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行測邏輯題常見誤區

  行測考試判斷推理題型邏輯題常見誤區都有哪些呢?避免這些誤區是提高邏輯題得分的關鍵,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供大家參考。

  行測邏輯題常見誤區:

  1.用純感覺做翻譯類推理題型

  ***2011國考***115.從世界經濟的發展歷程來看,如果一國或者地區的經濟保持著穩定的增長速度,大多數商品和服務的價格必然會隨之上漲,只要這種漲幅始終在一個較小的區間內就不會對經濟造成負面影響。

  由此可以推出,在一定時期內:

  A.如果大多數商品價格上漲,說明改過經濟在穩定增長

  A. 如果大多數商品價格漲幅過大,對該國經濟必然有負面影響

  B. 如果大多數商品價格不上漲,說明該國經濟沒有保持穩定增長

  D.如果經濟發展水平下降,該國的大多數商品價格也

  解析:本題答案選C。此題考查的是充分條件假言命題的推理,題乾的邏輯關係為:①一國或地區的經濟保持著穩定的增長速度→大多數商品和服務的價格必然隨之上漲;②漲幅始終在一個較小的區間內→不會對經濟造成負面影響。A項根據條件①肯定後件不能肯定前件,錯誤;B項根據條件②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後件,錯誤;C項根據條件①否定後件則否定前件,正確;D項根據條件①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後件,錯誤。

  這個題目,如果你準確熟練的掌握了充分條件及其逆否命題,那麼題目讀完就可以非常準確的做出來,當然,我們觀察這幾年的推理題目,也總結出常常設定的錯誤選項,即否前和肯後的錯誤,如B和D。這種題目,在現在所有考試中依靠感覺來做是非常不明智的,還需要廣大考生真正的掌握。

  2.因求全心理,不能果斷放棄非常繁瑣的題目

  ***2012國考***114.張老師將文房四寶裝在一個有四層抽屜的櫃子裡,讓學猜筆、墨、紙、硯分別在哪一層。按照筆、墨、紙、硯的順序,小李猜測四寶依次裝在第一、二、三、四層,小王猜測四寶依次裝在第一、第三、第四和第二層,小趙猜測四寶依次裝在第四、第三、第一和第二層,而小楊猜測四寶依次裝在第四、第二、第三和第一層。張老師說,小趙一個都沒有猜對,小李和小王各猜對了一個,而小楊猜對了兩個。

  由此可以推測:

  A.第一層抽屜裡裝的是墨 B.第二層抽屜裡裝的是紙

  C.第三層抽屜裡裝的不是筆 D.第四層抽屜裡裝的不是硯

  解析:本答案選D。 小趙全部猜錯了,所以筆不在第四層,小楊猜筆的位置錯,故小楊猜墨、紙、硯中有兩個正確,一個錯。小李與小楊猜測的墨、紙的位置相同,小李猜對一個,故小楊猜硯的位置正確,即第一盒是硯;即小王猜硯的位置錯,筆的位置錯,墨的位置錯,故第四盒是紙,即小楊猜墨的位置正確,第二盒是墨,故第三盒是筆。故選D。

  這個題目是個分析推理,其實題目本身不是絕對難,不過要在短時間內做出來實屬難得,題目讀清楚需要至少兩遍,畫簡單圖表,思考時還要用到假設思維,帶入選項等步驟,這些困難都克服,至少需要2分鐘。總之,如果你的分析能力不是超強,不值得浪費大量的時間在這。所謂“捨得”,考生更應該把精力時間花在更擅長的題目上。

  3.機械學習,不能靈活運用技巧

  ***2011-浙江-97***一起盜竊案發生,經調查共有二人合夥作案。警方逮捕了甲。乙。丁四名嫌疑人,罪犯必是其中二人。經詢問,甲說:“丁是罪犯”乙說:“甲是罪犯”丙說:“我不是罪犯”丁說:“我也不是罪犯”。

  經調查四人中二人說了假話,二人說了真話,則下列哪項可能為真?

  A.甲、丁二人合夥作案 B.丙、丁二人合夥作案

  C.甲、丙二人合夥作案 D.甲、乙二人合夥作案

  解析:答案為C。 根據甲說:“丁是罪犯”丁說:“我也不是罪犯”可知,甲丁是矛盾關係,必有一真必有一假;鑑於四人中二人說了假話,二人說了真話,因此乙丙也是必有一真必有一假。假設乙真丙假,可推理出甲和丙作案,假設乙假丙真可推出乙和丁作案。所以選擇C選項。

  真假題目,需要掌握的是矛盾和反對關係,題目難度設定上,從一真一假延伸到兩真兩假,當我們發現一對,那麼怎麼往下推導成為難點,提醒大家別忘了假設,假設後推導發現矛盾,說明假設錯誤,這樣找到答案。此題就是如此,而且我們可以推出兩種答案,這也就是可能性推理。可見,考場上需要我們靈活運用已掌握的技巧,才對於未遇到過的題型也能應變。

  判斷推理例題:

  1.有人說:“只有警察學院畢業的人才能參加政法系統的招錄考試。” 如果以上說法是真的,以下可能為真的是:

