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社群幹部培訓心得體會

  社群幹部的培訓,對於基層社群工作的開展具體積極的作用。作為一名基層社群幹部,談談個人心得體會。下面小編整理了社群幹部培訓心得體會,歡迎閱讀。

  社群幹部培訓心得體會篇一

  27日,街道社群幹部培訓班開班了。街道黨工委本著“下去一把抓,上來再分家”的原則部署社群幹部開展社群工作,不搞形式主義,務求實效。通過一天的認真學習,我受益匪淺。

  黨政辦主任同志講述了黨建工作知識要點。主要從發展黨員基本程式、黨支部設定情況、黨員管理、預備黨員的權利與義務以及社群幹部如何履行職責、合理合法地蓋章等問題展開了講解。剛剛進入社群,接觸黨建工作的我聽後收穫頗豐。我知道了社群黨建工作的內容、制度、意義等知識要點,獲得了她多年來從事黨建工作的寶貴經驗,進一步明確了我今後的工作目標。

  城管辦副主任同志講解了如何做好城建工作。顧主任指出城管工作是動態管理工作,要充分抓住重點,長效保持。顧主任針對衛生管理、秩序管理、市政管理、違建及市容市貌管理、市場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城建工作方向。他要求社群幹部要理順管理體制、強化社群督查,強化保潔員隊伍管理,圍繞物業公司、業主委員會與居委會的工作關係,健全管理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營造宜人宜居的社群環境,整體提升社群管理水平。

  虹橋街道主任向我們傳授了虹橋街道網格化管理的豐富經驗。徐主任指出自從社群網格化管理啟動以來,通過合理調整社群規劃,進一步優化整合社群公共服務資源;通過構建“一心兩體”社群組織架構,進一步釐清了社群黨組織與社群居委會、社群公共服務中心之間的關係,較好地發揮了社群黨組織在社群工作中的領導核心作用;通過建立社群共建協調委員會、“兩新”黨建工作指導委員會和黨員服務群眾聯絡委員會三會,最大程度地調動了轄區內的各類組織和社會人、單位人蔘與和推進社群建設的積極性;通過實行網格化管理服務新模式,密切了社群與居民的群眾,造就了一支“一專多能”型社群幹部隊伍,實現了從“居幹動嘴居民跑腿”到“居民動嘴居幹跑腿”的喜人變化。他強調,社群網格化管理使社群幹部每人都有“責任田”,每人都是“責任人”,杜絕了以往各部門各自為政、配合不力的現象,形成了工作合力。

  一是通過網路化管理的建立,搭建起社群幹部廣泛聯絡群眾、宣傳群眾、組織群眾、凝聚人心的平臺;二是通過網路化管理的實行,以百姓需求和管理需要為核心,通過構建統一的受理渠道,建立統一的資源排程和協調機制,有效整合各部門原先分散的管理和服務資源,支撐各部門的協同工作;三是以資訊化手段為支撐,打破傳統的部門和空間界線,實現資訊資源共享,在網格化管理中實現及時發現、反應靈敏、處置有方和管理高效。社群幹部每天走街串戶與居民“零距離”接觸,他們上連黨和政府,下接社群居民,使居民身邊的“小事”,變為政府案頭的大事,用汗水和心血,給社群帶來幸福和歡樂,人們在享受服務中,找到了幸福感和歸屬感,受到居民群眾的好評,同時也增強了社群幹部的責任感,加強了社群幹群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動了社群服務上水平,促進了社群工作的開展,為構建管理有序、服務完善、環境優美、文明祥和的新型社群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機關幹部同志為我們上了一堂資訊寫作課,為我今後在撰寫社群報道的質量和檔次上都提升了一步。他指出寫好資訊報道,要抓住“新”、“實”、“虛”、“準”、“快”、“精”、“深”七大點,真正做到:真實具體、反應迅速、觀點明確、語言簡潔。使讀者覺得報道實實在在,可感可信。

  通過培訓,我覺得要做好一名優秀的社群幹部,成為一專多能的複合型社群幹部為居民服務,今後走到路還很長,但我會不斷努力、不斷進行人生積澱。

  社群幹部培訓心得體會篇二

  2010年7月20日至24日,我很榮幸參加了宜賓市首期大學生村幹部培訓班。首先感謝縣委組織部、人事局的關心、培養和推選,還要感謝市委組織部、人事局給了我們這次學習交流的機會,我很珍惜這次難得的機會,每一課學習都認真聽講、仔細筆記,課餘時間也不忘與其他朋友溝通、交流。一週的集中學習雖然短暫,但是我從中學到的知識卻是今後工作中長期受益的。下面我將此次培訓的心得體會彙報於後:

