寓言故事。
故正確答案為B。
1.4.答案: C
解析:
此題是表面主旨題。
文章結構很清晰,第一段從形式上分析四字格成語廣受重視的原因,推出成語是漢語言文化的精華所在,第二段從內容上來分析,成語也是哈語言文化的精華所在。所以正確文章主要講的內容就是成語是漢語言文化的精華。C項正確。
AD項是成語是漢語言文化精華所在的形式上的體現;B項是內容上的體現。都從屬於C項。
故正確答案為C。
1.5.答案: D
解析:
此題是細節判斷題。
D項概括了文章的主旨,表述正確。A項表述不準確,“四字格“成語講究聲調的平仄協調,並不是“四字格”。B項表述錯誤,成語多是四字組成,並不全都是四音節。C項“最大的特點”無從得出。
故正確答案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