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公務員模擬面試題目及答案

  面試在廣東公務員考錄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想要取得面試高分,試題模擬練習必不可少,以下就由小編為你提供廣東公務員模擬面試題目幫助你提分。

  廣東公務員模擬面試題目***一***

  【熱點背景】

  2016年3月15日,泉州成立傳統文化促進會,加快與海外社團交流。

  漢服、旗袍、禪衣、校園國學服……手工製作古典服裝的李志平,15日身著紅黑色傳統漢服出現在“泉州傳統文化促進會”的成立大會上。除了他之外,在現代化的酒店裡,還有一群身穿傳統華夏服飾的“忠實”會員們,讓人有錯置時空之感。

  泉州是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泉州宗教文化、戲曲文化、民俗文化、方言文化等形成一個儲存較為完好的“傳統文化大觀園”。在多種優勢疊加的情況下,該會成立後,將積極開展對外交流活動,以文化為媒,加強與海外社團的聯誼。

  【模擬題目】

  有人認為在經濟全球化和網路資訊時代,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只是一種形式主義的做法,對此,你怎麼看?

  【參考答案】

  兩會期間,在談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時,全國政協委員、國家圖書館副館長陳力指出,只強調形式,把學習傳統文化弄成作秀是不對的。這為傳統文化教育流於形式敲響了警鐘。

  據媒體報道,近年來中高考的語文試卷命題會更加重視傳統文化內容,古詩文閱讀量會

  增加。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但對於生活在現代漢語環境中的中小學生來說,學生就就算讀了上萬遍,也只能稱得上是“滾瓜爛熟”,而非“融會貫通”。也有人認為有的家長喜歡晒孩子孩童時期的知識儲備,三歲會背唐詩,五歲能念宋詞,諸如此類。實際上,這展示的只是孩子的記憶力與早教水平,孩子哪裡會感受到“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的春意與韻味,哪裡會知道“低頭思故鄉”究竟是何種心境。

  因此就有人質疑,弘揚傳統文化,學習傳統文化,只不過是形式主義。這些文化已然過時。其實傳統文化中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要讓學生學著做人、學會做人。讀《論語》,我們體會仁義禮智信;讀《莊子》,我們感受道法自然;讀《墨子》,我們學著兼愛非攻……理解了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抓住了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青少年才能建立健康的是非觀、義利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盪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傳統文化中承載著國人的共同文化密碼和價值觀,這種文化黏合劑不僅提升了文化自信,而且有助於消弭社會裂痕,形成牢固紐帶。

  當前,在經濟發展的高速時代,政府為了發展經濟,追求片面發展和短、平、快的經濟發展方式,忽視了優秀傳統文化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正向教育和引導,從而導致對民眾的傳統文化漠視,人與人之間的冷漠,誠信意識也呈逐漸下降趨勢。有些電視臺為了提高收視率,也迎合年輕人的需求。過多播放韓劇、美劇及流行娛樂節目,人們對西方文化的片面理解也讓中國文化邊緣化,人們對金錢和權力的崇拜讓社會的風氣比較浮躁,崇洋媚外的思想普遍存在,很多人一定記得聖誕節,但不一定記得端午節和重陽節,中國傳統的孝道、感恩等傳統思想也呈滑坡趨勢。一個國家的文化是這個國家的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也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因此,我們在注重經濟發展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國家的文化發展。

  第一、政府要有轉播傳統文化的意識,這不僅可以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加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可以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第二、在這個多媒體的時代,媒體也應引導在多元文化的同時,也應尊重我們本國的國情,滿足不同社會群體的需要,探索我們自己的悠久文化歷史,挖掘傳統文化的精髓,讓優秀的傳統文化再放光芒。

  第三、我們要抓住機遇,擴大與其它國家的交流,建立國際文化長效合作機制,一方面大膽地引進國外先進文化,為傳統文化增加活力;另一方面要將中國傳統文化推向世界,讓世界更瞭解中國。如這次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就大膽引用傳統文化,使世界更加了解中國,也有助於消除世界對中國的誤解。

  廣東公務員模擬面試題目***二***

  【面試模擬題】

  近來,校園欺凌成為全社會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而這一潛伏在校園的“頑疾”更是無時無刻不牽動著家長的心。請就此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答案】

  由於校園欺凌現象多發生在學校內外,並且涉及到的都是青少年,從法律方面缺少有效的制約,涉及校外人員的欺凌事件中,校外人員也多是未成年人,無論是治安處罰還是其他強制手段,都在青少年違法面前顯得有些無力。

  屢屢發生的校園欺凌事件,暴露出學校、老師、家長、孩子等各方面的應對和處理能力依然嚴重不足。在人們的印象中,校園欺凌就是發生在校園內的事,屬於不成熟的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付出的陣痛。有些學校認識認為是“開過分了的玩笑”,可見當前面對校園欺凌,還分不清界限在哪裡。而家長面對這個問題的普遍觀點是以暴制暴,“打回去”.文明社會倡導叢林法則,反映出的恰恰是面對這一問題的束手無策。學校也普遍不知道“怎麼辦”,傳統教育方式的“批評”、“教育”、“處罰”、“找家長”……,在面對複雜局面時顯然已經失效。