  一、重新認知自我,找準了定位

  作為首批大學生村官中的一員,工作已近兩年了。在這兩年裡我學到了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也增添了不少新的認識。但是,馬克思主義辯證法告訴我們,事物是不斷髮展變化的,我們周圍的環境、工作的內容也一直都在不斷的發展變化著。回顧到職時的計劃藍圖和自我定位,已經不太符合現在新環境、新形勢對我們工作的要求了。市委組織部沈軍副部長在培訓班的第一講中對我們的悉心教導讓我深有醍醐灌頂之感,讓我更深層地明白了大學生村官“為什麼要招”、“究竟要幹什麼”和“究竟該怎麼幹”的道理。今後,我們要努力做群眾喜歡的村官,注重把自己培養成能幹、實幹、奉獻、廉潔的大學生村官。要正確定位,演好角色,盡己所能造福一方,切實履行好大學生村官的使命。

  二、參觀新農村示範點,開闊了眼界

  7月22日下午,市委組織部精心安排了實地參觀學習的內容,我們有幸參觀了新農村示範點李莊鎮安石社群、涼姜鄉九里社群示範點。通過參觀學習,開闊了思維眼界,將我們的思維從帶有侷限性的傳統農村引導到了具有現代氣息的新農村。

  安石社群積極進行產業富民、沼氣利民、道路惠民等各項工程建設,調整產業結構發展了養殖業***養魚、養豬***、種植業***水稻、水果和經濟林***,建成了糧—沼—豬—果”生態迴圈農業核心示範區,依託帥家溝水庫,發展旅遊業。接著,我們參觀了安石社群大力引進的生態型專案—雲辰喬木園林,該公司總投資約1億元,年銷售產值可達1500萬元,可解決當地勞動力200個左右。將帶上了走生態、旅遊發展的道路。九里社群那碧綠鋪地的葡萄和西瓜著實養眼,九里葡萄是涼姜的招牌產品。為老百姓的充分就業與創業找到了實際的產業支撐,真正實現了涼姜鎮人民既能安居又能樂業的目的。專門成立水果協會,主要對種植戶進行技術服務、技術引進、品牌打造、營銷策略和農產品深加工。

  通過參觀發現,這幾個示範區都是立足村情實際,拓展發展思路,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大力打造專業品牌,通過產業調整帶動經濟發展,助推老百姓發家致富,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征程中創造出了輝煌業績。

  體會一:要突破以個體為主進行傳統生產,思想保守、觀念陳舊、資金不足、技術落後、管理分散的舊思維,努力適應生產機械化、生產管理科學化、品種優良化、營銷體系化等現代農業發展要求方向,拓寬農業發展內涵,並通過產業鏈條的延伸,進一步促進農工商各行業協調發展。

  體會二:要突破城鄉界限明顯的侷限性,實現了城鄉經濟社會一元化發展,城市中有農業、農村中有工業的協調佈局,科學地進行資源優勢互補,有利於城鄉生產要素的流動和整合。

  體會三:“一村一品”是發展現代農業、建設新農村的現實選擇。“一村一品”,是指為了提高整個村的發展活力,充分利用本地資源優勢,因地制宜,自力更生,建設家鄉,挖掘或者創造可以成為本地區標誌性的、可以使當地居民引以為豪的產品或者專案,並努力打造“一流”和“尖端”化。

  要發展“一村一品”,就必須通過專業化、特色化、品牌化建設,使一個村或縣、鄉擁有一個或幾個發展水平較高、特色鮮明的主導產業、主導產品和特色品牌,逐步發展成為具有區域特色的產業鏈或產業叢集。

  三、學到有用的工作技巧,拓展了思路

  興文縣徐秋華副縣長,通過親身經歷的典型案例、工作技巧和處理群眾事務體會,從新時期群眾工作的特點、重點難點、技巧三個方面為我們講授了“如何做好新時期群眾工作”。我深深認識到:心存百姓是做好農村工作的前提;為群眾辦實事,是贏得民心的保證;公開公平辦事,是我們工作中的處事原則。

  宜賓職業技術學院吳鬱魂教授,以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及農業產業化為專題,通過翠屏區謝壩村、南溪縣長江村發展“一村一品”見成效,重點講了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要注意“生態、安全”,加大農副產品的加工力度和以資訊化帶動農業產業化等方面。我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農業產業化在帶動農民致富上的優越性,特別是打造“一村一品”這一途徑的意義。

  四、上級的高度重視,堅定了信心

  大學生“村官”,是一個爭議性較強的話題,有人認為當“大學生村官”可以發財;大學生把“村官”作“跳板”,為了以後升遷;“大學生村官”就是免費的勞動力。同時,有的“大學生村官”也覺得待遇不公平、身份太混亂、幹事有風險沒保障、前途不明朗、生活艱難、上級主要領導交流少等。所有這些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作的積極性,使個別人有了“混日子”的想法。

  市委組織部精心舉辦的這次培訓班,邀請了很多在學術或工作上有獨特見解和有相當建樹的領導和專家為我們講課,他們在百忙之中的授課,是對我們身份的認同,充分體現了組織、領導對我們的關心和重視,更加堅定了我們紮根基層、服務群眾的信心。這次培訓獲益匪淺,機會難得,希望今後還會有更多這樣的學習交流的機會。