  I.小王畢業於A省警察學院,沒有參加B省政法系統的招錄考試

  Ⅱ.大王畢業於交通學院,參加了政法系統的招錄考試

  Ⅲ.小李畢業於政法大學,沒有參加政法系統的招錄考試

  Ⅳ.大李畢業於A省警察學院,參加了B省政法系統的招錄考試

  A.I、Ⅲ

  B.Ⅱ、Ⅲ、Ⅳ

  C.I、Ⅲ、Ⅳ

  D.I、Ⅱ、Ⅲ、Ⅳ

  2.西方的法治,儘管並不排斥道德,但無疑在宣揚法律之上的同時有意無意的忽略了道德,西方社會普遍存在的情感危機與道德淪喪就是明證:傳統的德治卻是主張德主刑輔,法是德的附屬,貶抑了法的作用,也與時代的發展不相適應。所以,對二者都要加以揚棄和改造,抽取各自的合理核心,進行結構重組,建立全新的德法並治的二元體制。

  以下哪項最可能是上述論述的假設前提?

  A.道德與法律都是協調人們之間關係的

  B.法律在協調人際關係中的作用已越來越小

  C.道德與法律在協調物件、內容和手段方面有所不同

  D.必須堅持以德治國與依法治國相結合才能使社會穩定

  3.調查人員發現,被害人曾兩次向朋友提到了被威脅的事,一次是1996年5月,她向男朋友周某提出分手,周某威脅要毀她的容。另一次沒有說時間,只說她在6年裡經常受到周某的威脅。

  以上事實最好地支援了下面哪項?*** ***

  A.被害人1996年5月開始受到周某的威脅

  B.周某威脅了被害人6年

  C.被害人是被周某殺害的

  D.被害人因要和周某分手而經常受到威脅

  4.只有門球打得好的人才能加入門球協會;所有門球協會的人都戴著太陽帽,有的退休老同志是門球協會會員;某街道的人都不會打門球。

  由此不能確認真假的一項是*** ***。

  A.該街道上的人都不是門球協會會員

  B.該街道上有的人戴著太陽帽

  C.有的退休老同志戴著太陽帽

  D.有的退休老同志門球打得好

  5.某地一企業今年招聘時,平均每個職位的應聘人數比去年減少了30%。因此,該公司對求職者的吸引力有所下降。

  以下最能削弱上述推論的一項是*** ***。

  A.今年全國應屆畢業生人數比去年有所增加

  B.今年到該地求職的總人數有所減少

  C.該企業今年招聘的部分職位應聘人數多於去年

  D.該企業今年招聘的職位有八成提高了用人標準

  判斷推理例題答案:

  1.答案: C

  解析: 由題幹可知“警察學院畢業”是“參加政法系統招錄考試”的必要條件。根據必要條件假言推理規則,否定前件則可否定後件,即沒有從警察學院畢業就一定不能參加政法系統招錄考試,Ⅱ為假;其餘項均可能為真。故答案選C。

  2.答案: C

  解析: 本題屬於論證類單觀點類題目,具體為前提假設類題目。實際上論點即是“對二者都要加以揚棄和改造,抽取各自的合理核心,進行結構重組,建立全新的德法並治的二元體制。”題幹論點強調要將法治和德治結合,要求考生選擇前提,本題可以採取代入法。C選項強調兩者在協調物件等方面有所不同,正因為有所不同,才需要將兩者結合來應用,即正是因為C這一前提才產生了題乾的論點。A選項強調的兩者的作用,D選項強調兩者結合帶來社會穩定,均與題幹中是否需要將兩者揚棄和改造無關;B選項提到法律的作用越來越小,但是題幹中沒有明確法律的作用有何變化,故排除。因此,本題答案為C選項。

  3.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抓住題幹主要資訊

  題乾的內容是被害人向朋友講述她被男友威脅的事情。一次發生在1996年5月,因提出分手而受威脅,另一次只是在6年裡經常受威脅。

  第二步:分析題幹資訊,並結合選項得出答案

  被害人在講述自己在6年裡經常受男友威脅時,並沒有說明開始受到威脅的時間,所以不能斷定是否從1996年5月開始就受到威脅,也不能斷定是因為1996年5月她提出分手之後而經常受到威脅,A、D兩項無法推出。題乾沒有說明被害人是否死亡,無從得知被害人是否被周某殺害,C項屬於無關選項。B項可從題幹直接推出,故正確答案為B。

  4.答案: B

  解析:

  5.答案: D

  解析:

  本題為削弱題型。

  第一步:找出論點和論據

  論點:該公司對求職者的吸引力有所下降

  論據:平均每個職位的應聘人數比去年減少了30%

  第二步:判斷削弱方式

  本題論點和論據間存在因果關係,需要削弱論點。

  第三步:逐一判斷選項的作用

  D項,招聘的職位有八成提高了用人標準,即應聘人數降低另有他因,並非公司對求職者的吸引力有所下降,削弱了論點。是答案。

  A、B均擴大了範圍,與該企業應聘人數是否減少無關,屬於無關選項;C項,部分職位的範圍不明確,不能代表整體,無法削弱選項。

  故正確答案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