  在校園欺凌事件中,各方都是受害者。如果長期生活在暴力的陰影下,受欺凌者會遭遇嚴重的心理創傷,而這種傷害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的心理治療和干預,往往會延續至成年後,影響當事者一生的性格發展和身心健康。受害者還包括那些施暴者以及看起來與事件不直接相關的學生。規則和秩序對於社會組織的構建,對於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至關重要。如果沒有良好的規則與秩序,施暴者會變本加厲,本無意施暴的人也可能最終滑向另一端。換言之,校園欺凌事件中,其實沒有旁觀者,在自覺和不自覺中,每個人都會成為秩序構建的一部分。

  校園欺凌事件之所以成為頻發的“世界性”社會問題,有其複雜的成因,干預的尺度也不易把握。這就更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各界以更為積極的態度承擔起預防校園欺凌的責任。學校作為教育主體,一方面,從根本上認識到欺凌事件的深層次危害,及時干預任何欺凌和暴力行為,尤其不能縱容甚至包庇。另一方面,應該以讓每一個孩子都成為更好的人為出發點,堅持寬容而不縱容的教育方向,給施暴者以改正的機會,特別防止“貼標籤”的行為。同時,當事方的反應、媒體的事後報道,也要格外注意尺度和方式,避免校園暴力擴散成網路欺凌,給受害者帶來二次傷害。

  教育的實質,就是用心靈影響心靈。老師、家長與學生之間,從內心深處尊重彼此、珍視彼此,校園才會真正成為被美好和希望浸潤的地方。面對校園欺凌,需要各方事前預防,事情發生時即使妥善處理,時候懲戒和科學教育,這樣,才能讓我們的孩子少一些成長的煩惱。

  廣東公務員模擬面試題目***三***

  【熱點背景】

  到浙江舟山考察調研,在同舟山定海區新建社群村民座談時,群眾紛紛給村幹部帶領大家致富點贊。說,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我們黨的奮鬥目標。金盃銀盃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習強調“幹部好不好不是我們說了算,而是老百姓說了算”。習這簡單的一句話,再次傳遞百姓“口碑”是評判幹部的真正標準,是檢驗幹部好壞的“試金石”,可以說,百姓的“口碑”決定著領導幹部的政績。

  【命題模擬】

  近日,在下機構考察時談到:“幹部好不好不是我們說了算,而是老百姓說了算。”針對這句話你怎麼看?。

  【思路解析】

  這是一道觀點類的綜合分析能力題目,明確了幹部評價的標準由誰來定,通過聯絡現實社會背景,凸顯分析這樣期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從而在日後明確如何讓老百姓的發言權得到充分發揮。

  【參考答案】

  在基層考察調研時著力強調“群眾說了算”的幹部評價標準,對於地方各級幹部來說,這是一種形勢倒逼,更是一種明確訊號。把群眾的冷暖時刻放在心上,以百姓心為心,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真正做到為官有為,實幹有為。

  在過去部分地方、部分領導幹部存在著“唯上不唯下”的現象,過分重視上級領導輕視基層群眾,群眾的發言權沒有得到全面的發揮,群眾的心聲被埋沒。部分領導幹部對群眾訴求置之不理,究其原因是老百姓對幹部的考評起不到應有的作用。這句話明確了領導幹部的考評依據,是非常有必要的。作為領導幹部必然要以“公僕”的姿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因此,黨員幹部的“服務質量”如何,老百姓最有發言權。沒有監督的權力,最易產生權力任性與權力腐敗,百姓作為對領導幹部最直接的監督力量,能夠清晰、明確地看到他們為百姓做了哪些事兒,哪些是實幹的,哪些是“面子”上的。正所謂“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領導幹部怎麼樣,百姓可謂一目瞭然。在百姓“雪亮”的目光監督下,是你想任性也無路為之,更何況是百姓口碑不過關,必然會“前途未卜”。

  而我們的幹部要成為百姓口中的好乾部,實現基層群眾對領導幹部的考評影響,就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多聽群眾意見,能及時瞭解群眾生產生活中面臨的急難盼怨問題,立足本職崗位積極謀劃,站在群眾立場分析解決問題。要切實做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傾聽群眾呼聲,反映群眾意願,努力地使我們制定和實施的各項方針政策更好地體現人民群眾利益,切實解決好廣大群眾的民生難題。

  其次,領導幹部要走訪調研,主動傾聽民聲是一方面,同時也要加強制度建設,在工作開展過程中,多讓群眾參與其中,汲取群眾智慧,以公開透明贏得群眾信任,打造“陽光型”幹部。通過創新基層民主方式,發揮民間組織作用,建立陽光政務平臺徵集網民意見等方式,擴大公民參與、暢通表達渠道。

  最後,也是要多通過公開選拔的方式,擴大選人用人視野,展示工作亮點,面對幹得好、能力強,群眾自然會給出高分,而面對工作無所作為,不求上進的慵懶散幹部,群眾只會給予差評。

  綜上所述,要更好的運用百姓“口碑”這塊試金石,從制度上規定百姓“口碑”的分量,在幹部考核任免時,要多聽聽百姓的聲音,百姓評價不好的幹部就不應考慮。要建立“下崗”機制,百姓口碑不好的領導幹部,就應下崗。幹部好不好,百姓說了算,百姓“口碑”好,幹部才是真的好。如此,才是讓更多為民辦事的官員服務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