  最後,再次由衷地感謝各級組織、人事部門對我們大學生村官的關心和培養。

  社群幹部培訓心得體會篇三

  今年以來,縣鎮社群基層黨校工作在上級正確領導下,以黨的十七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學習科學發展觀,與黨員培訓、主題教育活動等相配套,形成了形式多樣、功能良好的基層黨員教育模式,使社群黨員的教育工作落到了實處,對於提高廣大黨員素質、增強黨組織的戰鬥力,發揮了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從而把社群基層黨員教育工作推向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一、強化陣地意識,夯實辦學基礎

  搞好黨員教育,必須有固定的教育陣地作保障。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上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黨員頭腦中的想法也不同以往,黨員只有通過不斷學習適應新的形勢發展,堅定對黨的信念,才能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在基層黨校建設中,社群做到了“三個有”,即“投入有保障,管理有秩序,指導有力度”。

  1、加大投入,改善辦學條件。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不斷更新,原來“一桌一椅辦黨校”越來越不能吸引黨員,要使黨校適應新形勢,提高教育檔次,吸引黨員積極接受教育,首先必須改善辦學條件,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勢在必行。去年,對社群黨員活動室進行裝修,先後添置了桌椅、彩電、dvd、農村黨員遠端教育系統等教育硬體,完善了藏書近3000套的“農家書屋”,大大增添了基層黨校對學員的吸引力。為社群開展黨員教育活動提供了有力保障。2、規範管理,完善基層黨校制度。辦好基層黨校要有一套規範的教學管理體制。我們從制訂計劃、健全制度入手,制定了《年度培訓計劃》。做到職責分明,分工落實,教學計劃、課程提綱、學習總結規範完整。建立健全學習考勤和年終考核制度;3、精配強將,保證教學質量。要真正提高社群黨員教育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在校務人員的配備上,我們成立了支部書記及支部委員組成的校務委員會,其中支部書記擔任社群黨校校長負總責,支部副書記抓落實。聘請縣委黨校教師、鎮領導幹部擔任黨校兼職教師,使黨員比較系統的學習到了理論業務知識,基層黨校自身也不斷得到完善。

  二、強化創新意識,拓寬辦學思路

  社群不斷拓寬基層黨校辦學思路,更新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使之成為黨員心目中的“長青樹”,從而達到了提高黨員素質的目的。

  1、教育內容上把握“兩個重點”。一是學習中的疑點。以“提高黨員素質、加強基層組織、服務人民群眾、促進各項工作”為目的,我們在社群開展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活動,進一步堅定了黨員對黨的信念;結合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活動重點篇目的學習,我們組織黨員開展了“學黨章,談體會”、“學黨章,見行動”等專題討論,同時緊跟社會動態,讓黨員群眾及時瞭解、正確理解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及時解除黨員思想上的疑惑。二是生活中的熱點。除黨的基本知識、方針政策等知識的講解外,我們還注意針對生活中的熱點、難點問題,有目的、有步驟地開展一些講座,討論。以現實問題為中心,我們組織了“如何搞好基層社群服務”“土地的合理利用”等知識講座,使黨員增強了時代感和社會責任感,使廣大黨員群眾對社會熱點問題有了正確認識。

  2 、教育形式上注重“三個結合”。一是課堂教育與課外教育相結合:除定期的培訓、專題講座、討論外,我們還組織舉辦一些參與性較強的活動,如開展觀看錄影、專題調研、外出參觀等,創造了生動活潑、寬鬆愉悅的學習環境。二是典型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合:在先進性教育活動中,各鎮基層黨校專門組織黨員觀看了《李連成先進事蹟報告會》和《河南省新農村建設先進典型村——劉莊》,並開展了“致富思源、富而思進”大討論,比照先進典型,找出了自己不足,增強了黨員的先進性意識。三是辦班培訓與支部生活相結合:支部通過每月一次的支部學習生活,鞏固學到的內容,加強了黨組織和黨員的凝聚力。三種教育形式,創造出了黨校生動活潑、寬鬆愉悅的學習環境,黨員群眾學習積極性很高,80多歲的老黨員,在眼花、耳背、身體不便的情況下,堅持參加培訓學習,並以自己對新舊社會變遷的切身感受,教育自己的家人擁護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社群還以黨建部落格等形式開展網路教育,不斷豐富學習內容,公開學習開展情況,收集黨員意見建議。社群黨支部主要通過支部生活、黨建活動、例會學習、電化教育、每月一談等方式,要求全體黨員正確理解黨的方針政策,並在社群中積極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不文明現象勸一勸,不衛生地方掃一掃,鄰里間糾紛勸一勸,有困難鄰居幫一幫,積極支援配合社群建設。同時通過積極開展結對共建活動,增強黨組織之間的協調和共建意識。根據上述方式,有效保證了黨員教育的覆蓋面和教育質量。去年,社群共舉辦了黨員培訓班12期,參加學習培訓受教育人數達300餘人次,參訓面達95%以上。三、注重實效,基層黨校辦學出成果

  看了社群幹部培訓心得體會的讀者還看了: